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能與空氣源熱泵在建筑節能中的應用
- 李元哲 姜蓬勃 許杰
- 558字
- 2020-01-22 10:03:29
第二章 蒸汽壓縮式熱泵
第一節 熱泵的發展
熱泵的理論基礎起源于19世紀。1834年,美國發明家J.Perkins獲得了乙醇在封閉循環中通過膨脹制冷的英國專利;1856年,蘇格蘭人J.Harrison發明了壓縮式制冷機,采用CO2、SO2、NH3、CH3Cl作為制冷劑;1875年,Cayte和Linde用氨作制冷劑,大大減少了設備的體積,從此,蒸汽壓縮式制冷機在制冷裝置的生產和應用中占了統治地位。
1930年,氟利昂制冷工質的出現,為制冷技術帶來了新的變革,極大地推動了制冷裝置的應用。
熱泵與制冷裝置不但在組件構造上相同,而且理論基礎也相同,所以,伴隨著制冷裝置的發展,不斷有人提出并制造出一些熱泵機,作為用戶供暖使用。但是,這一過程比較漫長,原因之一是熱泵的費用與電熱器相比高得多,而且熱泵的某些關鍵構件的材料性能尚不穩定,導致熱泵特別是以室外空氣為熱源的空氣源熱泵,直到20世紀70~80年代才穩定地出現在國際市場上。
1973年,能源危機的出現,使人們認識到地球上蘊藏的礦物燃料是有限的,必須重視節約能源,開發可再生能源。在熱泵生產制造領域,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瑞典、丹麥等走在世界的前列。熱泵的熱源多樣化、應用領域不斷拓展、能源利用率不斷提高、單機容量不斷增大,使其不僅在民用建筑供暖、制冷方面,而且,在商業建筑、工業的干燥除濕、冷藏、低溫冷凍及人工滑冰場等娛樂場所都有廣泛的需求。熱泵還以其冷熱聯供的功能回收廢熱,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