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廳堂發令,火攻計
- 鬼谷兩千年
- 老賈不假
- 2479字
- 2019-08-05 11:32:14
半個時辰后,縣司馬與司寇相繼來到。除了之前的孫武、尹喜、淳于涿和傅侯四個人外,要離、歐冶子和范符也被召集過來。
淳于涿作為一縣之主,坐在廳堂正中位上,傅侯居左,尹喜居右,縣司馬、司寇分列左右。
廳堂上的氣氛異常肅穆。
盡管此事由孫武一手策劃,但他只是一名地位低下不著官服的庶人,廳堂上沒有他的位置,在淳于涿的授意下與要離等人立于堂下。
淳于涿掃視眾人一眼,清了清嗓子道:“我津城地處三界交接,流寇匪患十分嚴重,本官深以為責,痛下決心除之,因之特意從云夢谷聘請了鬼谷高徒孫武先生協力清剿。孫先生的軍令也就是我與傅大人的意思,諸位須一力遵行,不得有誤。”
“是!”眾人齊聲回應。
“孫先生,接下來交給你了。”淳于涿側頭看了孫武一眼道。
孫武略微整理衣冠,緩步走到堂前,先向各方拱手施了一禮,道:“在下孫武,多謝諸位抬愛。草民受淳于大人和傅大人的委托指揮此次剿匪,不勝榮幸。一切皆出于兩位大人授意,草民只是代為發令而已。”
他故意這樣說,為的是塞民之口,一旦剿匪成功,功勞就算記在傅侯頭上其他人也無話可說。
“孫先生,請!”淳于涿揮了揮手道。
孫武年輕的臉龐微微有些發白,這是緊張所致。
盡管他自覺已經謀劃得滴水不漏,可當真正走到臺前時,心里仍撲通撲通直跳,感覺呼吸有些滯塞。畢竟這是他平生第一次指揮一場真刀真槍的實戰,天有不測風云,能否成功誰也不敢打包票。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孫武深吸了一口氣穩定情緒,轉頭看向傅侯問道:“傅大人,津城內能動用的兵士有多少人?”
“這個……守城的士兵不敢擅離職守,除此之外只有區區兩百余人。”傅侯神色大為窘迫。
這次打算剿滅的是莽山最大的一股匪寇,剿滅了這一支,其他小股山匪不足為慮。可是荀郭手下足有五六百人,相比之下津城兵力少得可憐,哪怕是些訓練有素的正規軍。
“足矣。”孫武卻道,“請傅大人整束人馬候命。”
“是……”傅侯猶豫著點了點頭。
再怎么說,對以剿匪為已任的一名縣尉來講,他內心深處也非常希望打贏這場仗的,更何況明里最大的功勞還是他的,雖然他對孫武半信半疑,依然按令行事。
人成長總要邁出第一步,邁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就輕松多了。
“司馬大人,請你發動百姓協助,男女老幼皆可。”接著孫武又繼續發號施令,心情感覺輕松平靜了許多。
縣司馬微微一愣:“本官不懂,要這男女老幼……”
歷朝歷代,普通老百姓參與守城,修筑防御工事不為奇事,畢竟城破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尤其是那些興亡皆苦的普通百姓,城破之日就是一場災難,流離失所不說,慘遭屠戮,財帛被那些兇悍的侵略者們劫掠一空,子女或被殺或被擄為奴,下場極為凄慘。因此,一旦官府發動都盡可能地予以支持。
不過戰事一起征召的都是青壯年,還沒有聽說什么人都要的。試想一群連兵刃拿著都吃力的老弱病殘,能做些什么?
這時對孫武已經另眼相看的淳于涿沉下臉,冷聲喝道:“啰嗦什么,依令就是!”
“是!”司馬忙道,“那孫先生需要多少人?”
“至少五百人。”
“人倒是好發動,可是城中沒有那么多的武器啊……”司馬又為難地道。
那時候,因為便宜的鐵質武器還沒有普及,青銅器造價又比較昂貴,采取的兵制是寓兵于民,戰時分發武器,打完仗收回兵器庫,一個小小的縣城自然不可能儲備那么多的武器。
“兵者,詭道也。”孫武笑道,“不需要武器,又不讓他們上陣殺敵,但記住要多帶火把,每人至少兩支……”
“是!”司馬應道。
這些事倒好辦,但不殺敵,只拿火把,這是哪門子兵法?他只覺腦袋不夠用,越來越看不懂了。
此刻,津城廳堂上的場面很滑稽,高高在上的大人們老老實實地聽從一個布衣百姓的安排,但這恰恰是孫武過人謀略,成功處理各方關系的結果。
驕傲又蠻橫的縣尉俯首聽命,再加上縣大夫的力挺事情就好辦多了。
“聽說司寇大人箭法高明,草民甚是仰慕。”孫武又看向縣司寇。
“不敢。”縣司寇欠了欠身子,嘴里故作謙虛,卻掩飾不住臉上的得意,“不過在整個上薊郡,在下的箭術還是能排得上號的……”
孫武笑道:“如此就交給大人了。請大人帶領部分青壯百姓今夜去往后山,多帶柴火與引火之物,鋪于山道上,待匪寇從后山撤走時便放火……”
“是!”司寇應道。
他嘴里答應著,心里卻疑竇重重,那些匪寇會如此聽話從后山撤走嗎?
孫武狐假虎威地發布了命令,又特意給要離和范符安排了特殊任務,交待了一些細節。
“酉時出發,戍時三刻行動!”最后,孫武成竹在胸地道。
……
一切安排妥當,大家分頭行動。
眾人一走,尹喜忽道:“小友打算用火攻?”
“正是!”孫武坦然承認了。他知道也瞞不過眼前這位目光如炬的高人。
“正值秋日,雖不如冬季那樣天干物躁,卻也是一個用火攻的季節。但據我所知,風借火勢方能成事。”尹喜饒有興味地看著他,似乎在考究孫武的學問。
這一點孫武很有信心。
《孫子兵法》火攻篇中有著述: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
就是說火攻必須具備條件,火攻器材必須隨時準備。放火要看準天時,起火要選好日子。
“大人說得是,昨夜我觀天相,月星在翼,八月十二至八月二十二此十日內必有風。今日為八月十二,夜晚時會變天,必定會起西北風。”孫武不用多想便脫口而出。
經過多年的研究,這些普通人難以理解與掌握的學問對他來講相當于常識一樣了然于胸。
尹喜欣喜地點了點頭,忽道:“小友剛才說何時行事?”
“酉時出發,戍時三刻行動!”孫武不假思索地道。戍時三刻就是晚上的八點四十五分左右。
“不妥。”尹喜搖了搖頭。
“為何?”孫武一愣。
尹喜沒有直接回答,卻反問道:“小友可知這風幾時最勁,幾時最弱?”
“這……”頓時孫武傻了眼。
毫無疑問,用火攻的話風越大效果越好。但說實話,他還真沒有研究到如此高深的地步,看尹喜一副胸有丘壑的樣子,孫武斷定對方一定對此十分了解,便誠懇地問道:“愿聞其詳。”
“夏風即逝,秋風方起,陽極則必陰,因此上亥時最強,辰時最弱……”尹喜捋了一捋長須娓娓道來。
亥時也就是晚上的十時左右,辰時則是清晨六時左右。
孫武震驚不已,一時雙腿發軟,冷汗涔涔。要知道帶兵作戰不是過家家,出現一絲一毫的漏算都是極其可怕的,就可能面臨全盤皆輸,就會賠上無數條鮮活的生命。
過了一會兒,他才鎮定下來,急忙對淳于涿道:“請大人代為傳令,行動時間改在戍時出發,亥時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