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本發表的小說,但不是我寫的第一本小說,只因為看見短篇征文,沒有想著獎金,只想著,寫小說是我多年的夢,但是從來沒有發表過,所以就這樣出發了,想著至少也完結才行,對,完結就是我的目標,今天終于實現了,此時此刻亂七八糟寫著后記的我,非常開心。
這篇文是命題作文,只想著機會難得,于是看到征文廣告就臨時寫大綱投了稿。一路邊寫邊改,偶爾也遇到卡文的時候,但大部分時候還是很順暢的。
到今天終于寫完了,原本想著只要滿五萬字就好了,沒想到情節的發展,硬是寫了十萬多字。
嚴格意義上來說,《治愈》算是我第一本完結的處女作,雖然對它喜歡無多,卻也還算滿意,終究是熬到完結,也許差強人意,但是第一次總會有點遺憾。
其實寫小說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文中的人會有自己的性格,不單單是我想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的,很多時候,其實是他們想做什么,而迫使我改了大綱,似乎從一開始,他們的性格就已經定了,不允許我讓他們做出不符合他們性格的行為。
還有小說創作的過程中,也會有一些神奇的事情發生,比如說,我在設定實驗室里那個年輕女人的名字時,只是當時思考了幾秒要設定什么名字,腦中忽然想起了以前的一個朋友,于是就用了:“阿箐”這個名字。
沒想到后來在尤建仁打電話那段中,“阿箐”這個名字卻因為和辛寶卿的“卿”字重音而用上了,也讓情節更具效果,這也算是一個意外的收獲。
再來說一下一開始關于主角常西演的人格分裂設定,剛開始只是想寫精神分裂的,后來發現精神分裂不能滿足我的劇情,所以一改再改。
那個紅色衣服的人,每次出現常西演都會心臟痛,其實他就是常西演的心臟,至于黑衣服的男人和白襯衫的少年,很明顯一個代表的是心里的陰暗面,一個代表的善良的初心。
常西演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在遭遇了那么多坎坷之后,心中有陰暗面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終,還是善良的初心,占據他整個人。
關于小說前部分常西演被“治療”的過程中那些夢境,有他的自主思想,也有“治愈”的編程,有尤建仁的干擾,也有不受控制出現的夢境。
常西演不受控制的那些夢境,是摻雜了他已經忘卻的童年記憶里的畫面,他其實是生活在另外一個村子,壞人是那個村子里的村長,而不是曦光村的村長。
曦光村的村長對他還是挺好的,只是因為村長老婆的原因,他不能對常西演太好。
夢境是一個千奇百怪的東西,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夢見什么,但是你夢見的東西,一定跟你的記憶和看到過的畫面有關系,所以夢境本身就是虛幻摻雜的,不存在說不可思議。
如果要較真,那么夢這個東西,根本不存在,不過是神奇的大腦的一個功能而已。
感謝身邊一直投票的小伙伴們,真的非常感謝,還要感謝這本小說的編輯,從未和我溝通關于小說的問題卻給我上了兩次推薦,在網頁和客戶端都有,但是我成績不太好,好像有點對不起一整周掛在分類首頁上。
我第一次發表小說,并不知道要上架什么的,等知道的時候,已經要完結了,索性就免費到底吧,直接免費完本,所以如果有人在看這本文,感謝您的關注,也請關注我“拾日拾味”以后的其他作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