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信息管理系統
- 邵景峰
- 1824字
- 2019-09-29 11:49:46
第一章 概述
【本章導讀】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進信息化,是覆蓋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世紀年代以來,信息技術不斷創新,信息產業持續發展,信息網絡廣泛普及,信息化成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演進。進入世紀,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更加深刻。廣泛應用、高度滲透的信息技術正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發達國家信息化發展目標更加清晰,正在出現向信息社會轉型的趨向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主動迎接信息化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力爭跟上時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發當今世界的深刻變革,重塑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軍事發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
隨著我國成功加入WTO,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地要納入全球經濟運作的大循環中。中國企業不僅要在本土開展國際競爭,還必須在全球范圍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國際競爭。跨國經營已成為中國企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網絡的無國界,使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把市場、生產和銷售延伸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使全球經營成為可能。縱觀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發展過程,無不發現與之相伴隨的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企業信息化已成為企業實現跨國經營的必備條件之一。
信息化對我國企業進行跨國經營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信息化拓寬了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有利于企業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市場和企業的網絡化,可有效、合理地配套各種資源,方便地進入其他地區、其他行業或其他企業的市場,從而大大拓寬了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
(2)企業信息化有利于企業規模的擴張,從而提高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的競爭實力。因為企業擴張往往會帶來自身的組織成本及管理費用增加,減弱組織的管理控制能力,企業只有通過網絡化、信息化才能消滅由于規模擴張所帶來的空間及時間距離,降低管理費用,形成企業的規模競爭優勢,從而為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提供可靠的保證。
(3)信息化為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贏得了時間競爭優勢。信息技術強大的運算能力及開放性,不僅加速了信息的處理、運用,而且使得企業間不同信息系統的整合更加容易,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為代表的網絡技術的興起,更為供應鏈上成員間彼此信息交換、分享,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傳播工具,為企業建立了一個有效的迅速反應系統。
(4)信息化為企業實行國際范圍內的戰略聯盟提供了有利條件。信息化可以為國際化的戰略聯盟在合作范圍內建立雙方共享的信息交流平臺。并且,企業信息化使企業間的虛擬經營成為可能,即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對信息的訪問和IT資源的共享可以代替通過所有權帶來實現的控制,從而實現彈性聯盟,避免由剛性聯盟(并購)所帶來的問題,使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能夠尋求、保持和發展優勢。
(5)企業信息化有助于企業整個生產經營管理系統適應國際化經營的需要。在國際化經營下,企業的現代生產經營管理系統應該是準時管理、精益化管理、柔性化管理及并行工程管理。然而,這一切管理系統的實現,需要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如要做到準時生產,則需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合而為一,需要一體化的全球產業鏈管理,需要基于互聯網的全球化物流的支持;要做到柔性化生產,需要電子商務的支持;要做到并行工程管理,需要有能夠支持多功能集成產品開發團隊的網絡與計算機平臺。
據統計顯示,我國有八萬多家紡織企業,2003年納入國家統計指標的規模以上企業有二萬五千多家,紡織行業的規模、效益和企業數決定了它是信息技術應用的大市場。我國紡織業在國際市場的重要地位,加入WTO后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迫切愿望也決定了其今后對信息化投入將顯著增加。近年來,紡織企業對信息化項目的需求呈明顯增加趨勢,需求調查結果顯示,管理信息系統占83%,紡織專用CAD占29%,自動監測系統占10%,自動控制系統占12%,信息網絡、電子商務等占24%,其中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子商務需求增長最為顯著。這里存在政府和行業組織大力推動的因素,但主要取決于企業對加入WTO后國際競爭日益嚴峻這一發展趨勢的判斷,信息化是我國紡織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