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滑脂配方與制備300例
- 李東光
- 943字
- 2020-01-19 11:53:22
含有改性二氧化硅的潤滑脂
原料配比
制備方法
用硅烷改性劑對SiO2粒子進行表面處理時,先將SiO2均勻分散在合成油PAO中,溫度控制在130~160℃,硅烷改性劑和SiO2粒子的質量比為(1∶20)~(1∶10);加入經水解后的硅烷改性劑,反應5~8h后,溫度降低到100℃以下,將65%~75%的基礎油、有機酸和改性SiO2混合均勻,加入氫氧化鋰水溶液,進行皂化反應,分散SiO2的基礎油和參與皂化反應的基礎油占基礎油總量的65%~75%;皂化完畢后升溫至190~210℃,使用剩余的占基礎油總量25%~35%的基礎油進行急冷,冷卻后加入添加劑,研磨后處理。
原料配伍
本品各組分質量份配比范圍為:稠化劑10~25,稠化劑為十二羥基硬脂酸、硬脂酸和改性SiO2;基礎油73~88;添加劑2,包括極壓抗磨劑0.6~1.8,抗氧劑0.32~1.32,防銹防腐劑0.02~0.04;
所述的改性SiO2是采用硅烷改性劑對SiO2進行表面修飾,硅烷改性劑使用之前需進行水解。所述的SiO2的比表面積一般為200~400m2/g。
所述的基礎油由聚α-烯烴合成油PAO和低硫石蠟基礦物油組成,基礎油的40℃運動黏度為70~120mm2/s。所述的合成油為聚α-烯烴合成油PAO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礦物油為低硫石蠟基基礎油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極壓抗磨劑為有機磷化物和有機硫化物的混合物,硫化物可以是硫化異丁烯、硫化烯烴棉籽油中的一種或幾種,磷化物可以是磷酸三甲酚酯、亞磷酸二正丁酯中的一種或兩種。
所述的抗氧劑為胺類、酚類抗氧劑混合物,胺類抗氧劑為二苯胺,酚類抗氧劑為2,6-二叔丁基對甲苯酚、2-萘酚中的一種或兩種。
所述的防腐劑為苯三唑衍生物和噻二唑衍生物,或石油磺酸鹽類防腐防銹劑。
質量指標
產品應用
本品主要應用于高溫、重負荷等較惡劣環境條件下部件的潤滑。
產品特性
①本品具有很好的剪切安定性,剪切前后(100000次)錐入度變化較小。
②本品具有優良的高溫性能,在175℃的條件下烘烤48h,質量損失較小,沒有發生氧化現象。
③本品低溫性能好,-50℃的低溫相似黏度較低,能通過-55℃的低溫試驗。
④本品具有非常好的儲存安定性,在儲存一年后,沒有儲存變硬的現象。
⑤本品抗水性能良好,與同類鋰基潤滑脂和硅脂相比,水淋流失量較小,并且潤滑脂內沒有水分進入。
⑥本品具有優良的抗磨減摩性能,極壓性能(四球機法)最大無卡咬負荷PB值可以達到882N。
⑦本品具有良好的使用壽命。
⑧本品具有良好的膠體安定性,分油較少。儲存一段時間后未出現明顯的分油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