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時間,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春暖的陽光普照著大地,田間,大道,及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出來工作,出來游玩,在街面做生意的叫賣聲,處處可見,處處可聽------
都說,春天里,是萌發“綠色”的季節,“一年之計在于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仿佛是一種自由綻放與一種自由爭論,可見,大千世界,自然萬物仿佛也是如此而已。
旖旎春色是大自然規律之中“綠”的再現,令人向往,可以坐在高峰上眺望千山萬水,便擁有了“千山萬水總是情”之說。可以月夜登上江邊高樓眺望波光蕩漾的水面,便擁有了“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之意境,幽美恬靜,給予美的享受。
曾經擁有過:“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之詩句。這是宋·葉紹翁《游園不值》里的名句。這是詩人用視角獨特的方式,對春天里真實的寫照。是啊!沒有什么可以關住春天里的氣息,春意盎然,生機盎然,規律之中,大千世界,自然萬物仿佛都處于“免不了”之中,再現生機。
當然,春天也是令人思念的季節,可以獨自思念,可以彼此思念,總而言之,是思念就對了!
回頭再說徐倩小姐的情況,現在,徐倩小姐的腿已經好起來了,不過,還需要不斷地鍛煉,也沒有留下遺憾,一切都恢復原來的模樣,這令徐倩小姐很欣慰。
不過,徐倩小姐的父親還是不放心,每天仍然接送女兒上下學。同時,徐倩小姐每半月都會收到金豐少爺的來信。雖然金豐少爺與徐倩小姐置身兩地,但,彼此了解與理解,每次問候仿佛都是彼此努力的標準,可以說,這種準則是有必要衡量進步程度的,理應如此。
再說徐家之事,金豐少爺在回美國前,給了徐倩小姐一筆錢好生活,但,徐倩小姐用這筆錢給父親開了一家布店,父親不再去拉車了,父親決定要把布店經營好,等有了盈余,會把開店錢償還于金豐少爺,父親希望女兒能自食其力。
目前,布店里進來幾種布匹,主要是以布為主,還在旁邊開了一個小吃部,這些東西卻花掉金豐少爺給徐倩小姐十分之一的錢,其余的錢,徐倩小姐的父親不讓全家人動用之,存在銀行里。家里的一切開支都從這些店部里所掙的利潤中出。其間,全家人還是很儉樸,不多花一分錢,父親要把原本的錢數充值上去,也不想因為女兒的緣故,就可以坐享其成,這不是父親的風格,更不是徐倩小姐的風格。其中,雖然離開了原本的家,但,徐家的房子被父親給租了出去,也沒有賣掉,不想擁有后顧之憂。
不過,徐倩小姐的父親總是認為,那里才是真正的徐家。金豐少爺給買的房子,雖然住在里面很舒坦,但,這房里還有金豐少爺的房間布置,徐倩小姐的父親也總感覺他自己不是這棟房子的主人,徐倩小姐住在這里也只不過是勉強而已。畢竟金豐少爺與徐倩小姐只是知心朋友而已,未來發展會如何?誰也不知啊!當時,因為金豐少爺的堅持態度,及徐倩小姐的病情,否則,也不會同意此事的。現在,徐倩小姐的腿也慢慢好起來了,其父親把心也放在掙錢上,不過,還得感謝,感謝金豐少爺的真心實意,一切都為徐倩小姐著想,而女兒又為父親著想,因而,從此,父親也做起小商人了,更是女兒的堅決支持。也許,這是一種緣分,有緣分之人,總會有“上蒼”給予相識的機會,因為“遇見”,所以“鐘情”。又因為“緣分”,所以“相信”。或許,這需要一種“過程驗證”,或許,這需要一種“角色演繹”,或許,這需要一種“貴賤答辯”。但愿有祝福就好!祝福學有所成,祝福百年好合。也許,“童話”需要這般演繹才行!需要這般祝福才行!
有人云:“用“掌上明珠”抵押“祝福”,不是憧憬,就是希望。”是啊!多少次的傾訴,多少次的回味,多少次的期待,能否如愿以償?還需要繼續努力,更需要擁有智慧,不過,這不是“人生勝算”,而是“天意人生”,其中,其意不同,也擁有不同分說而已!
其實,每天,徐倩小姐的努力學習,都令父母親很欣慰。母親盡力幫助女兒,夜晚還陪伴女兒學習,給女兒做吃的東西,女兒在學習,母親就在做些白天沒有做完的事情,母親從清晨天剛亮就去了布店和小吃部。家里的布店與小吃部,人手不夠,母親親自回趟老家,把小姨領來,在店里工作,母親每月都給小姨工資,小姨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很需要錢的。從此,家里又多了一位親人小姨,小姨有時偶爾住一夜。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時,小姨總是回家去的,第二天清晨再來店里工作,因為,小姨家與布店只相距十五里,小姨家與外婆家很近,經常替母親照顧外婆。
現在,正是三月里的陽春,燕子回來了,在藍天上飛翔,飛回了它們久違的北方之家,仿佛猶如天下游子回歸原本的家一般,情不自禁中,就會感到家的溫暖。燕子也如此,它們愛北方的家,在那里繁衍生息。
一縷縷春風掠過大地萬物,旺盛的生命力,裸露出萬物情懷里的一點點“綠”,立刻讓大地充滿生機。仿佛,這是探望春天的到來,這是安慰大自然萬物的萌動。或許,還有一種可能的說法,那就是自傲的先驅者,已夠進取了,已夠幸運了,它們的美,在于綠色,是天地之間的陪襯,可以掩映,可以襯托,可以相伴。正因如此,所以需要白云,需要春風,需要楊柳的柔美,更需要藍天與陽光。仿佛,一瞬間,足夠幸福就在白云與綠草間,伴隨暖意拂柳,更加突出了柔美姿態的婆娑,可謂:“美哉輪焉,美哉奐焉!”美不勝收。
然而,在這般季節里,徐倩小姐每每坐在草坪上,欣賞春色時,心情特別好,同時,也免不了思念,是對遠方的思念,因為“相思無言”,所以“特殊問候”。或許,不知數過多少次夜空里的星辰,不知凝望過多少次夜空里的皓月,當然,皓月當空,仿佛,那是思念的象征,那是思念的時刻。自然之中,習慣性的規律不是疲勞的休息方式,而是人生的一種期待。是啊!“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不覺間,風物更換,星座移轉,時光就這般悄悄流逝而去。但,可是,相思卻為“永恒”。雖然,季節改變了,但,相思之人沒有改變,徐倩小姐還是“原本的思想”。曾經,宋·李清照在《醉花陰》里有句名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其意是,輕輕地卷起窗簾,秋風吹拂著人面,簾內之人比窗外的菊花還要清瘦可憐。是啊!這種清新哀婉,富有意境的情懷,正是作者思念的真實寫照。其實,前有古人,后有來者,要說李清照是古人,那么徐倩小姐就是來者,其情懷與作者擁有的真實寫照一致也。
可以說,獨自情懷仿佛擁抱無盡思念。可以說,纏綿思緒仿佛翱翔無際藍天。當然,也可以用往日的溫暖傳遞呵護的心聲,帶去“祝福”,帶去“在乎”,但愿彼此“只在乎”就好!
每當寂寞時,每當勞累時,徐倩小姐就會一個人漫步在池塘邊。這里是公園一角,來游玩的人很多,惟有徐倩小姐獨坐在池塘邊的一角,也獨自欣賞池塘里的一切動靜,水面在微風掠過后,總有漪瀾的清波打破池面上的平靜。此地,風光旖旎,人來人往,仿佛擁有了“獨特畫面”,不難猜測,都是追尋春天的腳步,也許,這是北方人的特寫鏡頭。如果說,北方的春天,令人心曠神怡,那么,“童話”般的憧憬之美,便會映入眼簾,自然,這里,不是言過其實。陽光照射的垂柳倒映在池水里,周圍的紅墻碧瓦,互相陪襯著,古老的亭閣是這里的一大奇觀,來這里的人總是要登上涼亭,再現這里的“人間天堂”。池塘里的紅鯽魚是登上亭閣之人眼角里的一福,當然,也是徐倩小姐由生以來情有獨鐘的池中之友,也是徐倩小姐傾訴的故友,每每見到紅鯽魚,徐倩小姐的心情就會無比愉悅,隨即,便會因貧寒而堅強,因淡然而熱情,因無奈而奮斗,有時,徐倩小姐真希望能與紅鯽魚一起暢游在池中每個角落,可以獨享其樂,可以獨享傾訴,可以獨享秘密,或許,彼此能明懂心思,或許,彼此能容納一切,僅此而已!僅此而已!
都說,月夜是故鄉明,春天是故鄉綠。對任何人而言,它們都屬于珍惜對象,但,今年,故鄉的春天與往年的春天有一點不同,因為增添了縷縷思念。
所以說,這里的春天仿佛是思念里的春天,看到春天的清幽,看到春天的秀麗,看到春天的沉著,不再很遙遠,而近在咫尺,不再是南方,而北方再現,春天里的綠色可以包圍一切事物,綠的物,可以很美,可以陪襯,綠的事,可以順利,可以通行。是啊!就算人類,“花樣年華”仿佛也是人生里的春天,想象中,微風與陽光,都是顫抖嫩綠波浪的因素,油光光,亮晶晶,令人睜不開眼,立不住腳,不是因為“強悍”,而是因為“珍惜”。猶如珍惜思念一般,自然之中,也擁有了“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之凄涼落寞感。或許,沒辦法,這就是北方春天里的思念,無法更改。或許,這是“上蒼”的“恩惠之情”,令人愉悅得不得了。或許,這是“人間”的“紅塵之怨”,令人凄涼落寞。或許,這是“大地”的“給予贊賞”,令人重生。但,無論如何?都要給予承諾,感懷夢境,聊且做首新歌,縈繞在典麗堂皇,幽閑清妙的北方都市上,并迂回心聲。多好啊!陽光與春的色彩,彼此掩映在千山萬水之中,也掩映在都市的每個角落里,可以聆聽萬物的聲音,可以留戀春天的色彩,可以欣賞陽光的灑脫,可以沐浴春雨的滋潤。當然,這些都是思念中的感悟,人生道理中的領悟。不過,有時,春天的色彩,可以不需“耀眼奪目”,可以不需“圓滿結局”,但愿,只要“情絲編織成網”就好!只要“思念纏綿天涯”就好!人生足矣!美哉!
曾經,在這里,徐倩小姐遐想過------現在仍然遐想這些------不知不覺中,徐倩小姐到了回學校的時間了,隨即,徐倩小姐離開了公園,回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