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第一卷)
-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 3024字
- 2021-03-04 18:07:20
包爾漢
包爾漢,維吾爾族,新疆阿克蘇縣人。1894年10月3日(清光緒二十年九月初五)生于俄國喀山省特鐵什縣一華僑貧農家中。祖輩于18世紀末因避戰亂遷至俄國僑居。父親沙赫杜拉,母親哈里瑪(塔塔爾族)。包爾漢少年時因家庭貧窮,僅讀了兩年書。1909年經舅父介紹到喀山一家書店當學徒,業余自學文化和會計知識。1911年10月到俄國斜米地方一家進出口貿易商行當店員,次年10月調到俄國人在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開設的天興進出口洋行當店員,后任會計。1914年他向中國政府申請,恢復了中國國籍,此后全家遷到迪化定居。
十月革命后,蘇維埃政府宣布廢棄帝俄時代對中國的不平等條約,1920年恢復中俄新疆邊境貿易,在伊犁和塔城新設稅關,包爾漢因通曉漢、維、俄三種語言,被省政府財政廳委為兼職關稅稽察委員;不久他脫離了天興洋行,成為專職委員。1921年包被新疆省長楊增新派去塔城檢查稅務,查獲一起巨額逃稅案件,包拒絕當事人的賄賂,及時追回稅款,從此受到楊的信任。其后楊與外國人的重要往來常由包當翻譯,重要工作也常交包辦理。1922年包接管省政府辦的馬廠。1925年被委為新疆汽車公司委員,監修全省公路,兼任新疆司機學校校長。但包對楊在新疆實行愚民政策及吏政腐敗十分不滿,而與主張民族平等、鏟除貪污、發展教育的迪化道尹兼督署軍務廳長、交涉署長樊耀南密切交往,共同認為應當推翻楊的統治,為此包在友人中組織了一個擁樊主政新疆的秘密小組。此時楊增新對樊的反己情緒已有所覺察,因而對樊進行了監視。
1928年7月1日,楊增新通電承認南京國民政府,并擬定新省政府委員名單上報,其中沒有樊的名字,樊乃先發制人,在7月7日省政府的午宴席上槍殺了楊增新;但下午樊又被督署民政廳長金樹仁伙同少數軍人捕獲,當夜遭槍殺。包爾漢當天正在吐魯番,事前亦未參預,聞訊趕回迪化往見金樹仁。此時金正接報阿勒泰地區不穩,即令包當日前往宣慰。此后包遭金派人暗中監視。
1929年9月包爾漢被金樹仁派往德國購買壓路機,辦妥后正擬回國時,忽接金的電報,令包留在德國“尚有其他事要辦”,此后即無下文。包意識到已被放逐,遂自學德文,于1930年末考入德國柏林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學習,閱讀了許多馬克思主義著作。1932年底獲準回國省親,但僅兩個月又被金樹仁下令去德。在赴德途經莫斯科時,他看望了曾長期給予幫助的原蘇聯駐新疆總領事貝斯特洛夫,表達了自己獻身革命事業的愿望,經介紹結識了將去新疆的蘇聯人包國寧。后來他回憶說:“從此我的生活道路才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 “同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人民改造舊世界的工作密切聯系起來。”
1933年4月,新疆發生政變,金樹仁下臺,盛世才開始執政。盛為了穩定其地位,表現得頗為進步,采取聯蘇、聯共政策,宣布實行民族平等、澄清吏治、推行自治等施政綱領。包爾漢6月初從德國回到新疆,正值阿勒泰山地區發生馬仲英部武裝竄擾事件,包被盛任命為阿山宣慰使,立即趕赴該地區。經過一年的艱苦工作,在群眾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亂,恢復了生產和交通,并成立了阿山民眾委員會。1934年6月包回到迪化,被盛委任為裕新土產公司總經理。包為發展全省進出口業務,同蘇聯的蘇新貿易公司簽訂了多個貿易合同,利用土產換得了蘇聯的大批工業品。在1935年4月的第二次全省民眾代表大會上,包獲得了金質獎章,并當選為新疆民眾聯合會委員,因委員長經常生病,該會工作實際上由包主持。包爾漢以新疆土產公司名義同蘇新貿易公司談判,于1935年5月和1937年1月,簽訂了300萬和250萬金盧布的借款合同,為新疆建設籌得了兩筆資金。
1937年3月,包爾漢被任命為中國駐蘇聯齋桑領事。此時盛世才的反共面目日益暴露,接連炮制所謂“陰謀暴動案”,大批殺害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包爾漢亦在被監視之中。1938年4月,包爾漢被盛世才以述職為由電召回國,未到迪化即被逮捕,投入迪化第二監獄。在審訊中被誣加“帝國主義的走狗”、“里通外國”等罪名,包拒不承認,備受重刑。審訊持續了兩年,包堅貞不屈。1939年11月起,包被關入黑牢68天,受盡折磨。在黑牢中幸有同情他的看守人員送來了蠟燭、硯墨,他用火柴梗寫下了維文詩《崇高的敬意獻給毛澤東》,其中有“無論狂風暴雨、山崩地裂,都撲不滅我心中對您無限熱愛的火炬”的詩句。當他回到監獄時已骨瘦如柴、極度虛弱,但他以堅強的意志開始著手編纂《維漢俄詞典》,其后又創作了反映1913—1914年新疆各族農民聯合起義的歷史劇《戰斗中血的友誼》。1940年春,包被秘密轉押到第四監獄的一座破廟中,并令改名王福。監獄科長劉秉德交來一批批各種文字的信札和資料令其翻譯,其中有盛世才給斯大林的信件等。后來劉又將漢文版的孫中山名著《三民主義》令包譯成維文
。直到1944年9月盛世才被蔣介石調離新疆,11月包爾漢終于被釋放回家。有人對他說:“你真幸運,盛世才臨走前曾兩次派人來殺你,都因沒等到允許行動的電話而回去了。”
包爾漢出獄后不久,被安排在新疆警務處翻譯室任副主任,后改任省民政廳副廳長。這時新疆伊寧、塔城、阿勒泰三個專區的革命暴動(簡稱三區革命)取得勝利,三區革命形勢蓬勃發展。1946年6月新疆省政府改組,由西北行營主任張治中兼任省政府主席,阿合買提江和包爾漢分任副主席,賽福鼎和屈武分任教育廳長和迪化市長。但是擔任警備司令的宋希濂及一些國民黨官吏,仍采用強暴統治的手段欺壓新疆各族人民,還暗中制造事端,包爾漢在1947年的“二二五”血案中遭到一群暴徒毆打。是年5月,新疆省政府改組,麥斯武德接替張治中任省主席,包爾漢被免去副主席職,改任國民政府委員。1948年5月包改任總統府顧問,6月回新。
在三區人民的強烈要求下,經過張治中的斡旋,1948年底國民政府任命包爾漢為新疆省主席。1949年1月,包發表《告全疆民眾書》,強調各族人民團結、和平和民主,增進中蘇親善,擁護國家統一。2月包爾漢參加了張治中召開的甘、青、新三省首長會議。其時國共和談正在醞釀,張對包表示:新疆前途有可能出現國共合作的聯合政府或共產黨領導的新政府。
在人民解放軍節節勝利的鼓舞下,包爾漢籌謀新疆和平起義。為了爭取軍方的一致行動,包于7月間召開國民黨駐軍將領會議,暗示新疆要走和平起義的道路,軍隊要認清形勢加以支持,避免以卵擊石。接著包與新疆警備司令陶峙岳商議起義方案。包爾漢偵悉馬呈祥等一批國民黨軍官陰謀發動破壞性極大的暴動,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迫使馬等逃離新疆。9月19日,包致電毛澤東表示“決意與國民黨反動政府脫離關系”;25日國民黨駐新部隊通電宣布起義。包并派出代表團到酒泉,向解放軍總部彭德懷副總司令匯報情況,歡迎解放軍早日進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包爾漢被任命為新疆省主席,賽福鼎任副主席。根據包爾漢的請求,中共中央批準他于1949年12月31日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任中共新疆分局常務委員、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其后周恩來曾對包說:“你過去的歷史中央是了解的。過去你同蘇聯的關系也是進步的。”
1955年包爾漢到北京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并先后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第一、二、三屆主任和第四、五屆名譽會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亞非團結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兼民族語言研究所所長,中國突厥語研究會會長等職。
包爾漢通曉漢、維吾爾、哈薩克、塔塔爾等民族語言,以及德、俄、阿拉伯語,曾致力于中國突厥學的研究和發展。他1940年編寫的《維漢俄詞典》,在周恩來的關心下于1953年出版發行,受到學術界的好評。他的《論阿古柏政權》等學術論文匯編成《包爾漢選集》出版。
1988年8月27日包爾漢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