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封建時代的法國,文人學者完成一部著作以后,在一般情況下必須將它獻給國君或權貴,在卷首寫上一篇阿諛之詞,得到貴人的保護和經濟上的支援,始能出版。到十八世紀,由于資本主義逐漸發展,文藝與學術著作的出版,逐漸脫離封建勢力,而落入商賈的手掌。《波斯人信札》的作者之所以敢不寫獻詞,不求保護,是因為他沒有打算在法國發表他的著作,而是不聲不響地送到當時歐洲最繁榮的商業城市之一阿姆斯特丹去出版的。
...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1]在封建時代的法國,文人學者完成一部著作以后,在一般情況下必須將它獻給國君或權貴,在卷首寫上一篇阿諛之詞,得到貴人的保護和經濟上的支援,始能出版。到十八世紀,由于資本主義逐漸發展,文藝與學術著作的出版,逐漸脫離封建勢力,而落入商賈的手掌。《波斯人信札》的作者之所以敢不寫獻詞,不求保護,是因為他沒有打算在法國發表他的著作,而是不聲不響地送到當時歐洲最繁榮的商業城市之一阿姆斯特丹去出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