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覺中從基層破壞你的名聲,毀壞你的根基,讓你無才可用,使你千夫所指。這些世家果然可怕,也怪不得二十余年的黨錮,也無法動搖他們分毫。”
方才的經歷,倒也不由讓牛輔對那些世家黨人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漢末的這些黨人,完全就是一個徹底掌控了基層的可怖利益集體。無論是經濟和輿論,都被他們一手把持著。
也怪不得堂堂天子,在位的時候甚至要靠賣官鬻爵的辦法為自己籌錢。有這樣一個將觸手伸到了國家的每個角落的可怖怪物在,皇權自是被限制到了極點。
想要徹底化解他們,估計也就只有一統天下的開國太祖,放才能憑借自己的威望做到這件事了。”
腦中這樣想著,牛輔便也不由輕嘆了聲。
卻是對于自家岳父,是越發的不看好了。
……
“軍情緊急,耽擱不得。稚然,明日辰時你便率本部兵馬前往絳邑,文遠也會率部協助你。你們二人作為先鋒,無論如何也要在大軍抵達前,守住絳邑。
我再與汝等強調一遍,此城乃是我軍決勝的關鍵。能否戰勝白波賊和匈奴聯軍,此城的得失至關重要。務必守住此城,莫要讓我失望。”
“諾!!!”
從城外返回的李傕聽到牛輔這話,自是想也不想的便與一旁張遼一同站起,高聲領命。
故見此,緩緩點了點頭的李傕再看著帳下一眾將佐,便也就條理清晰的對他們吩咐道:“明日辰時,先鋒軍拔營起程趕往絳邑。
午時,余下所有兵馬皆要準備妥當,絕不得有拖延怠慢之舉。安邑距絳邑不過百余里,明日午時發出,后日傍晚便要抵達。
獅子搏兔亦盡全力,何況白波賊與匈奴聯軍人多勢眾,此一戰絕不會輕松。在此之時,汝等絕不可有任何懈怠輕敵之舉。
若因個人失誤,致使所在部曲受到牽連,定斬不饒!”
牛輔將那最后四字說的斬釘截鐵。卻是在如今時候,軍隊可不比后世,有思想有信仰,甘愿為保家衛國獻出生命。
如今時候的軍人,他們的整體素質可要低得多。
雖說還不到宋明時代將囚犯充軍的地步,可在大字不識一個的情形下,這些手持武器走上戰場的士卒,心中所求的卻依舊離不開錢、權、女人。
如此一來,軍隊所能承受的戰損自就極低。
畢竟,和每個人都只有一條的生命相比,錢、權、女人三者相加,自也遠不如生命寶貴。
故在與羌人作戰的時候,兵馬上萬的羌人部隊,往往就只是折損了十分之一二,便就會陷入潰敗。就連漢軍,所能承受的傷亡比大多情況下也不過就是兩成或二成半。
在這樣的情形下,為了盡可能的壓榨士卒的潛力,嚴苛的刑法自也就成了性價比最優的選擇。
也正因此,那時的董卓也就教給了牛輔一句話,“何以讓士卒不畏死?使士卒畏法勝于畏死,則卒不畏死!”
即用最嚴苛的法律束縛他們,讓他們在戰場上爆發出所有的潛力。
當然,“刑法越嚴苛,賞賜便越豐厚。這樣,士卒打起仗來,方才會有動力。”
這都算是董卓傳授給他經驗。以后世的眼光看,這樣的辦法雖算不上先進,可放在如今時候,卻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所以在強調了番軍法后,牛輔再度掃視了遍帳下將佐,就繼續道:“本將此番只為求勝,除此外別無他求。
戰事得來的一切戰利品,爾等皆可自留,無需上繳絲毫!”
“呼~”
猛地聽到這話,在場的所有將佐頓也睜大了眼睛,就連呼吸也不由加重了幾分。卻是按軍中慣例,戰后得來的一切繳獲,都要按五比二比三的比例進行分配。
即五成上繳,兩成分于將領,三成分于士卒。
“可現在,得來的戰利品不用上繳,那豈不就等同于他們這些軍中將領,此戰中可以多拿五成份額。”
腦袋里一想到這,李傕、郭汜、張濟等人,自也就被牛輔畫出的這張大餅死死吸引了目光。
“白波賊在并州掠奪了許久,如今又攻克了小半個河東。他們所積攢的金銀財貨定是堆積如山,如今就算是為了這些金銀財貨,也定要與這些賊子掙個你死我活!”
到底是財帛動人心。有這樣一筆好似實打實的財寶在,李傕郭汜還有張濟他們反應過來后,自也就站起身來齊聲喝道:“且請將軍放心,我等定竭盡全力,滅殺反賊!!!”
聲音高昂,可謂氣壯山河。
可與此同時,就在距安邑城二百里開外的白波谷。剛剛攻陷郡北三城不久的白波軍,此時卻鋪天蓋地般沿官道向南方殺去。
故在人群中,騎著匹高頭大馬的白波首領郭太,看著四周熟悉的景致,回想起當年他們被逼無奈下在此地重新起義的場景,心中也不禁一陣唏噓。
“當初為了求活,不得已才帶著家鄉子弟千余人起兵。漢軍設下天羅地網追捕我們,使我不得不帶著當初的一眾兄弟東躲西藏。
甚至一度躲入群山,靠山中野菜野果勉強果腹。那時的我萬沒想到,我竟還有故地重游之時。”
“哈哈,世道變了,將軍也要向前看。漢帝倒行逆施、賣官鬻爵,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早已被昊天所厭。
漢天命已失,而將軍起于微末,短短數載卻攢下這樣大的基業,可見將軍深受昊天垂愛。如將軍這般,日后入主洛陽,得天命加身證為天子,當也不是不可能!”
首領楊奉一旁道了聲。卻是在近幾年的寇掠中,讀過幾年書的楊奉深深感受到了漢室的虛弱。
因羌人、烏桓、匈奴三大邊州胡民相繼作亂,漢室國力可謂江河日下,早就不負當初半載定黃巾的霸道了。
如今的漢室,可謂外強中干。使的讀了幾年書的楊奉深以為,他們攻占河東后,積攢實力窺視洛陽,未嘗不可成就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