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維修電工1000問
- 楊智勇 柏德智 胡巖
- 12字
- 2020-02-26 14:05:41
第2章 蓄電池的結構與維修
2.1 蓄電池的結構與維修
2-120 蓄電池的安裝位置在哪里?
蓄電池(俗稱“電瓶”)是汽車上的兩個電源之一,在汽車上與發電機并聯,共同向用電設備供電。蓄電池在車上的安裝位置如圖2-1所示。

圖2-1 蓄電池在車上的安裝位置
2-121 蓄電池有哪些功用?
蓄電池是一種能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的裝置,并能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可逆低壓直流電源。當蓄電池放電時,將其儲存的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當蓄電池充電時,將電能轉換為化學能儲存起來,直到化學能儲存滿時充電結束。汽車上蓄電池的功用如下。
①在發動機啟動時,向啟動機和點火系統供電。
②在發電機不發電或電壓較低的情況下向用電設備供電。
③當發電機超載時,協助發電機供電。
④蓄電池存電不足,而發電機負載又較少時,它可將發電機的電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起來(即充電)。
⑤過載保護。蓄電池相當于一個大容量電容器,在發電機轉速和負載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時,能夠保持汽車電氣系統電壓的相對穩定。同時,還可吸收發電機產生的瞬間過電壓,保護汽車電子元件不被損壞,所以,發電機不允許脫開蓄電池運轉。
△2-122 蓄電池是如何分類的?
汽車上所使用的蓄電池主要是為了滿足啟動發動機的需要,所以,通常稱為啟動型蓄電池。啟動型蓄電池在短時間內可提供強大的啟動電流(一般為200~600A,最大可達1000A)。
根據電解液的不同,啟動型蓄電池的分類與特點如表2-1所示。
表2-1 啟動型蓄電池的分類與特點

目前,世界各國正在不斷探索和研制電動汽車,其主要的動力源為新型高能蓄電池。電動汽車新型高能蓄電池具有無污染、比容量大、充放電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但結構復雜、成本高。
△2-123 蓄電池的結構如何?
蓄電池由多個單格電池組成,每個單格電池由正負極板、隔板、電解液和殼體等組成,解剖的蓄電池實物如圖2-2所示,構造圖如圖2-3所示。蓄電池殼體一般分為3格、6格或12格等,每格均填充電解液,正、負極板浸入電解液中成為單格電池。每個單格電池的標準電壓為2V,因此,3個單格電池串聯在一起成為6V蓄電池,6個單格電池串聯在一起成為12V蓄電池。

圖2-2 解剖的蓄電池實物

圖2-3 蓄電池構造
1—負極柱;2—帶通氣孔的加液口蓋;3—正極柱;4—密封蓋;5—內穿壁式連接條;6—隔板;7—外殼;8—單格隔壁
▲2-124 正、負極板的結構特點如何?
正、負極板均由板柵涂敷工作物質而成,因工作物質成分不同而分成正極板和負極板。對于充足電的蓄電池來說,正極板上的工作物質為二氧化鉛(PbO2),呈深棕色;負極板上的工作物質為海綿狀純鉛(Pb),呈青灰色。蓄電池正、負極板實物如圖2-4所示。

圖2-4 蓄電池正、負極板實物
▲2-125 正、負極板組的結構特點如何?
為增大蓄電池的容量,將多片正、負極板分別并聯焊接,組成正、負極板組。極板組結構如圖2-5所示。橫板上聯有極柱,各片間留有空隙。安裝時,正、負極板相互嵌合,中間插入隔板。由于正極板的機械強度差,所以,在每個單體電池中,負極板的數量總比正極板多一片,這樣正極板都處于負極板之間,使其兩側放電均勻,不致造成正極板拱曲變形。

圖2-5 正負極板組
1—極板;2—隔板;3,4—橫板;5—極柱
▲2-126 隔板有什么作用?
為了減小蓄電池的內阻和尺寸,蓄電池內部正、負極板應盡可能靠近,但為了避免彼此接觸而短路,正、負極板之間要用隔板隔開。隔板材料應具有多孔性和滲透性,且化學性能要穩定,即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常用的隔板材料有木質隔板、微孔橡膠、微孔塑料、玻璃纖維和紙板等。
▲2-127 蓄電池的殼體有什么作用?
蓄電池的殼體是用來盛放電解液和極板組的,應由耐酸、耐熱、抗振、絕緣性好并且有一機械強度的材料制成。早期生產的啟動型蓄電池大都采用硬橡膠殼體,近年來隨著工程塑料的迅速發展,大都采用聚丙烯塑料殼體。殼體為整體式結構,殼體內部由間壁分隔成3個或6個互不相通的單格,底部有凸起的肋條以擱置極板組。另外,殼體上有兩個極樁,如圖2-6所示。

圖2-6 蓄電池極樁(正)
▲2-128 電解液有什么作用?
電解液在電能和化學能的轉換過程即充電和放電的電化學反應中起離子間的導電作用并參與化學反應。它由相對密度為1.84純硫酸和蒸餾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相對密度一般為1.24~1.30。配制電解液必須使用耐酸的器皿,切記只能將硫酸慢慢地倒入蒸餾水中并不斷攪拌。
△2-129 加液孔蓋有什么作用?
由于每個單格內電解液是不相通的,因此每單格均有各自的加液口,這6個加液口位于整體式上蓋上。加液口由加液孔蓋封閉,其上部有通氣孔,如圖2-7所示。

圖2-7 加液孔蓋
△2-130 蓄電池的型號是如何組成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B/T 2599—2012《鉛酸蓄電池名稱、型號編制與命名辦法規定》,蓄電池由特定名稱與通用名稱和型號兩部分組成。蓄電池的特定名稱,是指對產品特定用途或結構特征的稱呼,如“啟動型”或“閥控式”。通用名稱是指公眾所熟知產品的一般名稱,此標準特指“鉛酸蓄電池”。蓄電池型號是指一個或幾個字母與數字組合成的符號,分別表示用途、結構特征,并將這些符號按一定的規律排列組合成一種標記。
蓄電池型號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串聯的單體蓄電池數,第二部分為蓄電池用途、結構特征代號,第三部分為標準規定的額定容量。蓄電池產品型號和含義如下。
6個單體串聯的額定容量為100A·h的干式荷電啟動型蓄電池的型號命名為6-QA-100。
△2-131 蓄電池按用途的分類方法如何?
蓄電池按用途的分類方法如表2-2所示。
表2-2 蓄電池按用途的分類方法

△2-132 蓄電池的結構特征如何劃分?
蓄電池的結構特征劃分如表2-3所示。
表2-3 蓄電池的結構特征劃分

2-133 蓄電池外殼上標注的型號有什么含義?
蓄電池外殼上標注的型號如圖2-8所示,型號6-QA-70A的含義是,由6個單格電池組成,額定電壓12V,額定容量為70A·h的啟動用干荷電蓄電池。

圖2-8 蓄電池外殼上標注的型號
△2-134 蓄電池簡單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蓄電池的工作原理就是化學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當蓄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而向外供電時,稱為放電過程;當蓄電池與外界直流電源相聯而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起來時,稱為充電過程。蓄電池充電過程和放電過程如圖2-9所示。

圖2-9 蓄電池充電過程和放電過程
◇2-135 蓄電池電動勢是如何建立的?
蓄電池的單格電池是由浸在電解液中的正極板和負極板組成,電解液是硫酸水溶液。當放電尚未開始時,正極板是二氧化鉛(PbO2),負極板是純鉛(Pb),電解液是硫酸溶液(H2SO4)。
當極板浸入電解液后,由于少量的活性物質溶解于電解液,產生了電極電位,并且由于正、負極板的電極電位不同形成了蓄電池的電動勢。
正極板處,少量PbO2溶入電解液,與水生成Pb(OH)4再分離成四價鉛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即
其中,溶液中的Pb4+有沉附于正極板的傾向,使正極板呈正電位,同時由于正、負電荷的吸引,極板上Pb4+有與溶液中OH-結合,生成Pb(OH)4的傾向,當兩者達到動態平衡時,正極板的電極電位約為+2.0V。
在負極板處,金屬鉛受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有溶解于電解液的傾向,因而有少量鉛進入溶液,生成Pb2+,在負極板上留下兩個電子2e,使負極板帶負電;另一方面,由于正、負電荷的相互吸引,Pb2+有沉附于極板表面的傾向,當兩者達到平衡時,溶解便停止,此時極板具有負電位,約為-0.1V。
因此,當外電路未接通時,蓄電池的靜止電動勢約為2.1V。
◇2-136 蓄電池的放電過程是怎樣的?
蓄電池放電過程見圖2-9(a)、(b)。蓄電池與外電路接通后,在極板電位差的作用下,電流從正極流出,經過燈泡流回負極,使燈泡通電發光。在蓄電池放電過程中,正極板活性物質由二氧化鉛轉變為硫酸鉛,負極板上的活性物質由純鉛也轉變為硫酸鉛,電解液消耗硫酸生成水,電解液密度逐漸下降。
◇2-137 蓄電池的充電過程是怎樣的?
蓄電池充電過程見圖2-9(c)。把放電后的蓄電池接一直流電源,使蓄電池正極連接直流電源的正極,蓄電池的負極連接直流電源的負極,當外加電源電壓高于蓄電池電動勢時,電源電流將以與放電電流相反的方向流過蓄電池,使蓄電池正、負極板發生電化學反應對蓄電池進行充電。在鉛蓄電池充電過程中,正極板活性物質由硫酸鉛轉變為二氧化鉛,負極板上的活性物質由硫酸鉛轉變為純鉛,電解液中消耗了水,生成了硫酸,電解液密度逐漸上升。只要充電過程進行,上述電化學反應就不斷進行。當極板上的物質全部轉變完成后,蓄電池就會充滿電。
◇2-138 鉛酸蓄電池充放電后電解液的變化是怎樣的?
鉛酸蓄電池放電時,電解液中的硫酸不斷減少,水逐漸增多,溶液密度下降;鉛酸蓄電池充電時,電解液中的硫酸不斷增多,水逐漸減少,溶液密度上升。
實際工作中,可以根據電解液比重的變化來判斷鉛酸蓄電池的充電程度。
◇2-139 蓄電池內阻有什么特性?
蓄電池的內阻大小反映了蓄電池帶負載的能力。在相同條件下,內阻越小,輸出電流越大,帶負載能力越強。蓄電池內阻包括極板電阻、隔板電阻、聯條電阻、電解液電阻等。
①極板電阻一般很小。隨著蓄電池放電的進行,正、負極板表面PbSO4逐漸增多,由于PbSO4的導電性差,因此放電程度越高,極板電阻越大。
②隔板電阻與材料有關。木質隔板由于其多孔性差,所以其電阻比橡膠隔板和塑料隔板的電阻大。
③聯條電阻與聯條形式有關。傳統外露式聯條電阻比內部穿壁式、跨越式聯條的電阻要大。
④電解液電阻與密度和溫度有關。溫度低,黏度大,電解液電阻大。而電解液的密度過高或過低,均會使電解液電阻增大。密度過高時,由于黏度增大,因此電解液電阻增大;密度過低時,由于電解液中的H+和數量少,因此電解液電阻增大。當電解液的密度為1.2g/cm3時(電解液的溫度為15℃),電解液的電阻最小。
一般來說,啟動型鉛酸蓄電池的內阻是很小的(單體電池的內阻約為0.011Ω)。這有利于提高蓄電池的啟動性能,否則在大電流(幾百安培)放電時,若內阻過大,會引起端電壓大幅度下降,從而降低啟動性能。
◇2-140 蓄電池放電特性是怎樣的?
蓄電池的放電特性是指在恒流放電過程中,蓄電池的端電壓Uf和電解液密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圖2-10所示為6-QA-60型干荷電蓄電池以20h放電率進行恒流放電的特性曲線。

圖2-10 蓄電池的放電特性曲線
由于放電過程中電流是恒定的,單位時間內所消耗的硫酸量相同,因此,電解液的密度隨時間呈直線下降。密度每下降0.04g/cm3,蓄電池放電約為25%。
由圖2-10中可見,放電開始時,其端電壓從2.1V迅速下降,這是由于極板孔隙內的H2SO4迅速消耗,密度迅速降低的緣故。隨著極板孔隙外的電解液向極板孔隙內滲透,當極板孔隙內與孔隙外的電解液密度平衡時,端電壓將隨整個容器內電解液密度的降低而緩慢地下降到1.85V。接著電壓又迅速下降至1.75V,此時應停止放電,如繼續放電,稱為過度放電。過度放電對蓄電池是有害的,易使蓄電池極板硫化,容量下降。
停止放電后,由于極板孔隙內的電解液和孔隙外的電解液相互滲透,當密度趨于平衡時,蓄電池的端電壓將有所回升。
△2-141 蓄電池放電終止的特征有哪些?
①電解液密度下降至最小允許值。
②單體蓄電池的端電壓下降至放電終止電壓。
允許的放電終止電壓與放電電流有關,放電電流越大,持續放電時間越短,則允許的放電終止電壓越低。
◇2-142 蓄電池充電特性是怎樣的?
蓄電池的充電特性是指在恒流充電過程中,蓄電池的端電壓Uc和電解液密度隨充電時間變化的規律。圖2-11所示為6-QA-60型蓄電池以3A的充電電流進行充電時的特性曲線。

圖2-11 蓄電池的充電特性曲線
由于采用恒流充電,單位時間內所生成的硫酸量相等,因此,電解液密度隨時間呈直線上升。
由圖2-11可以看出,在充電開始階段,蓄電池的端電壓Uc迅速上升,這是因為充電時活性物質和電解液的作用首先在極板的孔隙內進行,使孔隙內的電解液密度迅速增大所致。隨著生成的硫酸量增多,H2SO4開始不斷地向極板孔隙外擴散,當極板孔隙內H2SO4的生成速度與擴散速度達到平衡時,蓄電池的端電壓就不再迅速上升,而是隨著整個容器內電解液密度的上升而緩慢提高。
當單體蓄電池端電壓將達到2.4V時,電解液中開始冒氣泡,正、負極板上的PbSO4基本上還原成為PbO2和海綿狀鉛Pb,再繼續充電,電解液中的水將開始分解而產生H2和O2,以氣泡的形式釋放出來,電解液呈“沸騰”狀態。此時,由于靠近負極板聚積了較多的正離子“H+”,使溶液和極板之間產生了附加電位(也稱氫過電位,約0.33V),因此,單體蓄電池的充電電壓急劇升至2.7V。
從理論上講,單體蓄電池的充電電壓升至2.7V時應停止充電,否則,將造成蓄電池的過度充電。過度充電時,由于劇烈地產生氣泡,會在極板內部造成壓力,加速活性物質的脫落,使極板過早損壞。所以,應盡量避免長時間的過度充電。但在實際充電過程中,為了保證給蓄電池充足電,往往需要2~3h的過度充電。
充電停止后,附加電位消失,極板孔隙內電解液和容器中的電解液密度趨向平衡,因而蓄電池的端電壓又降至2.1V左右。
△2-143 蓄電池充電終止的特征是怎樣的?
①蓄電池電解液內產生大量氣泡,呈“沸騰”狀態。
②端電壓和電解液密度均上升至最大值,且2~3h內不再增加。
▲2-144 什么是蓄電池的容量?
蓄電池的容量是標志蓄電池對外放電能力、衡量蓄電池性能的優劣以及選用蓄電池的最重要指標。
蓄電池容量是指在規定的放電條件下,完全充足電的蓄電池所能輸出的電量,用“C”表示,單位為安·時(A·h)。容量等于放電電流與持續放電時間的乘積,即
C=Iftf
式中 C——蓄電池容量,A·h;
If——放電電流,A;
tf——持續放電時間,h。
蓄電池容量分為20h放電率額定容量、啟動容量及儲備容量等。這里只介紹常用的20h放電率額定容量,簡稱額定容量。
完全充足電的蓄電池,在電解液溫度為25℃時,以20h放電率(放電電流為0.05C20)連續放電,直到單體蓄電池端電壓降至1.75V時為止,蓄電池所輸出的電量稱為額定容量,用C20表示。額定容量是設計容量,是蓄電池性能的重要標志之一。例如,6-Q-100型蓄電池,其“100”就是額定容量,是在電解液平均溫度為25℃時,以5A的電流連續放電20h后,單體蓄電池端電壓降至1.75V時得到的。
▲2-145 影響蓄電池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蓄電池容量與很多因素有關,主要有結構因素和使用因素兩類。在結構方面,如增大極板的面積、提高活性物質的多孔率等都可提高蓄電池的容量。而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不同的使用條件對蓄電池容量的影響尤為重要。影響蓄電池容量的使用因素有放電電流、電解液溫度、電解液密度。
▲2-146 放電電流對蓄電池容量有哪些影響?
放電電流越大,蓄電池容量越小。因為放電電流越大,極板孔隙內消耗的H2SO4越多;同時,放電電流越大,單位時間內產生的PbSO4越多,PbSO4堵塞極板孔隙現象明顯,阻礙電解液向極板內層滲透,以上兩種因素使極板孔隙內的電解液密度急劇下降,于是端電壓也迅速下降,從而極大地縮短放電時間,使蓄電池容量下降。
蓄電池在不同放電電流情況下的放電特性是,放電電流越大,端電壓下降越快,放電時間越短,故蓄電池容量越小。
▲2-147 電解液溫度對蓄電池容量有哪些影響?
電解液溫度降低,蓄電池容量減小。這是由于電解液溫度降低時,電解液的黏度增加,滲入極板內部困難;同時電解液溫度降低時,電解液電阻也增大,使蓄電池內阻增加,蓄電池端電壓降低。因此,電解液溫度降低,蓄電池容量減小。實驗證明,電解液溫度每下降1℃,緩慢放電時蓄電池容量約減少1%,迅速放電時蓄電池容量約減少2%。
由于電解液溫度對蓄電池容量影響較大,因此,冬季在寒冷地區使用蓄電池時,應特別注意蓄電池的保溫。
▲2-148 電解液密度對蓄電池容量有哪些影響?
適當增加電解液的密度,可以減小蓄電池內阻,提高電解液的滲透速度,使蓄電池容量增大。但密度超過某一數值時,由于電解液黏度增加使滲透速度降低,蓄電池內阻增大,因此又會使蓄電池容量減小。
實踐證明,電解液密度稍低有利于提高蓄電池的放電電流和容量,有利于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因此冬季在保證電解液不結冰的前提下,也應盡可能使用密度稍低的電解液。
△2-149 如何從車上拆卸蓄電池?
①在拆卸蓄電池之前,應檢查音響的防盜密碼并做好記錄,以備安裝蓄電池后使用。
②從點火開關處取下車鑰匙,先將蓄電池搭鐵線(極樁處一般標注“-”記號)拆下,再將蓄電池正極樁(極樁處一般標注“+”)端子上的導線拆下,如圖2-12所示。

圖2-12 拆下蓄電池導線
③如圖2-13所示,取下蓄電池固定座上的固定壓桿,取出蓄電池。

圖2-13 取下蓄電池固定座上的固定壓桿
△2-150 安裝蓄電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蓄電池的安裝可按與拆卸的相反順序進行,同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蓄電池一定要安裝牢固。如蓄電池未裝牢固,蓄電池振動會影響其使用壽命;如固定不當,會損壞蓄電池柵板和蓄電池殼體,造成蓄電池電解液流出,使蓄電池報廢。
②一定要先安裝并固定好蓄電池正極導線,然后再安裝蓄電池負極導線。
③蓄電池正、負極一定不能接反,否則,將會造成汽車電子部件損壞。
△2-151 怎樣檢查蓄電池外殼?
蓄電池外殼出現裂紋,除了用肉眼觀察之外,還可用以下方法檢查。
①蓄電池殼注滿電解液,然后擱置24h,察看其有無滲漏痕跡。
②可將蓄電池加注稀硫酸溶液(相對密度為1.1)至離蓄電池外殼上邊緣2mm,然后將蓄電池放入充滿相同相對密度的稀硫酸溶液的容器中,并使蓄電池殼內與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一樣。將一個電極與電源相連,另一個電極與電壓表相連,此時若電壓表指針發生偏轉,即表明外殼有滲漏,反之說明其外殼完好。還可用相同方法檢查蓄電池相鄰單格之間的隔板是否完好。
△2-152 怎樣測量蓄電池電壓?
如圖2-14所示,用萬用表電壓擋測量蓄電池的電壓,應為12V左右。

圖2-14 蓄電池電壓的測量
△2-153 怎樣檢測蓄電池電壓降?
在檢查蓄電池工作性能的時候,可以通過檢測蓄電池電壓降的方法進行判斷。
①檢測蓄電池電壓降時,可用萬用表分別測量蓄電池正、負電極極樁與對應導線間的電壓降,測得的電壓應不大于0.5V(理想狀態為0)。
②如果電壓大于0.5V,說明蓄電池極樁與對應的導線之間的電阻過大,原因是極樁與導線接觸不良[不緊固或有氧化物(見圖2-15)析出],應清理蓄電池極樁,并重新緊固蓄電池導線。

圖2-15 蓄電池極樁上的氧化物
▲2-154 怎樣檢查免維護蓄電池工作狀況?
免維護蓄電池的上面都設有觀察窗(見圖2-16),可以直接通過觀察窗觀察孔中的顏色來確認蓄電池工作狀況,如圖2-17所示。

圖2-16 蓄電池上觀察窗的位置

圖2-17 從觀察窗檢查蓄電池工作狀況
觀察窗顏色說明如下。
①綠色,表示蓄電池的技術狀況良好。
②黑色,表示電解液密度偏低,應對蓄電池進行補充充電。
③黃色,表示電解液液面過低,蓄電池已不能繼續使用。
▲2-155 怎樣檢查電解液液面高度?
①對于透明殼體的蓄電池,可以觀察到蓄電池內電解液液面與上、下刻度線的關系,如圖2-18所示。標準值應在上、下刻度線之間。若液面過低,一般情況下可以直接加入蒸餾水。

圖2-18 電解液液面高度刻線
②對于有加液口的蓄電池,液面高度可用玻璃管測量,如圖2-19所示。電解液液面應高出極板10~15mm,電解液不足時應加注蒸餾水。

圖2-19 用玻璃管測量電解液液面高度
注意,除非確知液面降低是由于電解液濺出所致,否則一般不允許加入硫酸溶液。
▲2-156 怎樣測量電解液相對密度和溫度?
電解液的相對密度用吸式密度計測定,如圖2-20所示,先用密度計吸入電解液,使密度計浮子浮起,電解液液面所在的刻度即為相對密度值。

圖2-20 測量電解液的相對密度和溫度
1—密度計;2—溫度計
注意,在測量密度時,應同時測量電解液溫度,并將測得的電解液相對密度值轉換到25℃進行修正。
根據實際經驗,相對密度每減小0.01,相當于蓄電池放電6%,所以從測得的電解液相對密度就可以粗略估算出蓄電池的放電程度。
注意,在強電流放電和加注蒸餾水后,由于電解液混合不勻,不應立即測量電解液相對密度。
▲2-157 怎樣用高率放電計測量放電電壓?
高率放電計由一個3V電壓表和一個定值負載電阻組成。高率放電計是模擬接入啟動機負荷,測量蓄電池在大電流(接近啟動機啟動電流)放電時的端電壓,用以判斷蓄電池的放電程度和啟動能力。
如圖2-21所示,測量時應將兩叉尖緊壓在單體電池的正、負極柱上,歷時5s左右,觀察大負荷放電情況下蓄電池所能保持的端電壓。一般技術狀況良好的蓄電池,用高率放電計測量時,單體蓄電池電壓應在1.5V以上,并在5s內保持穩定;如果5s內電壓迅速下降,或某一單體電池的電壓比其他單體電池低0.1V以上時,表示該單體電池有故障,應進行修理。

圖2-21 用高率放電計測量蓄電池的啟動性能
不同廠牌的高率放電計,負荷電阻值不同,放電電流和電壓表讀數也就不同。使用時應參照原廠說明書規定。
△2-158 怎樣對蓄電池進行日常維護?
為了使蓄電池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延長其使用壽命,對使用中的蓄電池需進行下列維護工作。
①觀察蓄電池外殼表面有無電解液漏出。
②檢查蓄電池在車上安裝是否牢靠,導線接頭與電樁的連接是否緊固。
③經常清除蓄電池蓋上的灰塵、泥土,擦去電池頂上的電解液,透通加液孔蓋上的氣孔,清除包樁和導線接頭上的氧化物。
④定期檢查和調整電解液的相對密度及液面高度。
⑤經常檢查蓄電池放電程度,超過規定時立即充電。
▲2-159 怎樣儲存蓄電池?
暫不使用的蓄電池,進行濕儲存的方法是先將電池充足電,相對密度達1.285,液面至正常高度,密封加液塞通氣孔后放置室內暗處。儲存的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其間應定期檢查電解液相對密度和用高率放電計檢查容量,如低于25%應即充電。交付使用前也要先充足電。
存放期長的蓄電池,最好以干儲法儲存。先將電池以20h放電率完全放電,倒出電解液,用蒸餾水多次沖洗至水中無酸性,倒盡水滴,晾干后旋緊加液塞后密封儲存。啟用前的準備和新電池相同。
△2-160 如何識別蓄電池正負極性?
連接或充電時需要正確判斷蓄電池的極性。方法如下。
①蓄電池的極柱上一般都標有“+”“-”記號,或正極柱上涂紅色。
②觀察極柱的顏色,使用過的蓄電池正極柱呈深棕色,負極柱呈淡灰色。
③用直流電壓表接蓄電池的兩極,按照指針偏擺方向判斷其正、負極。
④利用電解液進行識別,將蓄電池的兩極接上導線,分別插入電解液中(不要使兩導線相碰),導線周圍產生氣泡多的為負極。
△2-161 蓄電池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①汽車使用時,發動機每次啟動時間不能超過5s,2次啟動間隔時間必須在15s以上。
②經常檢查蓄電池的安裝是否牢靠,啟動電纜線與極柱的連接是否緊固,檢查電纜線的線夾與極柱上是否有氧化物,若有應及時清除。
③經常檢查蓄電池蓋表面是否清潔,及時清除蓋上的灰塵、電解液等臟物,保持加液孔蓋上的氣孔暢通。
④定期檢查電解液的液面高度,當液面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應及時補加電解液。
⑤定期對蓄電池進行補充充電,以保證蓄電池始終保持充足電的狀態。
⑥經常檢查蓄電池的放電程度,超過規定時應立即進行補充充電。
⑦冬季要加強蓄電池的充電檢查,以防電解液結冰。
▲2-162 不同的地區溫度條件加注電解液的標準是怎樣的?
初次使用的蓄電池,加液作業應該按照使用地區溫度條件加注適當密度的電解液。不同的地區溫度條件加注電解液的標準如表2-4所示。
表2-4 電解液密度標準

▲2-163 加注電解液作業時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①需要調整電解液密度時,絕對禁止將蒸餾水倒入硫酸中,以免發生爆濺造成燒傷事故。
②操作人員必須佩戴防護鏡、橡膠防酸手套,穿著塑料圍裙和高筒膠鞋,以防燒傷。
如有硫酸濺到皮膚和衣服上時,應立即用10%的碳酸鈉水溶液中和,然后用清水沖洗。
③配制電解液時,因硫酸稀釋放熱,使電解液溫度升高,因此配制好的電解液須待其冷卻到35℃以下時,方可注入蓄電池內。
④大容量的蓄電池初次加注電解液時,內部會產生較高的溫度,當外殼溫度高于50℃時,應該采取將其放置在冷水槽中降溫的措施。
⑤蓄電池加注電解液后需要靜置30min后才能使用。
△2-164 蓄電池的補液方法是怎樣的?
蓄電池的補液維護作業是在清潔和檢測作業后進行的。其方法是直接將專用蓄電池補液(蒸餾水)加入蓄電池內部,滿足液面高度要求即可。
禁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水作為補液加注,也不可以加注電解液替代蒸餾水。
▲2-165 蓄電池電解液密度的調整方法是怎樣的?
對于經常使用的蓄電池,在維護作業時,如果單格電解液密度有明顯不同時,應該進行密度調整,以防止放電內阻的變化影響蓄電池正常工作。具體方法是,在完成補充充電作業后,檢查電解液密度,對于不符合規定值的單格,用吸液器抽出部分電解液,后根據具體情況補充蒸餾水或者高密度電解液,直至符合規定值。調整完電解液密度之后,對蓄電池進行放電作業,待放電終止后,按照規范進行補充充電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