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看就懂:開紙與拼版精算手冊
- 王俊艷
- 2351字
- 2020-06-18 17:53:10
1.3 關于印刷用紙的計算
1.3.1 紙價的快速計算及示例
有關紙價的計算,不同的地方各有自己的一套習慣方法,在市場上大宗的紙品采購,計價單位多用“噸”,這是為了貿易而用的。而在紙張零售中的平板紙小額采購和印刷企業生產產品成本計算中往往用令價或一張紙的價格來計算。如何快速將廠家的噸價轉化為一張紙的價格或令價格呢?筆者總結整理出兩種常用的方法。
(1)面積系數法
市場上常見的平板紙規格有1194mm×889mm、1092mm×787mm,換算成面積分別為1.06m2、0.86m2,我們暫且稱它為面積系數,計算公式如下:
價格/張=面積系數×定量×噸價/1000000
其中噸價/1000000表示1g紙的價格。
在實際計算過程中,令價也是經常用到的紙價計算單位,根據令的定義可知,一令紙等于500張全開紙,所以令價是一張紙的價格乘以500。
示例:生產某書刊經過計算得出需要2000張大度紙,計算需要多少紙費?
這項工作首先要從采購部了解清楚,該訂單要用到的紙張的噸價及紙張的定量,然后利用上面的公式就能輕松完成工作了。本訂單用到的紙張定量是70g/m2,噸價是6000元/噸,那么每張紙的價格為:
價格/張=1.06×70×6000/1000000=0.4452(元)
紙費=0.4452×2000=890.4(元)
(2)常數法
常數=1000000/(紙張面積×500)
注意此公式中的紙張面積單位為平方米,利用公式很容易算出1194mm×889mm規格的紙張常數為1884[1000000/(0.889×1.194×500)=1884],常數法常用來計算令價。
令價=噸價/(常數/定量)
示例:利用系數法計算的示例利用常數法計算每張紙的價格為:
令價=6000/(1884/70)=222.9299(元)
一張紙的價格=令價/500=222.9299/500=0.4458(元)
上例中的紙費計算為:2000/500×222.9299=891.7197(元)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兩種算法結果相差無幾,只需記住面積系數或常數(見表1-5所示),就可以快速的將噸價轉換為令價或一張紙的價格,然后計算紙價。
表1-5 常見規格紙張噸、令價轉換計算的系數、常數表

1.3.2 用紙量的計算
印刷用紙的計量有兩種方法,即重量法和面積法。
(1)重量法計算用紙量
重量法多用于貿易、統計等方面,其計量單位有噸(t)、千克(kg)等。紙張的重量可用定量和令重來表示。
令重表示1令紙(500張全張紙)的總重量,可通過紙張的面積和定量來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令重(千克)=單張紙的面積(m2)×500 ×定量(g/m2)÷1000
定量是紙張單位面積的重量,其定義為每平方米紙張的重量,以克表示,即g/m2,俗稱“克重”。書刊常用紙張的定量有:
40g/m2、52g/m2、60g/m2、70g/m2、80g/m2、100g/m2、105g/m2、120g/m2、128g/m2、150g/m2、157g/m2等,定量不超過250g/m2的一般稱為“紙”,超過的則稱為“紙板”。
卷筒紙常用重量計量法,如:
卷筒紙凈重(kg)=定量(g/m2)×卷筒紙長(m)× 卷筒紙寬(m)÷1000
(2)面積法計算用紙量
面積法多用于出版、印刷等方面。就紙張的使用效益講,面積計量法是紙張的主要計量方法,它可直接反映紙張的使用效益。面積計量法的主要計量單位有印張、令、方、張等。
1.3.3 印張的計算
印張是計算出版物篇幅的單位。全張紙幅面的一半(即一個對開張)兩面印刷后稱為一個印張。印張的計算在書刊出版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計算印刷費用、裝訂費用、紙張用量及其費用的基本單位。
(1)書刊單冊印張的計算
單冊印張數=單冊面數÷開數
一般在實際工作中,有兩種情況必須統計印張數,一是在選題策劃階段預測圖書的成本時;二是當書稿排版結束并核紅后,要統計印張數,以寫入版權頁中。
凡是用紙與正文相同、可與正文部分合在一起印刷的圖書部件,其所占的面數都要計入“單冊面數”作為計算印張數的基數。
若印張計算中出現小數,在印數比較少(如僅數千冊)時,一般要根據“使不足一個印張的零頁呈雙數(占4個頁碼)狀態”的原則而向上進位,以便于印刷、裝訂。如16開的可進到0.25印張(即4面)、0.50印張(即8面)或0.75印張(12面),32開的可進到0.125印張(即4面)、0.25印張(即8面)、0.375印張(即12面)、0.5印張(即16面)、0.625印張(即20面)等。
(2)紙令的計算
令是紙張的計算單位。印刷用紙以500張全張紙為一令,一張全張紙經印刷后可折合成兩個印張,所以一令就合1000個印張。有時也會用方來做紙張的計量,1令=1000方。
1.3.4 色令的計算
色令是平版膠印彩色印刷的基本計量單位。1令紙印1次為1色令,印2次為2色令,其余類推。習慣上平版膠印以“對開”規格為計量標準,1色令等于印1000張對開紙,又稱“對開色令”或“對開千印”。
1.3.5 常見印刷品理論用紙量的計算
不同印刷品由于其生產工藝不同,拼版工藝不同,理論用紙量的計算各不相同,筆者在此總結了幾種常見印刷品的理論用紙量計算公式。
(1)單頁類
理論用紙量=成品數量/成品開數/500
例如印刷5000張16開宣傳單,其理論用紙量為:5000÷16÷500=0.625(令)。
(2)書刊正文
正文用紙理論用紙量=單冊印張數×印數÷1000
=單冊印張數×千冊印數(實際工作中常用)
此公式的計算結果單位為令。
(3)書刊封面
書刊封面的計算在不考慮書脊厚度和勒口時,其計算方法和單頁類的計算方法相同,只是需要先確定單個書刊封面的開數,封面的開數為正文開數除以2,如16開的書刊,其封面為8開。
(4)包裝類
包裝類的用紙量計算與包裝盒的版面拼版有直接關系,因為大多數包裝體積小,需要拼版印刷,所以計算前首先確定拼成多大的開數印刷(聯版開數),每個版上拼幾個包裝(聯版個數),然后再按照公式計算:
包裝理論用紙量=成品數量÷聯版個數÷聯版開數÷500
1.3.6 加放數的計算
為了彌補印刷過程中由于碎紙、套印不準、墨色深淡不一,及污損等原因所造成的紙張損耗,除了要按書刊的印張數和印制冊數計算出所需紙張的理論數量外,還必須考慮用以補償紙張損耗的余量。這項余量就稱為“加放數”、“伸放數”,因一般以理論用紙量的百分率表示,所以也稱為“加放率”。
計算實際用紙量時,可將理論用紙量乘以“1+加放數”,以得到加放系數。如加放數為3%,則該系數就是(1+3%)=1.03。
一般在實際應用時,要考慮印數,如果印數小于起印數,按照每塊印版加放固定張數(取決于企業的技術水平,數量有差別),如果印數大于起印數,每塊版按照加放系數加放。注意加放的紙張規格與印刷使用的印版規格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