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馳進到帳篷里,搭眼一瞧里頭已經陸續坐了二十多號人,有認識的,比如劉江、高霈良、張浩民、張愷、歷久榮、費景隆,更多的則是頭一次見面。
兩張長條桌串在一起,這就是會議桌了。陳青坐在首位,大姐姐自然而然的找了個地方坐下。丁馳看了一圈,麻溜的湊到劉江跟前,坐在了外圍。
又過了兩分鐘,所有人都到齊了。大姐姐先行向所有人匯報了安全區的現狀,更新后的統計數據顯示,安全區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一萬一千九百六十六人。目前安全區內的一切供給都非常緊張,食物緊張,帳篷緊張,電力緊張,總之除了水,就沒有不緊張的。當務之急是立刻組織人手從城市里搶運物資,陳青卻先把這條壓下,直接問歷久榮與熊偉:“軍隊要多久能形成戰斗力?”
歷久榮與熊偉對視一眼,后者開口道:“至少四個月。”
“四個月?不行,時間太長了,我們等不起。”
熊偉說:“算上民兵,現役、退役士兵一共才327人,這里頭還有很多文職,想要形成戰斗力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兒。另外,部隊現在什么都缺,物資、槍支彈藥、各類裝備,什么都沒有。我看了下統計,現在安全區一共有槍支五十三支,彈藥不到兩萬發,所以當務之急是盡快取得武器裝備。我們商量了下,如果明天是晴天,我們會組織人手先從61分區開始,一點點的往安全區搬運武器裝備。”
大姐姐立刻問道:“那你們需要攜帶多少支槍?”
熊偉說:“61分區里面最少有上千頭喪尸,我們是取裝備,不是剿滅喪尸,所以最少需要三十支。另外,我們還需要大量能開貨車的駕駛員,越多越好。”
“這不可能!”大姐姐立刻反駁:“安全區里的食物補給已經很危險了,必須得從城市里搜集搬運,貨車司機都給了你們,我們怎么辦?另外三十支槍太多了,安全區需要一定的槍支警戒。城市里還有幸存者,救援隊同樣需要槍支去解救幸存者。”
歷久榮立刻說:“這是一而二的問題,只要我們能從61分區搞到武器裝備,槍支緊缺的問題立刻就會得到解決。”
大姐姐立馬懟回去:“我知道你說的意思,問題是安全區的食物、住宿問題更緊迫,另外搜集物資的車隊還需要一定數量的武裝人員護衛。”
兩件事同樣緊迫,食物不夠就得挨餓,武器不夠就沒法組織更多的人去搜集食物。就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差不多,很是矛盾。
陳青轉頭跟高霈良低聲商量了幾句,然后說:“熊偉,給你十支槍,多帶一些子彈行不行?你們可以打開武器庫,拿出里面的武器立刻轉化為戰斗力。另外,關于組織平民搜集物資的事兒,我個人覺得可以少量配屬警衛,那些大超市、大商場暫時不去,可以先從小超市、糧油店、果蔬店入手,能把這些地方搬空就足夠我們支撐很長一段時間了。”
大姐姐想了想,率先表態:“這樣的話,我暫時沒問題。不過小超市可沒有住宿用的帳篷。”
“帳篷的問題我們可以解決,”熊偉說:“61分區庫房里就有軍用帳篷,足夠一個旅用的。老陳,10支槍太少了,你是不是再多給一些?”
陳青沉吟了下,說:“兩支救援隊需要8支,手槍威力小,還是全部留在安全區吧。外出隊伍需要護衛,就算十個小組,最少也得20支槍……這樣,我再給你5支。8支95都給你們,再給你們7支97霰彈槍。”
熊偉跟歷久榮商量了下,最后只得無奈同意下來。不過歷久榮表示,槍支太少會嚴重影響搬運效率,他們可能會花上很長時間才能回來。
這也是沒辦法,軍隊效率高不起來,搜索物資的平民隊伍效率同樣高不起來,既然兩頭都很重要,那就只能兩頭并重。軍隊的問題解決了,搜索搬運物資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的確定下來。如果明天天晴,安全區會組織二十支搜索搬運隊,軍方會派出人手護送。
陳青說:“這兩件事就這么定了。老熊,軍隊需要訓練的時間太長了,還能不能壓縮一下?”
熊偉頓時苦著臉道:“這已經壓縮到極致了,我們之前開了個會,不但砍掉了一些訓練科目,就連有些部隊都砍掉了。再壓縮還能壓縮到哪兒去?”
話說訓練期可不是隨便壓縮的,以前華夏軍隊的新兵期是三個月,最近又改成了半年,為什么?就是因為部隊總反應,分配過去的新兵素質不行,到了部隊得花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形成戰斗力。兵役期就這么長,拿出去三分之一的時間都用來訓練了,那真正形成戰斗力的時間自然就被壓縮了,于是就有了這種變化。
陳青聽了熊偉的話,琢磨了下,說:“那就邊訓練邊實戰吧,訓練好一批,立刻拉出來投入實戰。喪尸正在發生我們不知道的變化,我擔心喪尸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太多了。”頓了頓,陳青點名道:“蔡蕓,這件事你來說說。”
“哦,”蔡蕓從后排站起身,清了清嗓子道:“首先是喪尸對紫外線的抗性,通過連續三天的觀察,喪尸在紫外線下的活動時間明顯在增長……”
劉江就說:“不對吧?前一陣都是九點左右喪尸才會躲起來,這陣子八點多就躲起來了,怎么能事增長呢?”
蔡蕓平靜的說:“你只看了時間,沒測算紫外線強度。現在是夏季,一直到夏至之前白晝期都在變長。而實際上,三天的時間里,紫外線對喪尸影響的臨界值,已經從16.2瓦每平米,提高到了18.3瓦每平米。因為采樣太少,所以我只能大致的估算出,每過一天,喪尸對紫外線強度就會多出0.7瓦每平米的耐受力。黑垣市夏季紫外線最高強度大概在45瓦每平米。距離夏至還有五十天,在那之前喪尸很可能已經擺脫了紫外線的影響,可以全天活動。”
參會的眾人紛紛交頭接耳,帳篷里嗡嗡聲不斷。這就太可怕了,但更可怕的事情還在后面呢。
蔡蕓又說:“另外,喪尸的運動能力也在增強。疫情爆發初期,喪尸只能緩慢移動,現在喪尸已經可以用成年人的速度奔跑。相應的,喪尸的攻擊力增強了很多。另外,喪尸中還出現了一些特殊個體。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有以下幾種:一種是利用尖嘯聲召喚一定范圍內的喪尸,我給這種喪尸起了個代號:尖嘯;一種行動十分迅速,雙爪鋒利,可以撕破鐵皮的喪尸,我叫它:利爪;一種身體表面硬化,可以抵御傷害的喪尸,我叫它:堅甲;一種身上長滿了孢子囊,可以將孢子囊投擲出去讓人感染的喪尸,我叫它:感染;還有一種整個身體浮腫的喪尸,遭到攻擊后身體會炸開,在半徑7到10米范圍內釋放腐蝕性氣體,我叫它:腫脹。嗯,有關腫脹的信息是兩名幸存者提供的,真實性還沒有確定。”
丁馳突然舉手道:“等等,我們今天也發現了一種新型喪尸。呃,也不知道是不是喪尸。這種喪尸可以沿著建筑物的墻壁、房頂,蔓延出網格狀的不規則蔓藤,那種蔓藤移動速度不慢,看著應該有攻擊力。”
“那它具體長什么樣?攻擊手段就是用蔓藤嗎?”蔡蕓問。
“這我就不清楚了,我們開槍打中蔓藤,蔓藤跟黏液一樣,會繞開被擊中的地方,然后跟前面斷開的蔓藤重新連接在一起。當時那蔓藤是從拐角延伸出來的,我們當時急著救人,丟了燃燒瓶阻擊蔓藤,隨后就撤退了。”
蔡蕓若有所思的想了一陣,開口道:“聽你的描述,怎么那么像是黏菌呢?嗯,那就補充一下,現在又發現了一種新型喪尸,代號……代號就叫黏液好了。”
算一算,這已經有六種新型喪尸了,而且特性一個比一個詭異。尖嘯可以算是基層指揮,利爪是特種作戰突擊,堅甲有點兒刀槍不入的意思,標準的T,感染可以遠程攻擊,腫脹妥妥的是自爆兵,黏液具體怎么樣不知道,但肯定很詭異。嘖,有T有遠程,有大規模殺傷武器,還特么有基層指揮,這尼瑪哪兒是喪尸啊?簡直就是一支軍隊!
嗡嗡聲再起,陳青大聲說:“有關新型喪尸的信息,會后印發下去,大家務必向下傳達到每個人,務必讓所有人做到心里有數,免得將來遇到后手忙腳亂。”
陳青與高霈良交換了一下顏色,高霈良清了清嗓子,說:“這個問題講完了,大家要做到心中有數,我們面對的喪尸可不是影視劇里移動緩慢的靶子,而是復雜、多變,真正致命的喪尸。相關事宜大家可以會后再自行討論,下面我們說說下一個問題。費工,安全區的電力問題,你考慮好解決方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