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議論紛紛
- 皇家公主復仇太心急
- 十里沉溪
- 2123字
- 2019-10-21 12:17:05
他攤在太師椅上一副慵懶無力。任誰見了這位平日里慣會端著姿態(tài)的尚書大人,下巴都會掉下來吧。他如今的樣子如同一條咸魚一樣。
一副后怕不已地狀態(tài)。
“大人,大人……”
“嗯,嗯……”齊山竟是睡了過去,他都不記得自己多久沒睡過一次好覺了,“什么事,攪人清夢。”
手下覺得他有些反常:“戶部尚書姚大人求見。”
“快快有請。”
“齊老兄啊……”
“姚老弟,你這么快就來了,你不來,我也正要去找你呢。”
“我聽說你急匆匆地從家里跑來了,一下朝沒多久趕緊過來看一下。”
“哎呀,姚老弟,你不知道,當我在家中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你不知道我有多激動。”
“這段時間,我們商量來商量去,商量不出一個辦法。誰曾想,皇上這會下了這樣的詔書。我趕緊就來結案了。終于是松了一口氣了。”
“什么松一口氣。你是怎么結案的齊兄。”
“姚老弟,你這是什么意思。”齊山笑道,“本官好歹也是多年穩(wěn)坐刑部。結案這種事有何難。我就羅列了一下罪狀。考慮到皇上自己說了大赦天下,總不好自己打臉吧”
“是,皇上是不好自己輕易打臉。可是你想過沒有,皇上明知道紫云道長就是當年小公主一案的最重要人物之一。他在這個時候大赦,難道沒考慮過紫云道長這個人嗎。可是他還是這么做了,究竟是為了什么。”
“為什么?”
“我要是知道為什么就不用這么頭疼了。”
“是啊,皇上,沒道理放過他呀……”
“事有反常必有妖。”
“難道皇上也是為了……名冊。”
“有可能。”姚大人想了想,“可皇上在那個位置上,他如今已經(jīng)不是當初那個趕鴨子上架的皇上了。名冊如今對他真的有用嗎。”
“可如今奏折已經(jīng)呈上去了。”
“罷了罷了,見招拆招吧。”
“我們這些日子也一直也都商量不出一個結果,就當是老天替我們做的決定吧。”
齊山顫顫巍巍地說出這句話。姚大人偷偷地白了他一眼。真是恨鐵不成鋼。
平日里做事也挺奸猾的一個人,遇到事就毛毛躁躁。緊趕慢趕都趕不上阻攔他。
皇上當天就找人三品以上的大臣,說是就刑部尚書送上的奏折,討論一下這件事。
關于這件事情,只有皇后母家陳首輔是堅決認為應該將老道士殺了:“皇上,您雖然大赦天下,可是有些人不能赦。若是連謀害皇家公主這種事都能幸免。那這些人以后是不是還敢謀害王爺,謀害太子,謀害陛下。”
“這也是朕所糾結困惑的地方。陳愛卿所言有理,可是朕也君無戲言。實在是難辦。”
“這齊大人也是有意思。這病得稀里糊涂,早朝都多少天沒來上了。這一下子就生龍活虎,立馬能結案了。此事,就算三個月后再議又如何。”
齊山聽完陳首輔的話,內心極為震撼。是啊,他是著急了。皇上的大赦或許是早就定下的,不容更改。與此事可能沒什么關系。而自己卻抓了這個空子,以為可以擺脫此次危機。
當年小公主一案,牽連甚廣,甚至把皇帝的掌上明珠都給弄死了。事情已經(jīng)過了這么多年,案情復雜,就是拖他個幾個月大半年都沒什么奇怪的。而自己好端端地卻趕緊結案。還特地提到了皇上的大赦天下,因此,建議判處流刑。
齊山真的是被自己蠢到了。
“皇上,老臣,是老臣沒有考慮的不夠,老臣以為,那老道就是欺詐,本欲判處死刑,可是正逢皇上大赦天下,臣以為,皇上的意思……”
“朕的意思,齊愛卿你還會揣測朕的意思嘛。”
“臣不敢……”
“哼,好一個不敢。”
齊山跪在地上,一句話都不敢多說,多說多錯。
“罷了罷了,今日朕怕是議論不出什么結果來。幾位愛卿回去再好好想想有什么兩全之策。”
兩全?許多人腹誹,這殺與不殺,兩種極端,如何兩全。皇上的意思也不明確。
眾人一個個虛頭巴腦地出了宮:如今皇上的帝王氣息越來越濃。帝王之術也玩的越來越溜。這些年大家是越發(fā)地看不懂皇上在想什么了。
之后皇上又一次召見了陳首輔商議事情。后來又一次召見三品以上的大員,辯論了一番此事。
于是乎很快,刑部尚書齊山此次結案之事在京中炸開了。
茶館里有人拿了劇本,演了一番朝堂辯論。
扮演齊山的戲子與其同一派別之人,不斷地為那道士開脫。
看的觀眾怒氣橫生,都忍不住大罵一番。
“對于這樣一位欺世盜名,欺騙百姓,欺騙大臣,謀害貴女,殺害公主的惡徒,居然迅速結案,判了流刑。”
“皇上如今是進退兩難。”
“君無戲言啊,可是謀害小公主的這口氣怎能咽下。”
“人不都說,為人臣子最重要的是為皇上分憂。這齊尚書倒是好骨氣,居然將這種為難之事踢給皇上。”
“你們聽說沒,這齊大人與這位道士走的可近了。”
“怎么沒聽說過,這滿京城都知道的事。”
“你說他是不是故意給他脫罪。”
“不會吧,關系再好,也不至于為了他得罪了皇上啊。”
“這樣說也沒錯,但是他會不會有什么把柄被人抓住啊。”
“哎你這樣說一下,我倒覺得很有這個可能性。”
“是吧。這些人啊,表面上一本正經(jīng),內里都臟得很。誰還沒點破事。”
“可是,皇上能咽得下這口氣?就算皇上能,皇后呢,還有幾位王爺呢。你們年紀小的不知道,當年這位公主,可是帝后和幾位王爺捧在手心里長大的。”
“是嘛。說是極為得寵的。阿伯,你這說的好像你見過似的。”
“怎么就沒見過。當年戰(zhàn)王將小公主抱出來玩過。那會戰(zhàn)王也就十幾歲,還沒如今這般威武挺拔。抱著小公主到處逛,一下都沒舍得讓她下地走。”
“嘖嘖嘖,你們別忘了,小公主的未婚夫,還是如今幾乎與戰(zhàn)王齊名為高陽又一戰(zhàn)神的辰王殿下。那辰王殿下兒時可是每每回京,必定先回宮看望小公主才回王府拜見老夫人的……”
茶館眾人議論紛紛,很快這些消息也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