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今夜無眠
- 重建殷商
- 酸辣昊坤
- 2387字
- 2019-06-23 23:26:52
帝乙新政已經施行一年。這一年中大商的各行各業各個角落都時刻進行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且不說其他方面,單說農業上面,就已經開始在農作物種植上漸漸地出現了領先殷受上一世歷史幾百年的進程,這僅僅是一年。
在這一年里,殷受安排人在道路上運輸成熟晾干的小麥,并且故意讓其中部分車輛沿路撒漏小麥并且讓后車車輪壓過麥粒。然后再安排人化妝成百姓,在地上收集壓碎的小麥。在附近的民居用石臼搗碎小麥然后蒸出來餅。引起了周邊居民的轟動。
殷受還讓人放出消息,說是宮中這幾年都在吃這種小麥做的蒸餅,殷受王子尤其愛吃,更是引發了一陣食用小麥的熱潮。
令殷受想不到的是,此后幾個月的時間,石磨等磨面工具還沒等殷受讓人流傳改造便在民間用了起來。方便、抗餓、適合攜帶的饅頭、蒸餅等各種面食也流行了起來。小麥也開始在次年被廣泛推行種植了。
小麥的流行直接引起了農業上的大革命,由小麥到鐵農具再到種植方式,民智一旦打開,各種發明創造就像被擴開的渠口,一時間紛紛涌現出來。農業革命由此駛向了正規,史稱“小麥革命”。
軍事、貿易方面的改革也如火如荼。在軍事方面,殷受并沒有過多地插手,武靖王一輩子都在軍隊摸爬滾打,該怎么做,殷受只說了個大體的方向,武靖王就沒再讓殷受操心。
最讓殷受吃驚的還是在貿易上,經濟學殷受是一竅不通的,但是殷受忘了一件事,后世做買賣往來的這些人都被稱為“商人”,據說就是商朝亡國后,原來商朝領土上的人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只能從事倒買倒賣,無家可歸,正是因為無家可歸所以他們也是后世社會的最底層的存在。商朝人在經商方面的天賦是毋庸置疑的。
這期間同時進行的改革,只有貿易改革是殷受一點都沒有經手的,但貿易改革反而是發展的最快的。當然,鬻金王杜錦澤和工部這短時間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工部上下所有人共同創造了曾經連續三個月沒有出過五部大院一步的記錄,就連杜錦澤也是除了早朝好幾個月都沒有出門。
擢王商容和衡王比干的任務最重,進度也最為緩慢,尤其是比干,這一年只做到了對大商王國境內貨幣的初步統一,這還是在杜錦澤的強烈督促下完成的。畢竟連王土下的貨幣都需要換算來用的話,商業貿易實在是太難了。
商容大人對人才的選拔沒有接受殷受筆試的建議,按他的話來說,現在比干大人正在進行統一文字的工作,現在如果用筆試挑選人才的話,會有兩個突出問題:第一,文字沒有統一,有些地方有文字,有些地方沒有有文字,而且不同區域的文字寫法也不相同;第二,文字一段時間內統一后需要安排人來教授、學習,這又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普及學習,否則也無法達到選拔萬民的目的。
還是因為殷受對這個世界的基本情況了解得太少,所以在人才和統一兩方面的改革上面屢屢選擇向比干和商容妥協
每當殷受妥協的時候,是五部眾人最放松的時刻。
自改革開始以來,殷受的表現太出眾了,完全不像是一個十幾歲的人所應該擁有的腦力。大多數時候五部遇到的阻礙或者遇到問題只要詢問殷受,殷受總是能夠提出很好的建議或者直接給出解決辦法。這給了五部眾人相當大的壓力,甚至五部的人見到殷受就會感到壓力。只有比干商容讓殷受吃癟的時候,五部才會覺得自己還是個正常人。
五部改革逐步走向正規,殷受也開始盤算自己下一步的計劃——遠行。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在資料和他人口中了解外面的世界還遠遠不夠,殷受想著,只有他自己邁出步子去看看世界,才能夠擔當更多的重任。
帝乙十四年春,殷受向帝乙大王提出遠行計劃。
大王一口回絕,殷受心中不甘,回五部強拉五部大人面見帝乙開會商討。
“受兒,為父不明白為何你非要出宮遠行,現在正是改革的關鍵時候,截闡二族剛剛在鴻蒙之地休戰,外面的截闡二族的眼線和他們的族人隨處可見,你是孤的兒子,這個時候你出去實在是不明智。”帝乙勸著殷受:“孤平日里對待你們兄弟十人凡事都已商討為主,你三哥蘊當年出宮被截族帶走至今未歸生死未卜,孤甚至都無法告知眾人蘊的去向,這難道還不能讓你驚醒?看來,孤對你們的疏于管理讓你們越來越不把孤的話放在眼里了。”
“父王,改革已經逐漸成熟,效果也逐漸顯現,但是這所有的收貨和數據都來自宮外的匯報,兒臣無法辨識宮外百姓對待改革變法的真正態度和他們的實際需求,更無法體驗變法的效果和細微之處的優劣,不以民眾為基礎的改革不算是成功的改革。兒臣愿改扮行裝,以各地貿易往來的客商行走,不會暴露自己的身份。請父王考慮讓兒臣出宮。”
說完,殷受沖著五部大臣使了個眼色,請五部幫他說話。
五部的老臣都為官多年,聽了大王的態度哪敢多說一句,小王子出行如果真出了問題誰敢負這個責任。眾人紛紛低頭不言。
殷受在一旁急的都要坐不住了,噗通一聲跪倒“父王,請讓比干王叔說一下吧。”
比干在一旁縮的都快到桌子底下了,殷受讓他說他一點都不意外,五部改革按說他負責的是最主要的最應該先行的,因為他的工作做不好,其他改革很難見到成效,但他的進度確實最慢的。殷受點他,讓他幫忙說話原因就在這,平時殷受沒少說他,現在更是直接點他讓他出面。
“大王,臣以為,祁王所說,可行。”比干也是耍了個心眼兒,他沒有像以前一樣稱呼殷受為小王子,而是直接稱呼祁王,他是在表明,殷受已經封王,他出宮這種行為是屬于正常行為之內的。
帝乙哪里不明白比干話中的意思,心中盤算,殷受今年也已經十四歲有余,想他十四歲時早就成婚了。雖然他一直把殷受當成孩子,但是這孩子已經長大了啊。
大王心中盤算幾分,便令殷回去,說是明日早朝給殷受答復。殷受見大王考慮的差不多了,便不再多說,跪謝退出。
帝乙看了看手中的錦帛,吩咐五部“明日早朝,孤要冊封受兒為儲君,五部大人,今天回去擬一下詔書吧。”說完,便自行離開議事廳。
五部總管面面相覷,大王這立儲也太雷厲風行了吧,不過想想也是,殷受的表現也著實有做人王的資本。只有比干偷偷樂一下,雖說給殷受受儲他早已有所準備,但是看到帝乙王兄被殷受逼成這樣他竟有種爽快的感覺。
民生王招呼大家“諸位還不回去安排,怕是今夜注定無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