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氫工藝與技術
- 毛宗強 毛志明 余皓
- 1169字
- 2020-03-13 17:20:43
3.1 石油制氫原料
通常不直接用石油制氫,而用石油初步裂解后的產品,如石腦油、重油、石油焦以及煉廠干氣制氫。
石腦油(naphtha)是蒸餾石油的產品之一,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產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輕質油,又稱粗汽油,一般含烷烴55.4%、單環烷烴30.3%、雙環烷烴2.4%、烷基苯11.7%、苯0.1%、茚滿和萘滿0.1%;平均分子量為114,密度為0.76g/cm3,爆炸極限1.2%~6.0%。石腦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根據用途不同而采取各種不同的餾程,我國規定石腦油餾程為初餾點至220℃左右。70~145℃餾分的石腦油稱輕石腦油,用作生產芳烴的重整原料;70~180℃餾分的石腦油稱重石腦油,用于生產高辛烷值汽油。近年石腦油等輕油價格上漲幅度很大,使得以石腦油為原料的制氫成本變大,因而人們逐漸不用石腦油制氫。
石油焦(petroleum coke)是重油再經熱裂解而成的產品。石油焦為形狀、尺寸都不規則的黑色多孔顆粒或塊狀。其中80%質量分數以上為碳,其余的為氫、氧、氮、硫和金屬元素。
石油焦的分類有如下多種方法[2]。
①按焦化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平爐焦、釜式焦、延遲焦、流化焦4種,目前中國大量生產的是延遲焦。
②按熱處理溫度可分為生焦和煅燒焦,前者由延遲焦化所得,揮發分大,機械強度低。煅燒焦是煅燒生焦的產品。中國多數煉油廠只生產生焦,煅燒作業多在炭素廠內進行。
③按硫分的高低可分為高硫焦、中硫焦和低硫焦,具體標準可見《中國延遲石油焦質量標準》(ZBE 44002—86)石油焦的硫含量主要取決于原料油的含硫量。
④按石油焦外觀形態及性能的不同可分為海綿狀焦、蜂窩狀焦和針狀焦。針狀焦有明顯的針狀結構和纖維紋理,是以芳烴含量高、非烴雜質含量較少的渣油制得,又稱優質焦。海綿焦又稱普通焦,含硫高,含水率高。蜂窩狀焦一般是由高硫高瀝青質渣油生產,形狀呈圓球形,多用于發電、水泥等工業燃料。
通常,石油焦可用于制石墨、冶煉和化工等工業。水泥工業是世界上石油焦最大用戶,其消耗量約占石油焦市場份額的40%;其次大約22%的石油焦用來生產煉鋁用預焙陽極或煉鋼用石墨電極[3]。近年來,在煉油廠氫越來越受到重視,石油焦成為現實的制氫原料。
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質油,其特點是分子量大、黏度高。重油的相對密度一般在0.82~0.95,熱值在10000~11000kcal/kg。其成分主要是烴,另外含有部分的硫黃及微量的無機化合物。重油中的可燃成分較多,含碳86%~89%,含氫10%~12%,其余成分氮、氧、硫等很少。重油的發熱量很高,一般為40000~42000kJ/kg。它的燃燒溫度高,火焰的輻射能力強,是鋼鐵生產的優質燃料[4]。煉廠干氣是指煉油廠煉油過程中如重油催化裂化、熱裂化、延遲焦化等,產生并回收的非冷凝氣體(也稱蒸餾氣),主要成分為乙烯、丙烯和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其中催化裂化產生的干氣量較大,一般占原油加工量的4%~5%。催化裂化干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氣(占25%~40%)和乙烯(占10%~20%),延遲焦化干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乙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