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說+癌癥·新知+癌癥·真相(套裝共3冊)
- 李治中
- 626字
- 2019-07-16 17:33:11
1萬與1
歐美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廣泛使用避孕藥,時間要遠遠早于中國,所以他們這方面的數據比較多。從目前歐美的研究來看,避孕藥確實有風險。
通過大規模觀察比較長期使用避孕藥和不使用避孕藥的女性,發現長期使用避孕藥的女性,乳腺癌和宮頸癌風險有一定程度增加。這就是為什么世界衛生組織把它列入了一類致癌物。
咱們看一些具體的數據吧。
1996年的《柳葉刀》發表論文,通過研究15萬女性的數據,發現使用過避孕藥的女性乳腺癌相對風險增加了7%~24%。如果女性停止使用避孕藥,風險就開始下降,如果停藥超過10年,那乳腺癌風險恢復到和普通人一樣。
隨后,又有好幾篇類似文章建立了類似的聯系。
但是這個結論一直飽受爭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前的研究里,女性使用的是老一代避孕藥,里面的激素含量比現代的更高。
那新一代激素含量更低的避孕藥是否還有風險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丹麥科學家對國內180萬15~49歲的女性進行了10多年的跟蹤統計,結果發表在2017年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
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新一代避孕藥的女性,乳腺癌風險依然比不使用的女性平均要高20%。而且這個風險和使用了多少年的藥有關,如果低于一年,風險只增加9%,如果超過10年,風險就增加38%。
所以,目前證據確實顯示,無論是老一代還是新一代避孕藥,都和乳腺癌風險增加有關。
但是大家也不用恐慌,就像研究者在文章末尾特別指出:雖然避孕藥會增加乳腺癌風險,但其實中招的概率依然不高。
如果1萬名女性連續使用1年的避孕藥,你猜其中會有多少人未來會因此得乳腺癌?
大約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