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滑脂配方與制備300例
- 李東光
- 938字
- 2020-01-19 11:52:56
前言
在人類歷史上,從很久以前,就開始試著把物體轉動,但是卻非常吃力。這是因為在人試圖把物體轉動時,卻有一個不使物體轉動的力在發揮作用的緣故。因此,人類開動腦筋,采用在物體的下面放入棍棒、抹上油等方法轉動物體,這種智慧就是潤滑。在此能夠起到潤滑作用的就是潤滑劑。在潤滑劑里,有液狀的物質(潤滑油)、有固狀的物質 (二硫化鉬等)以及處于二者中間的半固體狀物質 (潤滑脂等)。潤滑在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和維護保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潤滑脂是將一種(或幾種)稠化劑分散到一種(或幾種)液體潤滑油中,而形成的一種固體到半固體的產品,潤滑脂一般可被看作是加有表面活性物質(稠化劑)的潤滑油。這類表面活性物質含有極性基團和烴基鏈分子,并可形成一定厚度的潤滑層。在個別情況下,該潤滑層可達400~500個單分子層。可見,這樣多分子層隔開的摩擦副對偶表面要比常見潤滑油單分子層隔開的摩擦副對偶表面的摩擦小得多。因此,在邊界潤滑條件下,潤滑脂比潤滑油更適用于苛刻條件下的齒輪、重載軸承等的潤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械設備對潤滑劑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我國及世界各國為了滿足機械設備的潤滑要求,已經制訂了一些潤滑劑產品的新技術標準,潤滑劑新產品也在不斷出現。
目前我國緊跟西方發達國家的新技術,較多地使用美國、日本、歐洲的油品,因此逐步開始引用這些國家的標準(如美國SAE、日本JIS、歐盟CCMC、德國DIN等),我國現行潤滑油標準(SY、SH、GB)也逐步向這些標準靠攏,尤其是參照美國SAE標準。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必然趨勢,各國潤滑油行業采用的標準逐步一致或相互等同,我國也不例外,首先分類與ISO(國際標準化組織)一致,共十三大類,主要的幾大類油品如內燃機油、齒輪油、液壓油等均采用了最新的標準分類,就標準而言,我國的水平與國際同步。
為滿足潤滑油脂企業開發新產品的需求,我們在化學工業出版社的組織下編寫了這本《潤滑脂配方與制備300例》,書中收集了近年來潤滑脂的配方實例,詳細地介紹了原料配比、制備方法、原料配伍、產品應用和產品特性等,旨在為我國潤滑脂工業的發展盡點微薄之力。
本書由李東光任主編,參加編寫工作的有翟懷鳳、李桂芝、吳憲民、吳慧芳、蔣永波、李嘉等。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疏漏及欠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作者E-mail地址為ldguang@163.com。
編者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