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談話
- 錦鯉小娘子
- 轉暈暈ok
- 2817字
- 2019-08-27 16:23:09
花媽媽剛要驚呼,二少爺喝止道:“慌什么,你倆看好你家奶奶就行了。”
又安慰他們:“莫要張揚,皇太子薨,京城禁六十日嫁娶,長興候再渾,也不敢在這期間觸霉頭的。我已派人回府報信,伯爺很快會派人接咱們回去。”
表少爺在一旁繃著小臉插話:“我聽他們說,皇帝病危,長興候一直在宮里沒回來。”
二少爺驚呼:“可聽清楚了,皇上正值壯年,怎么……病危?”
表少爺認真點點頭,道:“順大爺說,太子和太孫已死,若皇上大行,長興候爺和鄭將軍要保越王……”
二少爺聽的冷汗直冒,忙捂了他的嘴,再三告誡兩位媽媽這話切不可外傳,又叮囑兩人照顧好奶奶,這才抱起表少爺往前院去了。
兩位媽媽聽的目瞪口呆,半晌,花媽媽問裘媽媽:“這,這是要出大事啦?”
裘媽媽點點頭,把表少爺聽來的事添油加醋說給她聽。
因林霜病情反復,侯府又沒有大夫,裘媽媽與花媽媽只得輪流照顧,直至昨夜又發了一夜燒,裘媽媽看情況不好,早上便派人去前院找二少爺拿主意。
二少爺得知消息,立刻帶了表少爺過來探病,表少爺家中是開藥行的,他也略懂藥理,便給開了方子讓小丫頭去找侯府管事拿藥材,后又怕侯府的藥材不全,或可用其他藥材替代,便向下人問了路,自己去找那領藥的管事。
這長興侯府原是獲罪官員的府邸,賜做長興候府后,園子改成了北方的風格,九曲回廊卻保留了江南的款式,其中又改了一部分復廊。表少爺人小個頭矮,在廊下走時漏窗里看不到他人。
事也湊巧,正好聽到另一邊廊上有人在爭執。
男人著急的聲音:“……太子被殺,皇上病危,侯爺與越王交好,自然是要保越王……”
一媽媽厲聲喝止:“住嘴,你是什么東西,敢在這胡言亂語,我倒不知道,這天下的事是要你宋順兒安排,這長興候府是你宋順兒說了算。”
宋順兒忙道:“娘,您別生氣,我就是聽到消息,心里頭琢磨,侯爺在外頭辦大事,咱們在府里得替他多想,讓侯爺沒有后顧之憂不是?”
原來那媽媽便是宋順兒的親娘宋媽媽。
只聽宋媽媽嘲諷他:“侯爺只怕無福消受你順大爺的好意,就因你這小人出的昏招,如今新夫人的尸體還被丟在大街上,你讓天下人怎么看侯爺,云陽伯要知道女兒死無葬身之地能善罷甘休?你這是給侯爺招災啊!”
宋順兒忙解釋道:“娘,您有所不知,因前些日子那樁逆案,順天府里的大小官員全下了大獄,所以侯爺與那云陽伯府大小姐只是交換了庚帖,還未在官府登記造冊,算不得正經夫妻。”
宋媽媽“哼”了一聲,宋順兒接著道:“且,新娘子未過門身死,那就不能算是咱們候府的人,您說,我給她抬回來,喪事是依夫人禮辦呢,還是依客禮辦?若抬回來,豈不是給咱侯爺招晦氣?”
宋媽媽沉默一會:“這事且等侯爺回來再議,你倒說說要留四少奶奶的事。”
宋順兒來了精神,道:“這事我是聽應城伯府二少爺身邊的小廝說的,那小新娘子,原是他們姑奶奶家仆婦生的家生子,您猜,怎么聘了給四少爺做奶奶的?”
宋媽媽沒回答,宋順兒道:“有仙人算了,那小妮兒,是天赦星下凡,四少爺原本病的快死了,娶了她,就能救災解厄,化險為夷。”
頓了頓又道:“您莫不信,您想想看,同是在一條街上遇到反賊,咱們府死了好幾個,傷幾十人,新夫人還沒救回來,她們呢,全須全尾的一個沒傷著。”
宋媽媽咂了下舌,道:“這么說,是挺邪門。”
宋順兒接著勸說:“所以兒子才說要留她在咱們府里。現在朝堂上腥風血雨,侯爺的大事成了,咱們跟著雞犬升天,若不成,咱們能有什么好下場?這時候,有天赦星鎮宅,也給侯爺添一分力不是?”
宋媽媽疑道:“可是我看那小女娃已經不行了,燒了三天三夜,如今還沒醒過來。”
宋順兒道:“要不送些藥材去,咱們盡人事聽天命。”
宋媽媽沒出聲,想是同意了宋順兒的提議,母子倆相攜而去。
花媽媽聽了這故事,跌坐在圓凳上,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不一會,外頭有口信傳來,原來派回去給應城伯府報信的小廝,剛走出長興侯府后門,便被街上巡邏的羽林軍逮著差點打死,直到他拿出二少爺的信和信物,把守的軍官仔細看了,又與侯府管事核對才放人。又再三警告現在禁嚴,誰都不許出門。
寄身候府的眾人沒有盼來應城伯府的接應,很快也不再擔心長興候干出奪妻的渾事,因為三天后,皇帝死了。
長興候府因為有侯爺在御前伺候,順大爺得了第一手的消息傳回來,而別的人家,得等宮里有訃告下來才知道。
府里原來為祭太子,已經換下喜慶物件,如今天子駕崩,也只增添了一些肅穆,別的倒沒什么要準備的,管事們忙著約束下人謹慎行事,莫在國喪期間惹麻煩。
勛貴官宦人家皆在家中急如熱鍋上的螞蟻,原本皇帝太子大行,有品級的人家是要去宮里哭喪的,這會皇帝崩了,宮里沒有旨意下來,門外還守著軍隊不準任何人出入,有家人在宮里沒回來的怕家人性命不保,沒眼線在宮里的恨不能手眼通天安排個人去探探情況。
更重要的是,老皇帝死了,原本妥妥要當皇帝的皇太子殿下提前被反賊殺了,新皇帝是哪個繼位?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是關系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
又三日,宮中才發訃告,錦衣衛與羽林軍護衛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員入宮聽先帝遺詔,喪禮后由越王繼承大統。
第二天越王領在京四品以上文武官、三品以上命婦進宮哭喪,其他官員與庶民在家設案哭喪。
但京城戒嚴卻沒有解除,據說已抓獲或撲殺反賊三萬多名,目前仍有不少在逃。
據花媽媽從她的粉絲那里得來的第N手資料,反賊頭目已伏誅,居然只是個三歲大的小娃娃。他妖言惑眾,冒充允文帝轉世,先依附于河南王帆的反叛軍,后蠶食了周邊的多個小股反賊,振臂一呼,居然糾結了幾個省的造反勢力,不聲不響潛進宮中,先殺太子,后燒東宮,氣死皇帝,計劃之嚴密,行動之迅速讓人嘆為觀止。
不管怎樣,長興候保越王上位的大計是成功了,侯府里上到管事婆子,下到丫鬟小廝,腳步都是輕快的。
林霜不關心這些,整天在房間里吃吃睡睡,精神漸漸養起來了。
一日兩位媽媽有事不在,四個小丫頭陪著林霜在房間里玩,這個年代的玩具無非是布偶、撥浪鼓、翻繩之類的,林霜玩的實在無聊。小丫頭們年紀不大,她們翻繩倒是玩的開心,林霜想起好久沒見過二少爺和表少爺,便問身邊的丫頭:“春芽姐姐,怎么好久沒見二少爺和表少爺了?”
春芽是四個小丫頭里年紀最大的,長一張紅撲撲的圓臉,頭上扎著統一式樣的兩個小髻。
春芽回答:“回四奶奶的話,咱們府上已經派人接二少爺和表少爺回去了。”
林霜奇怪了:“他們回去了,咱們怎么還住在這里?”
春芽道:“長興候爺說了,現在是給先皇服喪期間,不好接新婦回去,以免那些御史沒事找事參咱們伯爺一本。”
秋實在一旁插話:“咱們伯爺最恨御史了,我娘說伯爺曾被他們冤枉坐牢……”
春芽大喝一聲:“秋實!”
夏花丟了手里的紅繩,沖上去打了秋實一個大嘴巴子,提著她肩膀上的衣服狠聲訓斥道:“什么污糟話都學來了,回去我告訴陳媽媽,看她不撕了你娘老的嘴。”
夏花是四個小丫頭中身材最高大的,秋實卻是長得最嬌小的,夏花提著秋實,像拎著只可憐的小雞崽。
秋實被打的懵了,半天才哇的一聲哭出來,反手去扯夏花的手,嘴里哭喊道:“你敢打我,看我不告訴我娘,打死你這小蹄子”。
夏花把她掰過來又打了一個耳刮子,罵道:“我呸,你亂嚼嘴根子,我替劉媽媽教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