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章:瀑布自天飛怪雨,觀音仙跡駐龍潭
書名: 碧海心約之古越靈劍作者名: 沐瑾如本章字數: 1685字更新時間: 2019-08-19 20:14:48
瀑布自天飛怪雨,石門如峽鎖驚波。
“這里是哪?”
“杭州白龍潭風景區”
“白龍潭景區?”
“你沒去過?”
“是啊……”
“那可辜負了半個杭州人的身份啊……”
“那里融合了山水文化、龍文化、佛文化、茶文化等,文化積淀深厚,唐代大詩人李白聞及白龍潭美景,心向往之,作詩贊曰:聞道天堂龍門山,懸崖飛瀑白龍潭;乾隆皇帝幾度下江南,曾二次到白龍潭一游。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的白龍潭,吸引著無數過往或云游到此的文人墨客,為之潑墨傾懷。景區內白龍飛瀑,白龍潭、青龍潭、小龍湫、觀音洞、白龍禪寺、千丈巖、云中棧道等眾多景點。尤其是,探龍潭,攀龍道,登龍門,望龍瀑,構成了白龍潭極具魅力的特色景觀。”
“那你給我一一講一下唄……”
“白龍飛瀑,龍門八景之最,杭州近郊最大的瀑布景觀。飛瀑落差約50米,瀑布下池的水流由一條深嵌在危巖峭壁中的蛇形溝谷貫通,宛如一條白龍游弋空中,如煙如霧,跌入潭中的水,濺起無數水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自明清以來是杭州人及外地游客爭相欣賞的佳景。明朝詩人田藝蘅有詩云:瀑布自天飛怪雨,石門如峽鎖驚波。著名作家浙江富陽人郁達夫,曾多次到這里欣賞風景,他在《龍門山題壁》詩中寫道——天外銀河一道斜,四山飛瀑盡鳴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許磯邊泛釣槎?”其他描寫白龍飛瀑的名句還有:雙巖繡出紅霞斷,一水虛懸白練飛、瀑布自天飛怪雨,石們如峽鎖驚波……關于白龍飛瀑的起源,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龍門山下住著一條白龍,因感山中寂寞,一天,突然撞破佛肚,騰空出游,于是有了常年不斷的龍門瀑布。這也是為什么龍門山又叫佛肚山的原因。而白龍潭位于景區主入口處。傳說,天下的龍每年八月初八這一天都會在這里聚集,一起談談各自管轄領地里發生的事情,互相交流經驗,然后由這里的白龍帶領各位兄弟姐妹一起游覽白龍潭。每年的這次聚會是龍族的盛事,也為我們白龍潭帶來了很多的福氣。據說,如果八月初八這天,你在匯龍潭這里仔細傾聽,還能聽到龍的家族在一起竊竊私語聲呢。潭中的玉龍是用我國最為名貴,檔次最高的雕刻型建筑石材漢白玉雕刻而成的,總長25米,高3.6米,用去石材236噸,雕刻后的總重量仍重達106噸,是我國目前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最大的玉龍。玉龍由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先生設計,由民間工藝大師陳心輝先生手工雕刻而成,具有非常高的觀賞性和藝術價值。其潭水清澈見底,玉龍雍容溫潤,龍頭昂揚向上,似從碧波呼嘯而出,與山景、水景融為一體,形成了白龍潭的標志性景觀之一。”
“是不是還有一個青龍譚?”
“對,青龍潭位于千丈巖下,山色青綠,倒映潭中,觀之潭水,愈加青翠欲滴,故名“青龍潭”。傳說當年小白龍的表弟小青龍來此做客,見龍門山風光奇麗,便起了邪念,欲霸占龍門山作為自己的行宮,結果被小白龍打敗,落荒逃走。后小青龍悔過,前來負荊請罪,小白龍原諒了它,并把此潭送予小青龍,許它永久居住。旁邊還有一個小龍湫,相傳明朝洪武年間有一年山洪暴發,將這里沖出一道大而且深的溝,在山上采的十幾名婦女下不了山,情況十分危急,這時一道閃電劃過后,一聲巨雷炸響,將對面的一棵巨樹劈成兩半橫臥在溪溝上,幾位婦女得以安全越過。當地人都認為是山中的白龍在暗中相助,于是將這條山澗叫做小龍湫。”
“此處曾有觀音足跡?”
“有,可去觀音洞,其為龍門三眼之一。當地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當年,玉皇大帝為了考察四海龍王候選人的品德與才華,須選擇一個公眾認可的仙人前來考察。因此,特派遣世人公認,公平、公正的觀世音菩薩前來考察,以免選人不當,再造成四海翻騰云水怒的后果。不料,觀世音菩薩一到此地,發現這里山巒疊嶂,瑞氣靄靄,玉樹臨風,清溪流翠,實屬世所罕見之洞天福地。于是考察結束后,觀世音就向白龍潭的老龍租賃了這個山洞,作為自己避暑乘涼的別居。從此,觀世音菩薩就在南海普陀山與杭州白龍潭輪流居住,庇佑著兩地百姓。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侵略這一帶,燒殺搶掠。聽說鬼子進村了,龍門坎村的村民為了避難,就躲到觀音洞里,就這樣,順利逃過一劫。大家都說是觀音菩薩顯靈了。當地老人還記得,當時觀音洞里躲了一百多人。”
攀龍嶺,走龍道,一步更比一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