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生命(中華文化十萬個為什么)
- 劉穎 邱娟撰寫
- 535字
- 2020-03-13 15:00:39
7 為什么形容一個人本領大會說這個人“三頭六臂”?
三頭六臂原來是佛家語,在佛經記載中,哪吒(nézhā)原來是印度佛教中的護法神,就是三頭六臂的異相。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哪吒的形象也進行了一番中國化演變,成為民間傳說中托塔天王李靖之子,在明代小說《西游記》和《封神演義》里都有他的英姿。在《西游記》中,哪吒演化為玉皇大帝的戰將,孩童天神;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是完全道教化的英雄神。他雖然年紀不大,卻法力廣大,可以變化為三頭六臂,也有說是三頭八臂,所以人稱八臂哪吒,可同時使用八件武器,足蹬風火輪,雙手使兩桿火尖槍,其余六只手用金磚、九龍神火罩、混天綾、乾坤圈、陰陽雙劍六件法寶,變化多端。每逢父親托塔天王掛帥出征,哪吒必然前往,有時當先鋒,有時為大將,先后降服九十六個妖魔,是神話故事中古今馳名的少年英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哪吒鬧?!愤B環畫
三頭六臂的哪吒如此神通廣大,因此,“三頭六臂”后來被用到文學作品和日常語言中,形容一個人本領大,辦事能力強。比如《紅樓夢》第八十三回中,周瑞家的稱贊王熙鳳的管理能力:“這樣大門頭兒,除了奶奶這樣心計兒當家罷了。別說是女人當不來,就是三頭六臂的男人,還撐不住呢?!北热^六臂的男人還厲害,那得有多能干呢?難怪這話夸得王熙鳳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