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遼東諸事
- 莽三國
- 口亥口束欠
- 2310字
- 2019-07-05 06:00:00
馮習雖然被封了將軍,不過其實還是個四品官,雜號將軍,當然這時候沒品級,不過按后來的九品制算的確是四品,跟郡守一個級別,距離三公九卿,州牧刺史還差了一大截,再看隔壁原來還不如自己的公孫瓚,手下刺史都有仨了,雖然都是自封的。
官職大小馮習當然并不十分在意,不過公孫瓚也確確實實的快速的發展壯大了很多。
當然馮習并不感覺到有什么太大的壓力,目前公孫瓚和袁紹已經正式開戰了,之前都是些小打小鬧,現在周圍已經基本沒有其他什么勢力,兩人的矛盾也早就無法調和,進入了全面的對戰之中。
不過馮習還是積極發展,積極備戰,為以后可能出現的機會作準備。
柳毅在另外一個時空被公孫度命令攻占了青州東萊等地的沿海部分地區,甚至還封了個州牧給他,柳毅也是一直占領這些地方直到曹操打敗袁紹的幾個兒子才被迫退出了青州地區。
所以馮習也是委派柳毅打造戰船和大型的運輸船,等待時機搶占青州沿海地帶,打通馮習的貿易通道,順便做做貿易,現在公孫瓚在這自己財路都被斷了。
同時馮習在討伐周圍各部夷狄之后也是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土地,人口,錢財,牛羊就不說了,各部儲存多年的糧草,戰馬,鐵礦,這些戰略性資源對馮習來說更加的重要。
馮習不但有了大量的經濟資源,還掌握到了一些戰略資源,不但保障了經濟的來源,還給手下部隊裝備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馮習也終于不用為了錢糧戰馬等的資源而發愁了,雖然還不至于讓馮習一下暴富,不過起碼是夠用了。
因為要應對可能面對的惡戰,馮習將軍隊擴充到了六萬人,頭一次讓軍民比例超過了一比十,以前雖然靠著一支多年打造的精兵走精兵路線,不過現在自己要面對的都是各路稱霸一方的諸侯了,誰都可能留有些殺手锏,而且也有可能陷入長期作戰或者大面積的作戰,所以馮習不能把自己局限起來,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況且自己也有了些資本,沒以前那么窮了。
因為青州黃巾的再次爆發,自己的便宜親戚,魏家人也是終于堅持不住了,通過海路來投奔了馮習,馮習很高興,給安排好,其中魏老爺子表示自己要退休,說什么也不出仕了,讓魏熏跟著馮習繼續打拼自己就很高興了,馮習封了魏熏個樂浪郡太守。
而更讓馮習高興的是因為大量流民避難到遼東,馮習又收了兩員大將,一個是被公孫瓚打敗后逃脫的青州黃巾軍將領管亥,另一個也是黃巾賊,不過兩人并不熟,是被魏老爺子收留的黃巾敗將周倉。
管亥帶領手下幾百人越過膠州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的海峽,在遼東登陸后,本來想干起本行,繼續裹挾百姓,劫掠州府的,不過可惜遼東人口比較稀少,而且管亥在海上的時候就被柳毅的船隊發現了,所以管亥很快被臧霸手下的輕騎兵圍住了,甚至還沒見到第一座縣城。
馮習正好跟臧霸在一塊趕去的,臧霸出馬就與管亥戰在一起,結果打了十幾回合知道自己不敵就敗了回來。
馮習一下對對面的黃巾軍將領有了興趣,臧霸武力值一般,不過好歹是二流水準,對面顯然不弱。
馮習打馬上前,迎戰管亥,管亥贏了一陣,有些得意,見馮習雖然長相彪悍,不過并不十分在意,結果待接了馮習一招后卻是吃了大虧。
管亥因為輕敵,自己力氣又比較大,因此硬接了馮習攜萬鈞之力的一招,結果雖然接住了,虎口卻是震開,冒著血,雙手不住顫抖,刀都握不住了,等馮習再殺來,一招也接不了了,直接被馮習生擒。
管亥也光棍,被馮習擒了也沒求饒,不過馮習知道他是管亥后就一直派人好生伺候著,后來魏老爺子帶著周倉一來,馮習收了周倉,第一時間就派周倉來說降管亥,管亥本來被抓也沒指望活命,畢竟自己是黃巾賊,而且殺了不少士族官員之類的人,結果馮習對自己特別好,后來聽獄卒說馮習是山賊出身,管亥就有點想法了,不過礙于面子,沒有表現出來,結果馮習又帶著周倉來說降來了,管亥當即就給馮習跪了。
“亥本一粗人,又是黃巾,何德能得將軍如此厚愛,愿降。”
周倉雖然是來勸降的,不過自己還沒開口,對方就跪了,還有點鄙視管亥,心說老子當黃巾的時候混的不咋地,沒想到你好歹一個小渠帥,竟然這么軟蛋,幸好老子棄暗投明了。
馮習對兩人的本事都是很了解的,管亥用為長史,周倉當了馮習的近衛。
馮習的戰馬也有幾萬匹了,所以擴充的部隊其中有五千輕騎兵,并入臧霸部,五千重騎兵,當然只是相對護甲高,還不是那種花費高昂,維護高昂的真正的重騎兵,只是裝備了鐵甲,主要負責近戰沖鋒,交給管亥統領,然后讓管亥給臧霸當副手。
畢竟馮習現在手中也掌握了大量的鐵礦和產鐵礦礦坑。
而輕騎兵馮習還讓一部分人裝備了鐵矛,這時候沒馬鐙,鐵矛比馬上射箭強太多了,只不過比較費鐵費錢,正好馮習有鐵,而馮習在沒壟斷北方前不想搞馬鐙給自己找麻煩,誰知道古人會搞出什么東西來。
然后也給了周倉五千的人馬,都是新軍,周倉負責訓練他們作為水軍,不過平時就是馮習的中軍,馮習目前也不會打水戰,只是留個預備。
太史慈手下擴充到了一萬五千人,其他各將手下則都是五千人馬,其中柳毅的部隊也被要求訓練水性,應對可能的水戰或者海戰,而水戰又多以弓弩為主,所以暫時給太史慈當副將。
太史慈的部隊盾矛羽軍已經完全的成型,前排的盾矛手和后排的弓箭手,馮習又加入了弩箭手,因為本來就有一部分的弩,而且弩的穿透力,殺傷力更強一些,只不過上箭速度比弓箭慢。
而馮習根據后世的記憶把木匣連弩搞了出來,把效率慢的弊端解決掉了。
連弩的原理本來也就不難,只不過是在原有弩的基礎上再增加些裝置。
首先是弩匣,有了弩匣,拉弦的同時將弩箭壓入發射軌道,只要在弩匣內部加入頂木,再與連接拉弦裝置連接即可,上弦則是加入類似頂針的原理,每次拉弦的同時把弓弦頂入扳機發射裝置就是。
雖然馮習不懂木工,只是對著制作弩弓的木匠師傅講解,比劃,不過這個時代的匠人的智慧是非凡,馮習在講明了原理后,模型很快就做了出來。
部署安排好了部隊各部,處理調整好各郡縣,時間已經到了公元192年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