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心事
- 大宋王爺下南洋
- 武靈長青
- 2353字
- 2019-06-29 14:38:13
折騰了一整天的祈雨大典終于結束了。
皇帝趙闊攜皇后楊氏進入宮門,朝著福寧殿的方向走去。
趙闊抬眼一看,遠遠地就望見太皇太后宮里的李嬤嬤正在殿門口立著,像是在等他們。
李嬤嬤見皇上皇后走來,正要跪下請安。
“嬤嬤,萬萬不可,”趙闊連忙將半蹲下身子的李嬤嬤扶起,“朕從小便在老祖母膝下長大,更是得了嬤嬤的細心照料才能有今日的富貴,豈敢讓嬤嬤行此大禮。”
“是啊,李嬤嬤,皇上都把您當成自己的親人了,就不必拘泥禮數了。”皇后楊氏也順著皇帝的意思相勸。
“那,老奴就謝過陛下、娘娘了,”李嬤嬤站起身來緊跟著進了福寧殿,“奴婢此番是來傳老祖宗話的。”
“老祖母身體可安康否,”趙闊與楊氏同坐在側室一張羅漢床的兩端,“不知老祖母有何事要訓導孫兒。”
“老祖宗身體健朗得很,老祖宗讓奴婢過來傳話,老祖宗說,就算是天塌下來的大事,也不能慌了自己,這才是皇家該有的氣度;無論發生什么,始終心系天下安危,這才稱得上是太祖的子孫。”
趙闊一聽,難道老祖母又聽到什么閑言碎語了,莫非是在提醒我這個皇帝做的不合格,所以上天才會降下這百年難遇的大旱;或者是老祖母要我不再嫉恨擅殺大臣函首定邊的史彌遠,君臣一心,才能共渡天災。
“老祖母的訓斥,孫兒記下了。”
趙闊心里想,這個皇帝做得可真累啊!
“那奴婢就告退了。”
說完李嬤嬤弓著腰小步緊趨地退出福寧殿。
“今日怎么沒聽見冀陽宮傳來的喧嘩,平日里此刻竑兒是最不消停的。”
楊氏抿了一口清茶,抬起頭來朝著冀陽宮的方向望去。
“關了幾日緊閉,學乖了吧。”
趙闊有氣無力地說了聲,來不及脫下禮服,就臥在羅漢床閉上了眼,這一天的祈雨大會可把他這個當皇帝的給累壞了。
史彌遠剛進相府,就碰到從田家莊趕來的鄭夫子。
“鄭先生,老田他什么態度啊?”史彌遠非常關切地問道。
“田有糧表示誓死追隨丞相,就算讓他赴湯蹈火他也萬死不辭。”鄭夫子慷慨陳詞擲地有聲。
“這是他田有糧的原話,還是你鄭先生添油加醋地糊弄老夫。”史彌遠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
“確實是田有糧原話,真的,”鄭夫子一臉無辜地說,“相爺,再說了,他田有糧除了死心塌地跟著您,他也沒有別的路可走啊,你看,你們這實在親戚,朝野上下哪個不知道,那些反對我們的人誰敢跟他穿一條褲子。”
史彌遠非常擔心他這個妹夫不愿跟他合作,因為上次給他的保證一個都沒兌現。
沒辦法,誰讓自己現在根基不穩還樹大招風呢,多少雙好事者的眼睛盯著自己呢,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啊!
這個檔口,我也只能先委屈自己人了,不過等過了這個天災,我史彌遠在朝廷扎深根基,再好好報答他吧。
史彌遠深深地舒了口氣,說:“想不到老田沒讀過幾年書,這大局意識理解得倒是很透徹的。”
“只不過…”鄭夫子欲言又止。
“只不過什么?”史彌遠剛剛放松下來的神經一下子又給繃緊了。
“他嫌兒子的官太小,學生也是為了讓他放寬心交糧食,于是當場給他保證讓他兒子連升三級。”鄭夫子嬉笑著看著史彌遠,像是一個等待老師批評的孩子。
史彌遠狠狠地瞪了鄭夫子一眼,本來想責備他幾句。
轉而一想,鄭夫子做得其實不錯,至少圓滿完成了任務,現在說不定老田心里對我還有了點感激之情。
“九品官是小了點,田洪這孩子挺機靈,有機會我會給他升職的。”史彌遠笑著沖鄭夫子點了點頭,“你先下去休息吧,有事我再找你。”
史彌遠走到里屋,剛要準備脫下禮服換上便裝。
這時史紅梅走了過來,她附在史彌遠耳邊嘀咕了幾句。
史彌遠猛地一驚,臉色煞白,顧不得換衣就往外走。
“父親這是要進宮面圣么?”史紅梅急忙將史彌遠攔住。
“這天大的事,我不得進宮跟皇上皇后商議下對策啊,”史彌遠一臉著急的樣子,“我是大皇子的表舅,又是大宋的丞相,于公于私我今天都得進宮。”
“父親,你萬不可驚慌,老祖宗說了,這件事不能張揚。”
史紅梅將太皇太后明暗兩條線的搜尋計劃給史彌遠說了一遍,又再三提醒,現在江浙流民遍地,可不能將大皇子出宮的事走漏了風聲。
“西宮曹妃為了二皇子能立儲可是沒少下功夫,宮里宮外反對父親的人可都暗地里幫著她呢,”史紅梅繼續提醒父親,“這祈雨大典剛結束,您就火急火燎地進宮,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
史彌遠在女兒的再三勸說下,終于安靜下來,不再忙著進宮了,他又關心起老祖宗計劃的執行情況了。
“今日合城官員都去祈雨,暗的找張九重,他是特殊機構,又逢天災,捕盜緝賊任務重,所以大典未曾參加,但臨安府可沒有這個例外。”
“張九重大人倒是在衙門,見我拿了老祖宗的帖子,立馬就行動了。倒是臨安府,我廢了好大勁才找到一個主事的曹通判,他剛好告假在家。”史紅梅接著說,“這個曹通判可是市儈得狠,堂堂一個五品通判,竟然能像村姑野夫一樣坐門檻子拉門把子。”
“曹安,不好嘍,紅梅,你可知曹安是曹妃的娘家哥哥嗎?”史彌遠突然滿面愁云。
“不可能吧,他那樣竟然是國舅爺?他那曹府可寒磣了,還不如我們相府的一個別院。”史紅梅感到不可思議,也認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別說是你,朝野上下也沒幾個人知道的,曹安這個人很低調,像你說的他也很市儈,沒人會把他跟國舅這兩個字聯系起來。”
史彌遠說完就陷入沉思。
不知道曹妃有沒有知道大皇子出宮的消息,她這個女人可是精明的很啊,整個皇宮大內除了老祖宗沒有第二個人能制得住她。
不知道曹安有沒有得到宮里傳出來什么的消息,雖然他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通判,但他畢竟是二皇子的親舅舅,想要弄倒他還真不容易。多次想找個借口把他趕出臨安,貶他吧,實在找不出他有什么違法犯罪的把柄;以升職的借口將他調走吧,他又力辭不受,哎,還真是個難啃的骨頭。
“父親,想你必定多慮了,那曹安肯定是不知道大皇子出宮的消息的。”史紅梅說,“那曹安一聽說宮里丟了個小黃門,片刻不敢耽擱,半柱香的功夫就把通告貼滿臨安城大街小巷,一點兒也看不出他藏著什么心機。”
“但愿吧……”
其實,史彌遠在想,若真是這樣的話豈不更可怕,不僅市儈而且城府極深,一眼看不到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