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茶棚
書名: 壬辰七日變作者名: 亦真醬本章字數: 2056字更新時間: 2019-06-23 15:01:49
劉陽策馬奔馳,一路西行,已到蔑落山山麓,此時的劉陽已經不再穿著貴族公子哥的服飾,換上了一套農家子弟的行頭。他行了大半天的腳程,滴水未進,卻發現郁郁蔥蔥的山林之側竟有一個茶水棚。茶棚中坐著一位老者,嘴里叼著一根長草,沖著野外的密林愣神。而旁邊不遠處,有一個兩三歲的小丫頭正在邊上和著泥巴。“老人家,給兩碗茶水!”劉陽不知什么時候已經帶著云瀟瀟在茶棚之中落座了。
“好的,客官稍候片刻,馬上茶就好了。”老者看見有人光顧自己的生意,趕緊上前,佝僂著背,在劉陽面前擺上一個大陶碗,另一只手提著一個長嘴壺,腰一用力,甘冽的茶水便從壺口處流了下來。嗅了一下,劉陽贊嘆道:“這茶水好香呀!只不過這種制茶的方式我還是第一次見。”
老人家用脖頸處的濕巾拭了一下頭頂的汗珠,咧嘴一笑,道:“蒙客官謬贊了,小老兒平生只會沏茶,沏了四五十年的茶水,才有今日這等水平。當然這茶道興起時間略短,各有理解。有人喜歡烹制,而小老兒獨喜歡泡制茶水。小老兒認為唯有這樣才能將茶葉的清香透出來卻不厚膩。”老者自得一笑,露出一排牙,卻是潔白地很,沒有絲毫牙斑牙垢。
“嗯,不錯。老人家果然是一個行家,泡出來的茶水特別香甜!不過兩年前,我曾來過蔑落山,卻不曾見過這茶棚,不知是何原因?”劉陽抿了一口茶水,雙目盯著老者,卻見老者已經滿眼含淚。“承蒙客官抬舉,小老兒這些年滿腹苦水,也罷,就與客官訴訴吧。小老兒本在原武城內有一處大的茶樓,專門伺候城中的達官老爺們,日子過得也算舒坦,逃過了新莽,逃過了赤眉,逃過了綠林,終究沒逃過度田。可恨是原武縣令為了滿足朝廷下的指標,硬把我定為豪強,派大軍燒了我的茶樓,兒子媳婦也都喪了命,小老兒只有帶著襁褓中的孫女來到這個地方避難。玄牝殿的老爺們可憐我們祖孫兩兒,便捐些銀兩讓小老兒在這山腳下也有一個營生。”老者說著說著,已是聲淚俱下。
劉陽一聽“度田”二字,便知是自己的父皇毀了人家的幸福,不禁羞紅了臉,低下了頭。不過很快恢復如常。
“爺爺,爺爺,你怎么哭啦,是不是他欺負你了?”方才還在那里和泥巴和的不亦樂乎的小女孩,聽見自己祖父的哭聲,便跑過來為祖父出頭。
“你是什么人?如此打扮,意欲何為?”那女孩滿臉泥水,看起來像極了大花貓,煞是可愛,劉陽忍不住就想逗弄她一番。
“翠娃啊,不要唐突了客官,是爺爺一時情難自禁。”老漢一把將翠盈拉入懷中,用脖頸處的濕巾為她擦拭著臉上的泥水。“哦!”翠娃兒聽話的說道。
“對了,老人家,你方才說的玄牝殿是怎么一回事呢?”劉陽眉頭一皺,詢問道,這里不是五斗米教與截教交鋒之地么?難道還有第三個門派?
“玄牝殿就是道家的正殿,取自老聃大老爺所著《道經》中的‘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傳聞老聃大老爺曾是周朝的守藏史,學富五車。老子受業是在洛邑,但他得道卻是在這蔑落山。原先這里是道家的集散地,尤是孝景帝及孝武帝建元年間香火鼎盛,后來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逐漸敗落,卻也是周遭廟宇中的這個。”老者豎起了大拇指。
劉陽示意老者繼續講下去,老者會意,繼續繪聲繪色地說道:“后來林掌教在這里傳道,沿用老廟宇,這些年以來香火日漸旺盛!”老者松開翠娃兒,翠娃兒沖劉陽做了一個鬼臉,便又跑去和泥巴去了。但是這一舉動無疑把劉陽逗得一樂,高聲一笑。
“哦,原來如此。那么,請問老人家這玄牝殿寶剎在何方,我想去瞻仰一下。”劉陽誠懇地問道。
“哎呀呀,客官,你現在千萬莫去啊!”老者焦急地說道。
劉陽眸色變得幽深,道:“這是為何?”
“客官有所不知,昨日這山上出了獸禍,如今是豺狼虎豹,蛇蝎蜈蚣遍地都是。公子千萬莫拿自己的性命不當一會兒事啊!”老者苦口婆心,就怕眼前之人不聽勸說,最后暴尸野外,不得善終。
劉陽哈哈一笑,光風霽月,道:“老人家,小子只是問一句,為的是日后莫要沖撞寶剎,唐突神靈。”老者見劉陽表情不似作假,方告知他玄牝殿所在。
“那么,在下告辭了!”說著,劉陽從袖間拿出一錠銀子放在桌子上。等到老者反應過來,他已經上了馬。
“客官,等等,你的兩碗茶水只需要兩文錢。”老者追道。
“剩下的錢就給你孫女買點吃食吧。”話音未落,劉陽已經絕塵而去。
沿著林間小徑,劉陽快馬加鞭。等到十八盤處,一抬頭,劉陽發現時辰不早了,將坐騎系在一根棵古樹之上,便往山頂爬去。劉陽步履迅捷,玄牝殿已經若隱若現。
這時,劉陽聽到有一位少女在吟一首怪詩,聲音空靈:
“大雪拂春曉,梨花綻樹梢。
蔑落三百里,飛鳥匿周遭。
東南隱淼峰,頭白須發老。
玉帶已冰封,何見浪滔滔?
忽聞爆竹聲,年味猶未消。
孩童應最喜,雪人處處造。
縱有懼寒意,不敵同伴招。
又見一乞人,街旁身軀搖。
朱門酒縱臭,不見黃金少。
天生有用人,生財須有道。
我非軒轅皇,亦非圣舜堯。
無有后稷能,可令天下饒。
寒衣難蔽體,風雪猶怒嚎。
冀有良方出,暖得家家灶。”
劉陽暗道奇怪,現在暑氣蒸騰,但這首詩卻描摹的是寒冬臘月的景象,不甚應景。究竟是哪位閑得無聊,竟在這密林深處吟誦詩詞。
劉陽循聲望去,卻見一位古靈精怪的少女坐在枝椏上,雙腿一蕩一蕩的,整個人顯得俏生生,恍若林間仙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