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1章 章:云棲梵徑如仙境,五彩云霞繞林間

深山古寺,竹徑磬聲,翠竹成蔭,溪流叮咚。小徑蜿蜒,潺潺清溪,依徑而下,嬌婉鳥聲,嚶嚶而歌。

藍紗衣達溪站在竹林深處,佩劍而立,一副巾幗不讓須眉之氣。藍紗衣達溪所站的地方叫錢塘云棲梵徑,始于三聚亭,由亭邊穿過石坊,移步行去,高大挺拔直指云天的毛竹,像盛情的老友列隊迎客。老竹蒼碧,新竹青翠,一眼望去,密密層層不知其所終。

“溪兒來了”,竹林深處有位老爺子拄著拐杖慢慢走來。

“嗯,爺爺,我回來了……”

“一人?”

“嗯,一人,另一個藍紗衣小伙伴們沒來?”

“嗯”

“哎,你這丫頭,太孤勇……”,老爺爺搖著頭說道,“也好也好,在這多住幾天靜靜心……”

“嗯,爺爺,我碰見一個和我長得很像的女孩子,她叫司徒景蔓……”

“很像?有多像?”

“除了眉宇間偶爾的氣息不一樣,基本上很像,只是我倆的發型不一樣,所以還是有所區別……”

“這樣啊……她現在在何處?”

“前段時間,和我們藍紗衣們在一起,在古院落里,最近她和她的小伙伴蘇幕離開了古院落,行蹤不知。”

“嗯……”

“還有,司徒的伙伴蘇幕和藍紗衣譽洐也很像……”

老爺子拄著的拐杖輕輕幾點,“好,我知道了……來,丫頭,我們進去吧,先休息再思考……”

云棲梵徑向以清涼幽靜著稱,行走在茂竹幽幽山道上,猶如潛泳在竹海碧波之中。綠蔭連著綠蔭,清涼裹著清涼,山風起處,偶爾有陽光從枝葉梢頭的空隙處灑落,光點跳動,映得游人衣袂盡綠煩熱全消。云棲竹徑四季皆含畫意。春天,破土竹筍、枝梢新芽,一片盎然生機;夏日,老竹新篁,絲絲涼意;秋天,黃葉繞地,古木含情;冬日,林寂鳴靜,飛鳥啄雪。蟬鳴聲聲的炎夏暑期,是云棲竹徑一年中最佳時節。行走在“一徑萬竿綠參天,幾曲山溪咽細泉”的幽幽山道上,猶如潛泳在竹海碧波之中。

云棲梵徑入口有碑亭一座,從亭邊的碑文看,此亭最早建于明代,亭柱上的有清人“客到洗心亭子坐,頓教塵慮一時湔”的詩句。竹林深處有樹齡千年以上的楓香樹,樹干三人合抱,高近40米。霜降后,滿樹紅葉如映日彩霞。石板路兩旁翠竹成林,漫步竹徑衣衫俱綠,路邊有一池,名“洗心池”,池水清涼透明。清晨曙光升起,透過竹葉灑在路上,金色斑斑,幾聲鳥語,更顯山色清幽,竹徑盡頭古樹成行,有亭可憩,遠離鬧市,風景優美,環境清靜,正所謂詩曰“萬千竿竹濃蔭密,流水青山如畫圖”,道出了此林的可貴。

藍紗衣達溪走在竹林間,眼中深深的眷戀,自己從小就被送出竹林前往古院學習,她記得爺爺曾對她說——竹子,風雅、高風亮節、不事俗物,是遁世的意象,她記得竹子出現在文人的詩篇書畫中,成就了竹林七賢的佳話,見證了俠客的劍鋒對決,搖曳在絳珠仙子的瀟湘館內,也深深植根于每一個具有大淡雅情愫人的心中。

眼前的這一片山坳中的竹海,恢弘大氣,是塵世當中沒有污垢的一塊清凈土地,人們走在石子鋪就的御道上,不想大聲說話,生怕吐字的氣息玷污了這塊神仙才能居住的地方。靜聽風吹竹林的濤聲,靜享竹子和竹子的細語。若是雨后晚在這里漫步,還能聽見竹筍絲絲拔節的聲音。

藍紗衣達溪看著竹徑中央的青石板與兩旁的卵石之間依舊是用黑磚相隔,和兒時的記憶一模一樣。聽家人們說,相傳康熙,乾隆二帝都曾來過云棲,當時以中央為御道,專供康熙,乾隆行走。竹徑旁有洗心,三聚,回龍,悅性,皇竹,遇雨等亭。走完竹徑,有一處云棲古寺,系宋乾德五年吳越王國創建,凈土宗第八祖師,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宏法師曾在此居住過,但這些早已隨歲月的流逝而成為過去。

隨著自家爺爺的腳步,藍紗衣達溪遠遠地看見了云棲塢,云棲塢位于五云山南麓,五云山頂時常會飄來五色云彩,常常飛集塢中,經久不散,因而得名,年幼時自己最喜歡在此看五彩。山高塢深,氣爽地濕,竹茂林密,云霧繚繞,使云棲梵徑更添幽深迷離之情致。

云棲云棲,精華之筆,在于“棲”字,靜中含動,古意禪心。正可謂《西湖志》卷四中所云:“行久漸聞鐘磬聲,則云棲寺在焉……每至中宵,梵唄之聲不絕,朝魚暮鼓,與天籟相應答,客若至此,豁然心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休宁县| 赤壁市| 忻州市| 神木县| 商河县| 新巴尔虎右旗| 龙陵县| 新化县| 宜君县| 漳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定襄县| 隆安县| 五家渠市| 清远市| 涿州市| 阳原县| 盐山县| 彭泽县| 九江市| 通辽市| 泰宁县| 青浦区| 晋中市| 延川县| 石城县| 乌海市| 屯门区| 贵德县| 普格县| 伽师县| 焦作市| 佛山市| 新兴县| 呼伦贝尔市| 监利县| 普洱| 嘉善县| 齐齐哈尔市| 陇西县|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