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解鈴還須系鈴人
- 青春之戀曲
- 玉瓊瓊
- 2562字
- 2024-11-18 16:16:16
有句老話:“樹高千丈,落葉歸根。”對金老爺來說,無論金豐少爺飛出多遠,都理應回歸金家才對!金家不能沒有金豐少爺。于是,金老爺思來想去,解鈴還須系鈴人,金老爺決定飛往美國,要見徐倩小姐。
不過,金老爺到了美國,也見到徐倩小姐,見徐倩小姐還躺在病床上,金老爺心里話卻說不出,仿佛沒有了“底氣”,只是問道:“徐倩小姐身體如何?”便沉默于金夫人身邊。隨即,徐倩小姐回應道:“金老爺,徐倩小姐的身體好多了。”之后,也沉默于此。
隨即,金夫人笑道:“徐倩小姐,金老爺不放心徐倩小姐的身體,又返回美國,特此問候。”徐倩小姐點點頭,便流淚了,卻無語回應。
也許,這是傷心的淚水,也許,這是感恩的淚水,也許,這是無奈的淚水。總之,在徐倩小姐心中,“自我”的故事歷歷在目。或許,沉默中有心酸,或許,無語中有痛楚,或許,沉思中有回應。無論如何?此時此刻,徐倩小姐就是沒有“肺腑之言”要對金老爺說。
病房里,一片寧靜,有流淚者,有凝視者,有沉默者。也許,三人世界,各有情懷,無法訴說,無法回應,無法聆聽。
其實,在徐倩小姐的心里,早已知道金老爺的來意。解鈴還須系鈴人,需要徐倩小姐的退出,才稱為“圓滿”。有一種說法,夏可以華麗轉身,秋可以粉墨登場。此時此刻,徐倩小姐的夢破碎在秋風里,徐倩小姐的淚灑入秋的詩意,仿佛是一場“殘與痛”的季節,走進去就出不來,不再渴望,邂逅美好。不再“且聽風吟,且看葉落”,任流水東去。也許,這是在訴說一種人生情懷,無妨,原本就被質疑的事,怎么可能會“完美”?徐倩小姐的心仿佛到了窒息邊緣。算了吧!人生完美不屬于徐倩小姐,何必強求呢?于是,徐倩小姐閉上雙眼,讓心靜下來。
有一種“心聲”叫“瘦影伶仃,風動殘枝,似訴心苦。”沉思佇立,情懷難遣。有一種“心情”叫“浩瀚云天收夏色,詩潮從此泛秋光。”翩然一葉黃,頓覺金風涼。也許,這就在訴說人生。
說起“百味人生”,免不了“落在心上的一滴淚”訴說,免不了“刺痛記憶的一道傷”訴說。仿佛“多情的秋,是盛夏未了的心思。”無論風雨如何席卷而來,都會令人措手不及。今日,金老爺的到來,令徐倩小姐沉默。然而,這種沉默,卻應了“心酸縱有千萬種,沉默無語最難過。”之意。
原本,在徐倩小姐的心里,一切都是完美。如今,被“幻化”成如此不堪,苦楚了徐倩小姐,痛楚了金豐少爺。仿佛金老爺就是一位“局外人”。有時,有些事很無奈,有時,有些人很難談,令“當事人”無路可走,無路可退。難哉!難哉!徐倩小姐正處于““難中苦”,“苦中難””之中。沒辦法,因為在徐倩小姐的人生里遇見了金豐少爺。
有一種“遇見”叫“不在路上,而在心上。”有一種“情懷”叫“不是朝夕相處,而是默默相伴!”但凡遇見,就是緣分。無論早晚,沒有對錯,呵護了就是呵護了。也許,人生最美的光陰就是“靈魂在流年里對“心儀之人”念念不忘。”曾經,眉宇之間流淌著千言萬語,訴說心聲。如今,病床上不再綻放人生的芬芳,撕心裂肺,潸然淚下。故事里,徐倩小姐就是“系鈴人”,在金老爺眼里,金豐少爺的轉變需要徐倩小姐來“解鈴”。需要徐倩小姐勸說金豐少爺,并解除“山歌情懷”才行!
唉!有一成語為“解鈴還須系鈴人”,即:“解鈴系鈴”。出自宋·釋惠洪《林間集·法燈泰欽禪師》里。但,在《紅樓夢》里有云:“心病終須心藥醫,解鈴還須系鈴人。”不過,“人生參照物”不同,自然“解鈴人”不同,對金豐少爺來說,“解鈴人”是陳蘭小姐,需要陳蘭小姐退出“情懷糾纏”才對!也許,這種“人生參照物”說法,雖然有些牽強,但,不為過也。
然而,此時此刻的徐倩小姐突然想起柳永在《八聲甘州·次韻》里有云:“回首桑田滄海,縱情懷依舊,往事難收。任青春虛擲,無計作停留。便而今,相逢如夢,又匆匆,載酒送歸舟。空留下,一襟風,月,幾許閑愁。”古詩詞人的情懷,在詩詞篇章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令人感嘆。如今,徐倩小姐何嘗不是擁有了柳永在《八聲甘州·次韻》里的情懷呢?
不說也罷,再說,金夫人,金夫人見徐倩小姐一直沉默,淚流不止,就知道徐倩小姐有多痛苦,于是,便對金老爺道:“金老爺,去探視一下金豐少爺吧!”金老爺立刻回應道:“好吧!”道完后,離開徐倩小姐的病房。之后,金夫人對徐倩小姐道:“徐倩小姐,金老爺的到來,打擾徐倩小姐了。不要在意,金豐少爺需要徐倩小姐的呵護,徐倩小姐也是金豐少爺“共度一生”之人。這是事實,也是現實。陳蘭小姐只是人生一個過客而已,對金豐少爺來說,徐倩小姐才是“人間值得”。這一點足夠“幸運與圓滿”。令人羨慕。”徐倩小姐聆聽后,失聲痛哭起來。
人生嗎!有一種“歲月”在“滴水穿石”中嘆息。有一種“現實”在“眷念磨成詩詞”中訴說。三千情絲,可以在天地間縱橫,卻鎖不住魂牽夢縈的妄想,若在心上,咫尺天涯又何妨?若在心上,對手三千又何妨?只要人生守候融入生命,只要擁有回眸一笑因緣,負了天下又如何?
曾經,《采桑子·話人間》有云:“繁華落盡人間事,幾度春秋。世事悠悠,百轉千回夢未休。紅塵滾滾情難斷,愛恨情仇。且話風,流,笑看浮云過眼頭。”故事里,無論誰是“解鈴人”,無論誰是“系鈴人”,無論誰是“人生參照物”,只要不屬于“自我”的東西,不去強求就對了!就算徐倩小姐是“解鈴人”,也是“系鈴人”,可在金豐少爺心里,理所當然是“心儀之人”。無法改變的事實,無法幻化的現實,只有一種說法可以詮釋,即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這是《道德經》所云,最完美的事物,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空虛一樣,但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也許,這段說辭,仿佛詮釋了徐倩小姐這位“灰姑娘”的“潛在能力”,在“被認可”中,訴說完美。
其實,現實里,金夫人已經認可了徐倩小姐,是一種“完美女孩”,而金豐少爺是可以共度一生的“白首良人”。唉!人生,一直想要的都很簡單,即為:“眼神所向,溫柔歸宿。”僅此而已!
然而,金老爺這次探視,輸掉“原本之意”,沉默是最好的“過渡期”。說句實話,金老爺是莫名其妙的來訪,無可奈何的沉默著,不知所以然的離開。整個過程,時間短,失望大,心里的遺憾寫在眼里就叫過往。沒辦法,現實就是現實,這是金豐少爺“心之所向,情之所鐘”。沒辦法,事實就是事實,這是徐倩小姐用生命訴說“藍色生死戀”。唉!人生只有一句話,“心病終須心藥醫,解鈴還須系鈴人。”千真萬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