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旭日
- 玉尊界
- 銀仙貝
- 2135字
- 2019-06-27 20:53:42
皇宮大殿內,空氣仿佛凝滯了一般,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寧妤霞聽完白面具的報告后,將近半刻鐘一言不發。
下面一干長老大臣們也不敢開口,紛紛以眼神交流。
“咳咳。”皇帝假裝咳嗽了兩聲:“眾愛卿就沒有什么想法嗎?”
眾人沉默。
髯須子和林立生被神秘人帶走,關在獄中的二皇子樊賦人也不知所蹤,只留下一小塊白玉碎片。
長老們討論了許久,認為這碎片應是從白玉做成的牙齒上掉下來的,而那白玉,很可能是傳送玉。
這玉牙的質地與色澤看上去與真牙無異,難怪獄卒檢查了口腔也沒發現異樣。
按說這樊賦人老老實實坐在幕后指揮屬下就行了,可他偏偏要混在使者團里跑來金鑾國晃悠。雖然他最后逃走了,但這行為還是危險至極。
更令長老們覺得奇怪的是,那些人還想擄走七公主。
七公主即便深得圣女恩寵,但若拿來當籌碼明顯不夠分量。
他們不知,寧妤霞正是因為穆玉曦被人盯上而惶惶不安,而不是因為什么二皇子。
她心里很清楚,定是青苑將穆玉曦的事告訴了樊賦人。
千年前那樁事流云國上下無人不知,樊賦人只要稍加打聽就能得知真相,再結合穆玉曦的異樣,定然能察覺到什么。
可嘆她錯信了青苑!
寧妤霞呼出一口濁氣,吩咐道:“流云國那些人先扣下,派人去傳個信,看那邊怎么說。”
兩國來往,即便有深仇大恨,面子工作還是要做足的。
至于橫插一腳的千嬌樓,只是受了好處幫人辦事罷了,不值一提。
皇帝遣散了眾臣,與寧妤霞相對而坐。
“母親,玉曦的事……您有何打算?”
“早先我就答應了要告訴她真相。”
寧妤霞輕笑,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深深的皺紋。
她搖了搖頭:“如今看來,想瞞也瞞不得了。”
……
手中懸浮的水球“啵”一聲散開,穆玉曦收回靈力,長舒一口氣。
經過一天的練習,她已經看出師父讓她練習水球術的用意。
控制靈力附著在體表和離開身體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
附著在體外的靈力能夠自如的改變形態,可凝成百煉鋼,也能化作繞指柔,末了還能收回體內。
但靈力一旦離開身體就只能以各系元素的形式存在,形成譬如水球術之類的靈術。
抬手又凝出一個水球來,穆玉曦盯著它開始思考。
簡單的靈術也能在實戰中派上用場,但究竟能如何使用全看個人領悟。
這一點,她早在看話本時就知曉了。
坐在靈泉旁的顧天風放下手里的茶杯,抬頭看了眼。
“天色已晚,該出去了。”
穆玉曦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一天沒吃東西。
然后,她的肚子很配合地叫了一聲。
顧天風神態自若的起身走到靈泉中,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腳穩穩地踩在水面上。
他一把抱起羞紅了臉捂著肚子的穆玉曦,用靈術幫她弄干衣裙,隨后瞬移到了山下的木屋門前。
木屋旁,穆青瑤嘗試了一天也沒能通過試煉,正愁眉苦臉地挨著小藍,背靠墻壁。
“該走了,明天繼續。”
幾人一同離開,回到了琪玉宮前院。
院中,碧琴看到突然出現的一干人等,表情微變后很快又恢復如常。
“殿下,圣女在房內等您。”
穆玉曦小臉嚴肅起來。
皇祖母那么忙,竟會專程等她,定是有大事。
顧天風將她放下,輕拍她的背:“去吧,為師在外面等你。”
穆玉曦走進房內,反手將門關上。
桌旁,寧妤霞靜靜坐著,脊背微彎,老態盡顯。
聽到開門聲后,她將手中木杖舉起。
一道紅光從杖頂發出,將整個房間的墻壁染成晚霞般的紅色,片刻后,紅光又凝成無數看不懂的字符,繞著房間內壁不斷旋轉。
她放下木杖,杖底輕輕敲擊地面,將失神的穆玉曦喚醒。
穆玉曦將視線從亂七八糟的字符上挪開,走到桌子另一頭,坐下。
寧妤霞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少女,看到對方驚訝的神色已經恢復如常,心中有些欣慰。
“曦兒,你可知這是什么?”
穆玉曦正色道:“這是陣法。”
陣法,不同于靈術,是一種施放在特定地點的術法。
“皇祖母方才施放的,是陣法中以文字為媒介的言陣。”
寧妤霞點了點頭,臉上笑意漸漸淡了下去。
“這個陣法能夠隔絕外界一切窺探。”
她頓了頓,接著說:“我接下來說的事,切不可說與他人聽。”
她拄著木杖緩緩站起身來,聲音沉重而悠遠地講述著古老的故事。
……
千年前,霕云境與沨瀛大陸本是一體,那時人族只有一個統一的國家,名為旭日。
旭日國除了皇帝外,也有天師和圣女兩職,分別統領道天府和圣巫院,就像如今的金鑾國。
天師和圣女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難免有因意見相左而爭吵的時候。
這二人能夠互相容忍,保國中太平,卻無法制止手下們為主子出頭。
時間一長,道天府與圣巫院漸漸離了心,矛盾一多,麻煩也接踵而至。
就在情況日漸惡化之時,發生了一件改變整個大陸格局的事。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水系和風系的兩顆天珠就被供奉在旭日國的神庭里。
這兩顆天珠存放在一處,無人敢輕易碰觸,幾千年來倒也相安無事。
但就在某一日,兩顆天珠突然斗起法來,一時間狂風大作,潦原浸天。
神庭化為一片廢墟,其中存放的物華天寶盡數毀于一旦。
連京城也被那股余威所擾,狂風暴雨,長久不息。
天師祁卓見此情景挺身而出,只身前往神庭,意欲阻止災難。
數日后,祁卓成功帶回天水珠,卻在兩顆天珠的爭斗中受了重傷,最終不治而亡。
祁卓逝世后,他的大弟子聽從師父臨終囑托,自愿護送天水珠至沨瀛地界。
遺憾的是,大弟子在護送途中不幸身亡。此后百年,天水珠的下落一直不為人所知。
道天府群龍無首,祁卓剩下的幾名弟子爭相搶奪天師之位,其中以二弟子常雙義呼聲最高。
他也不負眾望,最終在這場爭奪中勝出。
一切塵埃落定后,閉關占卜國運的圣女終于出關,向皇帝進獻了一則預言。
當時的皇帝怎么也想不到,正是這則預言導致了金鑾國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