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有一天在上班,鐘凡的QQ郵箱突然間收到一份英文郵件。
大概意思寫道:祝賀您,您發表的厭氧氨氧化的論文已經通過我們編輯的審核,將會在下一期期刊發表。
對于你后面又發表了五篇高水平的論文,我們愿意專門為您免費開一個版面,讓您的論文盡快發表。
鐘凡看著郵件,哈哈大笑著,幾乎合不攏嘴。
這環保色鬼果然還有兩下子,連全球最厲害的環境期刊都能夠一下子收錄六篇論文,還真是讓鐘凡滿臉的佩服。
鐘凡也回了一個郵件,大概內容是:非常感謝你們錄用了我的論文,對于你們為這些論文專門開個版面,我感到無比的興奮,如果后續需要配合,盡管聯系我,謝謝!
冬天來到之后,鐘凡的論文終于正式發表了,一時間,接二連三的電話打到了鐘凡的手機上。
“您好,請問您是鐘老師嗎?我們看了您發表在環境科學和技術上的論文,我們有個課題想與您一起開展,請問您有時間嗎?我們課題組長想去拜訪您!”
“您好,請問是鐘凡學者嗎?我們看到了您發表的論文,我們想邀請您來我們研究所做指導,請問您有時間過來嗎?”
“Hello, are you Zhong Fan?here is Cambridge University,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work together on a subject…”
……
鐘凡被這突如其來的電話轟炸了得心花怒放,沒想到自己區區六篇論文,就能夠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在這之前,厭氧氨氧化還只能夠處在課題研究階段,鐘凡在論文中提出的培育超級厭氧氨氧菌,給全世界的環境學者指明了一條新的方向。
環保智慧論文的思路,是讓厭氧氨氧菌成為超級微生物,具有超強的繁殖能力,即使在苛刻條件下,也能夠具有強大的生命活力。
包括美國、德國、RB在內西方國家的環境研究學者,看著鐘凡論文提到的方法,一步一步的也成功培養出了超級厭氧氨氧菌。
也就是說,鐘凡的論文,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將會給水處理開展一條高效、節能的治理手段。
連劍橋大學的環境學者都期待著能夠和鐘凡一起合作開展課題,鐘凡因為這六篇突破性的論文,徹底紅了。
更令全世界關注著這件事情的人們感到震驚的是,鐘凡還不是大學里面的教授,只是一個剛畢業的研究生,能做到這種深度的研究突破,必定是一個環境領域的天才。
鐘凡的手機接二連三有記者打來,想約時間對鐘凡進行采訪。
對于采訪這個事情,鐘凡還真的沒有拒絕,連中華電視臺科技頻道也來對鐘凡進行了專題采訪。
坐在節目錄制間,鐘凡反復琢磨著記者提前告訴他需要提問的問題。他在來這里之前,花了不少時間去準備記者需要提問的問題,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在全國人民面前說話,他今后留給大家的印象,說不定就被這次采訪決定。
錄制節目開始,中華電視臺科技頻道記者首先提問:“您好,最近關注您發表的六篇厭氧氨氧化的論文,請問一下,您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出如此具有突破性的研究?”
鐘凡回答道:“做環保研究從來都不是一項簡單的研究,之前全世界的厭氧氨氧化還處在基礎性研究分析,并且由于厭氧氨氧菌生存條件苛刻,導致這種高效率處理工藝的方法還不能夠大范圍的推廣。
而我在這段時間所做的研究,主要就是讓厭氧氨氧菌逐步進化,在常規條件下能夠大量生存繁殖。由于找到突破點,所以短時間內發表了六篇論文。”
記者再次提問:“對于您最近申請的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專利,有社會學者的呼吁,希望你能將厭氧氨氧化的培育方法的專利放開,讓全社會受惠。”
“對于這個問題,這培育厭氧氨氧化的方法是投入巨大的研究成本,取得的成果自然也要通過申請專利來維護它。至于讓全社會受惠的說法,申請專利,才不會被某些人非法濫用,才能保護這項技術的推廣。”
……
采訪完之后,錄制節目在中華電視臺順利播出,鐘凡一時間上了各個新聞頭條,更多邀請鐘凡一起合作的電話,各個研究所邀請前去入職的電話紛紛打到了鐘凡手機上,讓鐘凡應接不暇。
這時突然接到鄧紫萱的電話:“恭喜你!沒想到你論文那么厲害的,連我這個第二作者也同時被電話轟炸,但都被我婉拒了,讓他們去找你!我對你的課題研究還真是一竅不通,到時答錯了可就尷尬了。”
鐘凡回答道:“最近我都被采訪得筋疲力盡,這全靠環保智慧,論文也是他的功勞。你身體情況如何了?在家里休養得怎么樣?有沒有長胖回來?”
“我已經基本好回來了,我長胖了很多。你偷偷塞進我書包的十萬塊錢,我拿出其中一萬塊,剩下的把它存進銀行卡了。”
聽著鄧紫萱溫柔的聲音,鐘凡回想起當時送別的畫面,心里涌起一陣陣難舍的思緒。
“先不說了,又有電話打進來,我要先接個電話,回頭找你聊天,”鐘凡說完,和鄧紫萱道別后,掛了電話。
還有半個月就是元旦節,鐘凡打算去趟鄧紫萱的老家,他曾經答應過鄧紫萱,要去看望她的。
坐在電視前,鐘凡的手機又響了起來:“您好,請問是鐘凡嗎?我這里是陽光日報的記者,我們想明天對你進行專題記錄采訪,用來做成紀錄片。”
“明天嗎?明天要上班?要等到下午六點才有時間,你們能夠下午過來嗎?”鐘凡回答道。
“我們可以中午去亞宇設計院對您進行采訪,不會耽誤您太多休息時間!”陽光日報記者執著的征求意見。
“那行,沒問題,我在亞宇設計院中午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如果你們不用休息,我可以兩個小時都進行采訪。”
“太好了,謝謝您,那我們明天保持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