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和蘇幕坐在船上,突聞一陣笛聲,那笛聲美麗又清晰。
司徒轉頭問向老船家:“老人家,這笛聲如此悅耳,感覺與普通笛聲不一樣嘛……”
“小姑娘好耳力,這笛子叫柯笛。你們知道東漢時期,有個名叫蔡邕的人吧?”
“是蔡文姬的父親吧?”
“是的,他是一名非常有名望的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精通天文地理、詩詞韻律。那時候,漢靈帝見他才華出眾,就封他為議郎。有一次,靈帝命蔡邕書寫五經的標準字體。蔡邕就把五經文字用古文體、篆體、隸書三種字體寫出來,刻在四十六塊石碑上,立在太學門外。這樣一來,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石碑前臨摹和校對,石碑前車水馬龍,把整個街道都堵住了。只是,不久,蔡邕因為幾次上書議論朝政,觸犯了掌權宦官的利益。宦官在皇帝面前大進蔡邕的讒言,靈帝一怒之下,把蔡邕關進了大牢,定了死罪。多虧宦官中有個名叫呂強的,知道蔡邕是被冤枉的,就在漢靈帝面前極力為他說情,這才免了他的死罪,改判他充軍朔方。”
“然后呢?”司徒好奇地問道。
“蔡邕他充軍到朔方后,沒過多久就遇到朝廷大赦。被釋放后,蔡邕擔心回京城做官又會遭到宦官的迫害,就四處流浪,前后十余年,足跡遍及吳、越等地。一次,蔡邕來到會稽柯亭,看到那里人家的屋頂都用竹子做椽子。蔡邕抬起頭,斜著眼睛一根根打量著竹子,感嘆說:這些竹子,可都是做笛子的上好材料啊!于是,與主人商量了一番,換下了其中一根竹子,把它做成了一支笛子。此笛做成之后,吹奏起來,果然音域寬廣、聲音嘹亮。后來,蔡邕在逛吳地時也曾對一個蘇州人說:我從前經過會稽高遷亭的時候,看到那屋東間的第十六根竹椽是做笛子的好材料。就取下來做成笛子,吹奏起來聲音非常悅耳動聽。于是乎,在眾人的相傳之下,柯笛越來越有名……剛才你們聽到的笛聲就是用同樣的方式制作出來的柯笛。”
船繼續往前行走,司徒突然驚奇地睜大眼睛,拉了拉身邊的蘇幕:“蘇幕,你快看,那個地方是不是我們在現代的時候拍過水視頻的地方。”
“嗯,很像。”
“我記得,那時候你坐在船上念稿子,我因為手太晃,視頻經常NG。你還一直一副好耐心。”
蘇幕看著司徒微笑不語,拍攝東西雖然辛苦,不過他一直是自愿的,心甘情愿;司徒懂蘇幕的付出,在她內心中她知道蘇幕的每一滴付出。
當昔日的記憶,隨著時光的厚愛在生活中真實演繹,眼里留下了一行感恩的淚。
蘇幕沒有言語,只是伸出手抹掉了司徒眼旁的淚,司徒抬起頭朝蘇幕燦爛地笑了笑。蘇幕也以微笑回應司徒。一切靜在無言中。
船家繞了一圈后,把司徒和蘇幕放在了剛才上船的地方。兩人來到了舞仙在的客棧,蘇幕被舞仙拉去買上山的東西,司徒閑著無聊就在客棧院里逛,回房的時候,突然間發現門旁有一封信,司徒有些好奇,便打開了它。
司徒:
你好,這是我第一次給你寫信,親愛的司徒,我不只一次在你腦海中對你說過,單純、簡單、燦爛,沒有嬌氣,這是不夠的,還需要勇氣,不過我接受膽小的你,但我也看到了你渴望成長,雖然我們不一樣,但畢竟我們依舊是同一個人。我、你和那個偶爾會膽怯的她,我們只是隸屬于同一個靈魂下的不一樣的三面實體,但本源上我們是同一個人,司徒,此時的你很關鍵,真的很關鍵,你是單純膽怯的她通向“我”的重要途徑和過道,你必須牽著她的手陪著她勇敢地走向你和她一直向往期待中的“我”,無論她走快了走慢了,請你都要陪著她并耐心地帶她一起上路,只有你帶著她一起來到我身邊,我們三面合一后,真正強大的“我”才會全然醒來。Keep calm and carry on,也許還要一段時間,你們才能找到我,但我其實一直在你們身邊注視著你們。你回國遇到了對你有意義的人事物,真得很高興你回到了故鄉山陰遇見的美好。你在成長,我欣喜你不斷在成長,你在國內的夾縫中開出了你的生命之花,我為你高興。讓我開你一個玩笑,你明明像紅酒,還建議身邊人把你當白開水?你說這話的時候,我就在你腦海中笑了,我知道你希望自己能像你期待中的我一樣成為有益身心的白開水,嗯,我相信你能做的到,只是你現在還是像酒,明明是酒的屬性,怎么讓身邊的人們把你當溫和的白開水呢?慢慢來,會有精彩與驚喜。小蔓,最長久的關系,不只是驚鴻一瞥的初識,更應該是相看兩不厭的一生。
值得期待的未知
于紹城山陰
司徒很驚訝,這到底是來自哪里的一封信,竟然知道她曾和蘇幕開過得現代玩笑——酒與白開水。當司徒驚訝在自己的思緒中,蘇幕正好陪舞仙把東西買好。
“想什么呢?”蘇幕磁性溫暖的聲音傳進司徒耳朵里。
“在看這個,很神奇的一份信。”司徒老實地回答道。
蘇幕接過信后,淡定地看完并微微一笑地隨意點評道:說不定有神靈在指引你,哈哈哈,不過最后一句話寫得很好——最長久的關系,不只是驚鴻一瞥的初識,更應該是相看兩不厭的一生。”
“嗯”,蘇幕輕松愜意地語氣打消了司徒的好奇,司徒也就沒在注意這封信件。
夕陽西下,現代的記憶與領悟的幸福,被風吹進院內,司徒突然想起自己在現代時,在一次家鄉的朗誦會上曾朗誦道——這腳步想陪一路古鎮綠色說說話,也想煮杯會稽紅給天上的藍天白云喝,想唱夢中水鄉給樹上的鳥兒聽,一葉一花一草一木。此時此刻,那朗誦稿里描繪的滿足真真切切地發生著,種種的景似懂內心的呼喚。故鄉紹城山陰如長滿青苔的石階,在心中層層遞進,爆滿墨綠樹香間,情不自禁地嘗了一口又一口清香,原來,生態,其實是生命的動態,而這動態里有著綠色、有著希望、有著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