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離去的那天,魚幼薇是這樣度過的:因為事先他沒有透露任何蛛絲馬跡,所以她毫不知情,和每天一樣,她早早的起床,梳洗完畢,收拾利索,看書等待他的到來。
從紅日初升等到日上三竿,溫庭筠沒有來,幼薇寬慰自己道:“他應該是臨時有事了,一會兒就來。”
繼續看書,看得顛三倒四,心不在焉,心煩意亂,外面偶爾的扣門聲和腳步聲都會引起幼薇的注意,她側耳細聽,內心充滿歡期望,隨即又會深深的失望,一次又一次,都不是他,她覺落寞。
溫庭筠不來,也沒有任何消息,幼薇的心里面七上八下,亂糟糟的。索性推開窗子透透氣,驚擾了兩只落在窗臺上的小鳥,它們呼啦一聲飛走了,相繼飛落到就近的一棵樹上,靜靜的等了一會兒,它們覺得沒事了,就又開始互相追逐著,嬉鬧著,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起來。幼薇慨嘆道:“街近鼓鼙喧曉睡,庭閑鵲語亂春愁。”想起和他在一起的時光,她咬著嘴唇,鼻子一酸眼里泛出了淚花。
外面的人家已經三三兩兩撐燈了,幼薇還在等;月上柳梢頭了,幼薇對著彎月流下了淚水,決堤的淚水。
以前溫庭筠不來都會事先告訴她,臨時有急事來不了,也會讓人捎個信給她。今天是怎么了?難道是他病了?難道發生不測了?她擔心起來。隨后意識到想的都是不好的事情,連忙又責怪自己是胡思亂想、是瞎說。
魚幼薇一夜幾乎都未曾合眼,輾轉反側,思來想去,已經失去了父母兩個親人,溫庭筠是她現在的唯一,她害怕他有個三長兩短,擔心起來。她甚至想,天亮了,他就會趕過來,安慰她,陪伴她,教導她,和以前一樣。她都想好了,他再來,她不使小性子了,不無理取鬧了,好好的對他,只要他能陪著她就行……
想著想著魚幼薇睡著了——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但是分明能感覺到溫庭筠就在她的身邊,她嗅到了他熟悉的氣息,聽到了他熟悉的聲音,她的內心激動起來,她急切的想見到他,可是眼前都是霧靄,遮天蔽日,她什么都看不清楚,他在哪兒呢?幼薇焦急的不停地走來走去,不停地東尋西找,可是,她卻如同進入了一個八卦迷宮一樣,怎么走都走不出去了……空曠靜謐的街道回蕩著幼薇急促的腳步聲,依稀的聽得到溫庭筠的聲音,依然看不到他的身影,找不到他……幼薇昏昏沉沉的醒了,眼角流出了淚,她的眼皮很沉,臉很燙,嘴唇也干裂了,渾身無力,她病倒了。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溫庭筠杳無音信,幼薇心里的思念早已經枝繁葉茂,密密層層了。她把這種思念從心里移栽到了院子里——她在窗前種了三棵柳樹,代表著她日思夜想的三個字——溫、庭、筠。
“柳”是“留”的音,留溫庭筠于心?還是留溫庭筠于身邊?少女細膩的心思柔腸百轉!這個亦父亦兄亦師亦友的男人,潛移默化的柔情,打開了幼薇情竇初開的心扉,一發不可收拾。
幼薇常常安慰自己:“雖恨獨行冬日盡,終期相見月圓時。”給小樹澆水,看著它們茁壯成長,和它們說說心里話,是她每天的必修課。
站在小樹旁邊,幼薇常常是看著看著就浮想聯翩起來:鶯飛燕舞,風和日暄,溫庭筠回來了,他和她在依依的柳蔭下話衷腸,那會是怎樣一幅溫馨的畫面啊!
夕陽西下,讓人觸景傷懷,幼薇這個斷腸人在天涯掛牽著溫庭筠,暮色四合時那一抹淡淡的霞染,光暈將他的輪廓清晰的印在了她的心上。
夏末秋初,一襲清涼的晚風,一份蝕骨的思念。幼薇提筆寫下了一首五言律詩《遙寄飛卿》:
階砌亂蛩鳴,庭柯煙霧清;
月中鄰樂響,樓上遠日明。
枕簟涼風著,謠琴寄恨生;
稽君懶書禮,底物慰秋情?
經過了痛苦的思念,幼薇終于把悵惘化作詩句吐露出來,離愁別緒一覽無遺,纏綿繾綣欲說還休。飛鴿傳書,也帶走了她的心,她既激動又忐忑,激動于她的落花有意,忐忑于他的流水無情。
每天,幼薇都幻想著溫庭筠能收到信箋,能回信給她,更希望他能回來,陪在她的身邊,她望穿秋水。每天,她都會掐指算著日子,三天、五天……唉!到底還是石沉大海了!
秋去冬來,滿目蒼涼,寒風中,柳樹的枝條舞動著,枝條上依稀的幾片枯黃的樹葉,孤獨的唱著有些悲涼的歌……幼薇站在樹下,聽到這歌聲,正和了她的心曲,遂又賦詩一首——《冬夜寄溫飛卿》: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疏散未閑終遂愿,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幼薇娓娓而談,似怨似訴,向溫庭筠述說著她的境遇:孤獨惆悵、落寞無奈、無依無靠……她殷切的期望他能回信,哪怕是只言片語,哪怕是敷衍了事,哪怕是漫不經心……
結果,溫庭筠還是無動于衷,辜負了幼薇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