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機器的潤滑

潤滑油好比是機器的血液,沒有潤滑油,機器就沒有生命。潤滑油的基本作用是在機器零部件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性油膜,消除零部件間的直接接觸,避免機械的摩擦磨損,同時還可以帶走熱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潤滑油的供給可以是連續的或間歇的方式:連續供油方法比較可靠,一般采用壓力循環供油、油浴飛濺供油等;間歇供油方法是由人工用油壺或油槍定期注入潤滑油或潤滑脂。

在一臺印刷機的潤滑系統中,主要有油槽→前過濾器→油泵→后過濾器→油管→分油閥→油眼→油嘴等八個部分共同組成。

2.1.1 油槽

油槽的作用就是儲存潤滑油,向中央潤滑系統源源不斷地供油。別以為油槽太簡單,就可以忽視它,一旦搞不好,同樣會有很大的麻煩。這里應注意兩點:

(1)油槽之間的接縫處不能漏油

在多色膠印機的各個機組罩殼的接縫之間,都會嵌有橡膠密封條,再輔以硅膠密封,以阻止油槽中機油的滲漏。在機器的安裝階段,所有的工程師的操作過程都是十分嚴謹的,一般不可能出現漏油。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橡膠密封條會逐漸老化,安全性能會有所下降,就有漏油的可能性。此外,操作人員因維修機器的需要,經常要打開罩殼,當修理機器結束后,一些操作者往往急于趕產量,在安裝罩殼時就比較簡單,只顧著把幾顆大螺絲擰緊了就成功,姑且不管密封性如何,這么一來,機器罩殼之間由于密封性不夠,就慢慢向外漏油,不僅影響清潔,而且還造成浪費。長此以往,就會給大家一種非常錯誤的印象,似乎印刷機不可能搞干凈,本來就是這么油膩膩、臟兮兮的,地面上也都是油跡斑斑的樣子。

我曾遇到過這么一件怪事:有臺雙色膠印機的罩殼密封性差,漏油情況特別嚴重,需每周加油才行,一旦疏忽大意,該機器的一些傳動部件竟然會因缺油而咬死。想不到,這印刷機也會變成“油老虎”,如此下去,每年要浪費多少油啊?可見,在日常保養工作中,必須要注意這方面的細致檢查,一經發現漏油現象,就要順著油跡找出根源,查堵漏洞。

圖2-1 油位的檢查

(2)油槽中要始終保持適當的油量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可以通過查看機組罩殼底部的油標來掌握合適的油量,如圖2-1所示。

在該圖的油標處,刻有上下兩道紅線:上一道紅線是關機30分鐘后的油位指示線,下一道紅線是機器處于運轉狀態時的油位指示線。對于該油標的指示作用,有許多操作者不以為然,不能嚴格按標準去做。有的人幾乎從不觀察油標,直至機器缺油報警時才想起加油。當機器油位過低時,會使油泵吸不到足夠的潤滑油,使油壓下降,不能對機器的齒輪、軸承等進行有效潤滑。如果該機器配有中央油路報警系統,那操作者還可以及時發現故障,立即加油。但如果沒有報警系統或報警系統失靈的話,就會造成嚴重的設備事故。

既然缺油有危害性,那過量的油有危害性嗎?工作中,有些人為了省事,想當然地往油槽中多加些潤滑油,試圖一勞永逸。但這樣做的結果會造成實際油位過高,殊不知這種做法同樣是有害的,其危害性主要表現為下面兩點。

① 增加電機運轉的負載。由于過量的潤滑油,會導致機器底部的許多大型傳動齒輪被泡在油里,給機器運轉增加額外的阻力。

② 容易使機器漏油。過高的油位,會使主馬達與齒輪箱連接的傳動軸被浸在油中,當其運轉時,傳動軸就帶著潤滑油高速旋轉起來,產生很高的油壓,使橡膠油封根本不能很好地把油密封住,以至于產生漏油現象。

2.1.2 油泵及前、后過濾器

如果把潤滑油比作是機器的血液,那油泵就是一顆跳動的心臟,不斷地向機器輸送新鮮“血液”,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

潤滑油在被吸入油泵前,必須先通過一個喇叭狀的簡易過濾器進入油泵,如圖2-2所示。

圖2-2 油泵取油口

經油泵輸出后,再通過一個超精細的過濾器(圖2-3)和油量壓力開關的檢測,然后才能源源不斷地進入機器的各個潤滑部位。

圖2-3 超精細過濾器

正是有這樣兩道過濾系統嚴格把關,才充分保證了潤滑油的清潔。否則,如果讓含有雜質的潤滑油直接進入油管、分油閥、油眼、齒輪等部位,不久就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堵塞而引起缺油。很顯然,這兩個過濾器就成了我們保養的重點對象,具體做法如下。

(1)對于前喇叭狀過濾網,應趁每年大保養對機器更換機油的時機,將其連同油泵一起拆下,取出過濾網仔細進行清洗。

(2)對于超精細的過濾器,應視具體使用情況,每半年更換一次。曾有一臺小森四色機的潤滑系統不斷報警,后通過檢查發現是由于該機油泵上方的超精細過濾器臟污不堪,使供出的油量明顯不足造成的。假設該機沒有潤滑報警系統或報警系統失靈的話,就會發生較大的故障。

(3)在做上述兩個過濾器的保養工作時,要順便把油泵電機的散熱風扇罩殼拆卸下來,對罩殼、風扇進行清潔保養,如圖2-4所示。

圖2-4 電機風扇的清潔

由于油泵電機所處的工作環境,風扇葉片上的油脂吸附了大量灰塵,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層厚厚的油泥,卡住風扇葉片的轉動,影響電機工作,所以要格外做些清潔工作才行。

2.1.3 油管和分油閥

油管和分油閥的作用就好似人體中的動、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從油泵里輸出的潤滑油只有通過它們才能準確可靠地把潤滑油輸送到機器的每一處角落,然后再不斷地回落到油槽之中,完成一次循環潤滑。

從操作層面來講,只要把握住機油的過濾關,保證機油的清潔,其油路就會始終保持暢通。但偶爾也會發生一些問題需要引起注意。

(1)油管之間的連接螺母有可能出現松動漏油,導致油路壓力不足、潤滑不良的故障。一旦有這種情況,千萬莫要心急,可通過各機組油量的大小情況來逐一排查。有一次,本公司三號機臺曾出現潤滑油路報警,經拆開油泵護罩檢查,發現是油泵上的出油孔和油管的連接螺母松動漏油引起的,于是把螺母稍作緊固即可,一個看似復雜的問題很快得以解決。

(2)分油閥上油管滴下的機油沒有對準需要的潤滑點。這種問題多由工作失誤引起,主要發生在維修機器后,沒有把油管準確復位造成的。一旦發生了偏差,其結果可想而知。

(3)分油閥上的出油孔有可能被雜質堵塞,致使和油管相連的油眼根本得不到潤滑油,而造成零部件的銹蝕或咬死。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必須先對其進行疏通,然后再予維修,以免再犯。

(4)油管和油眼相連處斷裂或脫落,而造成某零部件的銹蝕或咬死。這種情況多見于一些小范圍運動的零件,如:帶動墨斗輥轉動的棘輪,由于受墨斗輥轉角不固定的影響,棘輪油眼上的軟塑料油管會因長期疲勞、硬化而斷裂,棘輪得不到潤滑,自然就會損壞。

2.1.4 油眼和油嘴

油眼,主要用于低速、負載不大且不太重要部位的潤滑,通過零部件上面的喇叭口小孔直接用油槍加一些潤滑油或潤滑油脂即可。

油嘴,主要用于高速、負載較大部位的潤滑。對油嘴應注入潤滑油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油。

上面所講的油眼和油嘴屬于人工潤滑裝置,都必須依靠操作者手工來逐個完成。據初步統計,一臺四色海德堡膠印機上的油眼、油嘴達六百多個,需手工加油的主要部位如下:

(1)飛達輸紙帶上端的驅動軸中央油嘴1個,每半年一次;

(2)飛達輸紙帶下端的兩根導輪軸承油嘴4個,每半年一次,如圖2-5所示;

圖2-5 輸紙線帶軸上的油嘴

(3)自動跟蹤飛達快慢調節機構油嘴1個,每半年一次,如圖2-6所示;

圖2-6 飛達自動跟蹤調速機構

(4)拉規軸操作側面和拉規調節電機后面的拉規軸中部油嘴各1個,每半年一次;

(5)兩拉規座各有油眼1個,每天只加兩滴機油;

(6)前規擺動開牙球各1個,每月一次;

(7)壓印滾筒、傳紙滾筒、收紙牙排上的開牙球共26個,每月一次;

(8)四組壓印滾筒、傳紙滾筒的叼紙牙油眼共334個,每月一次(每周做一組,每月剛好完成四組);

(9)四組壓印滾筒、傳紙滾筒的叼牙軸座油嘴共126個,每月一次(每周做一組,每月剛好完成四組);

圖2-7 對黃油嘴加機油

(10)三個三角傳紙滾筒的中間及兩側共9個油嘴,每月一次;

(11)四組墨斗輥超越離合器油眼各1個,每月一次;

(12)四組吃墨輥支架油嘴各2個,每月一次;

(13)四組印版滾筒驅動側護罩內的打版機構機油眼各1個,每周一次(此潤滑部位在護罩內,特別容易遺漏),如圖2-7所示;

(14)四組墨輥中的三號尼龍勻墨輥、中間輥油嘴共16個,每月一次(每周做一組,每月剛好完成四組);

(15)四組水斗輥和計量輥驅動機構油嘴共16個,每周一次;

(16)收紙牙排兩端和中央的牙排軸軸承油嘴共24個,每月一次;

(17)驅動側的收紙鏈輪軸承油嘴一個,每月一次(需點動機器,讓牙排轉過去一半,才能看到油嘴);

(18)收紙吸氣輪驅動軸的操作側和驅動側油嘴各1個,每月一次;

(19)空氣壓縮機中有油嘴1個,每半年加特殊耐高溫黃油一次(需關閉電源,用手拉動皮帶,慢慢轉動角度,才能找到油嘴);

(20)主氣泵中有油嘴1個,每半年加特殊耐高溫黃油一次。

技巧提示

特殊耐高溫油的用量不會太多,但價格卻很貴,車間應配備一把專用的特殊耐高溫油槍,統一供各機臺加油。

面對以上這么多的加油點,操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極有可能出現疏漏、加錯油或沒有加到位的情況。因此,除了要求機長一定要對自己機臺上所有的油眼、油嘴都非常熟悉,即使閉上眼睛也知道有哪幾個部位需要加油,加哪幾種油,另外,還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保養方法。為了避免這方面的工作失誤,我們在潤滑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要嚴格按照機器操作說明書的要求,對油眼或油嘴分別定期加油。在每一臺機器中,各個部位的加油周期并不一樣,如果加油的間隔周期太短,反倒形成很多浪費;如果加油的間隔周期太長,又會導致機器的磨損。在海德堡印刷機中,每個油嘴都標有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加油周期。

技巧提示

黃色表示每周加油,藍色表示每月加油,綠色表示每半年加油。

(2)根據機器的結構,按照輸紙→規矩→輸水→輸墨→壓印→收紙→輔助設備的順序加油,不要遺漏任何一個應當加油的部位。筆者剛擔任四色機機長的時候,由于那時既沒有中文說明書,也沒有經過良好的操作培訓,根本不知道空氣壓縮機中有個油嘴需要每半年加一次耐高溫的黃油,結果過了一年多以后,該空氣壓縮機軸承因嚴重缺油而卡死,再加之修理不善,就報廢掉了。

圖2-8 LA8鏈條油

(3)不要加錯潤滑油,人為造成機器損壞。曾經發現有的機長誤把調墨油當成機油使用;有的機長出于圖省事,或降低成本的目的,把收紙鏈條的自動潤滑油杯中專用的艾卡魯普系列LA8鏈條油(圖2-8)擅自更改為齒輪潤滑油等。潤滑油的型號非常多,作用各不相同,效果自然不同。我們在加油前,一定要按照設備要求,仔細查看清楚,確定無誤后再加油。

(4)加油時,要把潤滑部位里的臟油完全擠出,注入新油。這是因為油嘴里面的臟油因時間太久而基本失效,潤滑效果大大下降。但有很多人可能是為了節省體力或節約用油的目的,油槍只壓了幾下,似乎舍不得把油嘴里的臟油完全擠壓出來。殊不知這樣的節省是有危害性的,咱們在加油時切忌敷衍了事,一定要看到臟油被完全擠出,冒出新油才行。當然,我們也不能抱有所謂的 “油多不壞菜”的思想,給潤滑部位加入過多的油,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5)每次完成加油工作后,必須認真按照本機臺保養記錄簿里的具體要求,來逐項填寫保養內容并簽名。只有這樣做,才能有效杜絕各種遺漏現象的發生,確保機器的正常運行。通過查閱保養記錄簿,可以使操作人員及時掌握本機臺的潤滑情況,并安排好下一次的保養計劃,使設備管理真正落實到每一個機臺,每一個人。

2.1.5 其他部位的潤滑

所謂其他部位的潤滑,是指機器說明書中沒有明確要求潤滑的,沒有設計安裝油眼、油嘴以外的部位。雖然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已經非常認真地、點滴不漏地按照操作說明書中規定的要求,定期對機器所有的潤滑系統進行加油,并不能表示該機器的潤滑工作已經做得十全十美。

一名優秀的機長,一定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潤滑工作,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才能在工作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減少故障的發生、減少機器的磨損、延長機器的壽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技巧提示

印刷機的質量再好,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有大大小小的故障,通過對各種故障的事后分析,就會發現其中的一些故障,是由于機器的設計或材料有某些缺陷,或操作說明書的內容有某些疏漏,潤滑不夠全面而引起的。假如操作者能夠自覺加強這些部位的潤滑,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機器的故障,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行。經過這么多年來的實踐操作,使我悟出這么一個道理:哪里有接觸,哪里就有磨損,哪里就需要潤滑!

那么,我們總結一下雖然沒有油嘴、油眼,但卻非常需要潤滑的部位。

(1)飛達萬向軸的連接頭,如圖2-9所示。在工作中,由于飛達不斷地開、關,并日夜不停地高速旋轉,其萬向軸的連接頭處肯定會承受一定的扭曲力,從而造成很大的磨損,用不了幾年工夫,就有可能報廢。以前,我們確實沒有想到這一點,從來不抹點黃油潤滑一下,以至于該萬向軸只用了三年就要更換,白白花費了1萬多元冤枉錢。

圖2-9 已磨損的萬向軸連接頭

(2)飛達頭上的旋轉凸輪,如圖2-10所示。曾有一臺小森四色機的輸紙時間出了故障,經檢查,發現飛達頭上的滾動軸承卡死,把旋轉凸輪已啃出一凹坑。從該故障來看,如果每月對該軸承和凸輪抹點黃油潤滑一下,就不可能出現問題。結果也只好花費了1萬多元予以更換。

圖2-10 飛達吸嘴運動凸輪嚴重磨損

(3)輸紙輪。在印刷機中,所有的輸紙輪都沒有油眼,但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加油。由于輸紙輪不停地高速運轉,其軸芯自然會產生磨損,輸紙輪與軸芯的間隙不斷增大,就不可能準確地輸送紙張。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只要每月加一滴機油,就可以大大減少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

(4)所有滾筒牙排和鏈條牙排的開牙凸輪。叼紙牙的開牙軸承始終圍繞著凸輪在高速運轉,如果我們在給開牙軸承加油的同時,再給凸輪表面涂抹一層黃油,就可以使這兩個零件之間產生一定厚度和承載能力的油層,最大限度地減輕磨損。曾有一個機長向我抱怨說:機器的前規開牙軸承特別差,經常卡死,幾乎每兩個月就要更換一次,由于該故障的頻繁發生,不僅導致印品的上下規矩不準,更要命的是凸輪的表面也有一定程度的磨損,再這樣下去,肯定要更換凸輪。顯然,該問題很嚴重,必須立即解決。于是,我趕緊來到現場,開始先側耳傾聽機器的聲音,然后再停機查看開牙軸承和凸輪的表面情況,感到有兩點不正常:一是該處的聲音太大,二是凸輪的表面太干。于是就給凸輪抹上一層黃油,再次開機檢查,頓時感覺聲音小了許多。后來,我就借此要求各個機長在對所有開牙軸承加油的同時,必須對凸輪也同時加油,著重加強這方面的潤滑。自此以后,該開牙軸承已使用了一年多也沒有發生故障。

(5)印版和橡皮滾筒的滾枕。大家都知道,滾枕接觸印刷有許多優點,能夠將機器運轉中所產生的沖擊振動均勻作用于滾枕上,使機器運轉平穩、壓力均勻,同時降低了齒輪和軸承的磨損,并保證了良好的印刷質量。基于此,接觸滾枕(走肩鐵)方式印刷已普遍采用。既然滾枕有接觸,就會有磨損,就要注意清潔和潤滑。因為兩剛性滾枕始終滾壓在一起,肯定會產生磨損,如果在其表面抹點油,當然會大大減少磨損,這對于保持機器精度、延長使用壽命、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都是大有好處的。可惜,在工作中很少有人關注滾枕的潤滑,新機器用不了幾年,滾枕就過早地磨損,使印品質量不斷下滑。

技巧提示

每次只能給滾枕抹上薄薄的一層油,過厚的油層反而會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6)每次安裝水墨輥軸承時,一定要把軸承和軸套、軸頭和軸座之間抹一層黃油。否則,用不了幾年,這些部位的磨損情況肯定會越來越嚴重,產品質量亦會隨之不斷下降。

(7)每次大保養,要對所有色組墨斗里的調墨偏心軸、小絲桿上的臟物進行清潔,并在其表面涂抹一層潤滑油脂,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墨斗電機,能輕松地帶動調墨偏心軸,準確調節下墨量,如圖2-11所示。

圖2-11 對墨斗清潔和加油

2.1.6 潤滑油的選擇和定期更換

不同廠家的機器,對潤滑油的耐溫、耐壓、黏度、抗氧化等性能指標都有不同的要求,操作者可通過查看機器操作說明書,或向機器生產商咨詢等途徑來了解自己的機器需加什么型號的油。每次加油前,要注意檢查油的標號是否正確,千萬別加錯了油,也不要把各種機油混合使用,否則會造成潤滑不良,引發重大設備事故。

不同的機器部位,對潤滑油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就拿海德堡機器來說,中央潤滑系統需要用美孚150號超級齒輪油;空氣壓縮機和風泵的軸承,要使用特殊的耐高溫潤滑油脂;收紙鏈條滾輪和軸承,要使用黏度較高的潤滑油脂(海德堡專用鏈條油LA8);牙排的開牙軸承所受的載荷相對較大,要縮短加油周期,提高加油的次數,并選用高質量的潤滑油脂等。有一次,我們在修理風泵時,更換了兩個新軸承,但沒想到只用了兩天,軸承又卡死了,待拆下來一看,軸承里的潤滑油已經完全干結。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因為風泵的工作溫度太高,在更換軸承時,沒有把軸承里的普通潤滑油脂換成耐高溫潤滑油脂造成的。可見,即使我們在工作中已經很認真地加了油,但由于油的品質或性能不符合潤滑要求,同樣會導致機器的損壞。

潤滑油經過一定時期的使用,就會漸漸失效,因此要定期予以更換。對處于磨合期的新機器來講,由于機器中的雜質較多,需三個月更換一次,以后應每年更換一次。換油時,可用汽油對各零部件表面進行沖洗,效果會更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大竹县| 环江| 阜新市| 沈阳市| 昔阳县| 元朗区| 哈密市| 庆元县| 东乡族自治县| 监利县| 镇巴县| 嘉荫县| 资兴市| 镇原县| 康马县| 北安市| 博兴县| 贞丰县| 西吉县| 长治市| 枣庄市| 邹城市| 正安县| 六枝特区| 安塞县| 和硕县| 武强县| 阳原县| 呼和浩特市| 固安县| 莱阳市| 忻州市| 富阳市| 大同市| 顺平县| 元阳县| 利辛县| 静乐县| 禹州市|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