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討伐董卓
- 莽三國
- 口亥口束欠
- 2031字
- 2019-06-19 17:17:02
新來的劉州牧不但搞各種政策安撫百姓,還準備削一削幽州各地的兵力,幽州各個司長兵事的官員又都是靠地方財政來發糧發餉的,這直接導致公孫瓚不能擴兵了,自己手下這兩千多人能干嘛?外族哪個不是動輒上萬騎,甚至幾萬騎的。
公孫瓚頭一次感覺自己的前途十分的渺茫了,于是公孫瓚修書給了鮮卑東邊部族的首領軻比能,言明遼東周邊各族經過連番大戰,損失比較大,幽州也是防守空虛,軻比能如果來,自己也不會阻攔。
可惜公孫瓚的建議被軻比能一口回絕了,令公孫瓚更加惱怒。
此時正值春天,確實是劫掠的好時間,不過軻比能對幽州的州牧劉虞和胡烏桓校尉馮習都有耳聞,兩人在邊境各族中的威望都非常高,所以雖然公孫瓚的建議軻比能很心動,之前自己也有打算,但是最后還是放棄了。
188年在各勢力蠢蠢欲動中很快過去,到了注定不會太平的189年。
由于種種原因,靈帝去世,士人決定誅殺宦官,宦官也密謀鏟除外戚勢力,漢皇城內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最后又引來了在外掌兵的董卓。
亂世,就此拉開了序幕。
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紹很快因與董卓不和,來到了渤海郡,被任命為渤海太守。
由于董卓的專權,在洛陽的士人紛紛離開,被嚴重觸及利益的士人集團很快發起了對董卓的討伐。
董卓之前也是有對各地勢力進行封賞的,但是很可惜,士人并不領他的情。
袁氏二兄弟很快發檄文招天下各路諸侯討董,當然大多數響應的都是袁紹,只不過目標一樣,袁紹在北,袁術在南,就算作了兩路的討董大軍。
其中北路軍屯于酸棗,另有張揚一支屯河內,南路軍袁術會合孫堅屯魯陽,潁川另有孔伷,聯軍聲勢浩大。
董卓最近派女婿牛輔討伐河東的白波軍又新敗,就采用鄭泰建議遷都,其中不少官員阻止,董卓更是在洛陽又持鍘刀,殺了不少人,甚至廢帝劉辨亦被鴆殺。
在丁亥日開始,董卓以車駕先送獻帝西遷。又以步兵、騎兵逼徙洛陽數百萬人到長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馬踏死、饑餓而死、遭搶劫而被殺的堆滿道路。董卓則留在洛陽畢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將他們殺害,沒收財產,死者不計其數。又派呂布掘開先帝帝陵及公卿以下的冢墓,沒收內里的珍寶。
最后放火燒了洛陽宮廟、官府、居家,洛陽二百里內,建筑物全毀,雞犬不留,董卓便留守在洛陽圬附近。三月乙巳日,獻帝到達長安,因董卓未到,便以王允輔政。而董卓在戊午日,因袁紹起兵而殺了其叔父袁隗、袁基及家人,涉及五十多人,包括嬰孩、婦女。
雖然如此,聯軍仍畏懼董卓軍強,所以不愿先行,只有曹操認為既然起兵討董,就應有所行動,所以便率兵向西,準備進駐成皋,張邈亦派衛茲領兵隨軍。軍到滎陽汴水時,遇上董卓大將徐榮,雙方交戰,曹軍因兵少不利,曹操更被箭射中,坐騎也受傷。曹操堂弟曹洪將馬給了曹操,曹操不接受,曹洪便說:“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便讓曹操上馬,自己徒步追從,趁夜逃走。而徐榮見力戰了一日,酸棗又不是易攻,便率領兵馬回去。曹操回到酸棗后,見聯軍雖有十多萬人,但每日都只在設宴聚會,不圖進取,曹操十分不滿,便向他們進計:只要袁紹領河內兵到孟津,酸棗將領進駐成皋,占據敖倉,在轘轅、太谷建立營塞,控制險要,袁術則由南陽到丹、析,入武關偷襲關中,那時形勢便可大定,又認為如果只是在此不圖進取,只會失去天下名望,招來恥辱。但張邈等人不接受,曹操便帶夏侯惇等到揚州募得千多兵,屯兵河內,轉屬袁紹。
另一方面,孫堅由長沙北上,殺了荊州刺史王睿和南陽太守張咨后,終于與袁術會合,被表為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部屬袁術,準備北攻。冬天,孫堅派長史公仇稱回州督促軍糧,于城門東外設帳幔,邀請官屬為仇稱設宴送行。剛好董卓軍數萬步、騎突然出現,但孫堅仍在行酒令、談笑自若,整頓部曲,命他們不可妄動。后來董軍騎兵漸到,孫堅才起來,徐徐率軍入城,對他們說:“我所以不立即起來走避,是怕士兵互相爭先,令各人反而不能入城。”董卓軍見孫軍整齊,不敢攻打而歸還。
后孫堅改屯梁東,而董卓派徐榮、李蒙四出虜掠,與孫堅在梁縣發生遭遇戰,孫軍大敗,孫堅與數十騎突圍而走。因為孫堅喜歡用紅色的頭巾,被董軍認出,便脫下來給了近將祖茂戴上,引開徐榮軍騎兵,孫堅則由小路逃出。祖茂被敵軍追得困迫,便下馬將頭巾放在一條燒過的柱上,自己則隱藏在草堆中。騎兵看見頭巾,以為是孫堅,便將頭巾重重圍繞,到近看才發現是柱,便離去。孫軍大多兵將被俘,更以殘酷手段所殺,如潁川太守李旻就被烹死,其他士卒則以布纏裹,吊起倒立到地,用熱油灌殺。另外,屯兵河內的王匡亦派泰山兵屯河陽津,準備進攻,董卓便派出疑兵擺出要由平陰渡河,暗地里派遣精兵從小平北面渡河,繞過王匡軍,在后方攻擊,在津北大破王軍,死者甚多。
韓馥懼怕袁紹危及自己,便一步一步減少對河內、酸棗聯軍的糧食輸送,軍糧耗盡后,聯軍各自回到守地,但各軍仍保持盟友關系。同時,劉岱與橋瑁二人一向交惡,劉岱便殺了橋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而董卓見盟軍撤退,便派韓融、陰修、胡母班、吳循、王瑰想與袁紹等人議和。眾人到河內后,王匡告知袁紹,袁紹不答應,要王匡殺死胡母班、王瑰、吳循等。袁術亦殺了陰修,只有因韓融有德名以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