-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環境風險評估
-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環境風險研究組
- 731字
- 2019-11-15 19:24:27
前言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是以減少人為二氧化碳排放為目的的技術體系,通過該技術有望實現化石能源利用的近零排放,因此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重視。
從國際經驗看,環境安全問題始終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應用中的關注焦點。中國在示范項目的選址、建設、運營以及地質利用與封存場地關閉及后續的環境風險評估和監控等方面均缺乏相應的標準以及法律法規。2013年環境保護部印發的《關于加強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試驗示范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環辦[2013]101號)中提出“探索建立環境風險防控體系”“推動環境標準規范制定”等要求。為落實該要求,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等單位,開展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指南(試行)》制定工作,并于2016年6月21日正式發布。
為了積極配合《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指南(試行)》的推廣和應用,由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氣候處組織編寫了《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環境風險評估培訓教材》,于2017年正式出版,作為第一期(呼和浩特)培訓會的正式教材,受到了各界的廣泛好評,但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和不足。因而,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再次組織了國內19家單位的26位科學工作者,進行了修訂,最大程度地增強教材的科學性、嚴謹性,并能反映國際、國內的最新進展,同時保持第一稿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編寫風格,以便于非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領域的讀者能較為輕松、快速地閱讀和參考。
由于編著人員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敬請讀者不吝批評指正,也歡迎讀者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分享出來,作為我們以后教材的內容(聯系郵箱:ccep@caep.org.cn)。
著者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