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 2012建筑設計與制作標準實訓教程
- 牟永明 苗廣娜 陳艷華
- 6963字
- 2020-04-22 16:26:37
模擬制作任務
任務一 AutoCAD 2012安裝與啟動退出
任務背景
當前有一臺計算機上沒有安裝AutoCAD 2012程序,要求設計人員使用AutoCAD 2012的安裝光盤,為該計算機安裝AutoCAD 2012軟件。
任務要求
了解AutoCAD 2012安裝的過程,并熟悉如何啟動和退出AutoCAD 2012。
任務分析
安裝AutoCAD 2012時,根據個人需要,安裝與AutoCAD 2012并存的插件。由于AutoCAD 2012軟件所需的空間較大,在安裝過程中,根據個人情況和使用習慣選擇安裝位置。
本案例的重點、難點
AutoCAD 2012的安裝、啟動和退出。
【技術要領】安裝AutoCAD 2012、認識和了解AutoCAD 2012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解決問題】為計算機安裝AutoCAD 2012軟件。
【應用領域】建筑設計、家裝設計。
操作步驟詳解
安裝AutoCAD 201201
1 將AutoCAD 2012的安裝光盤放入計算機光驅中,系統會自動執行安裝向導,如圖1-1所示。

圖1-1 AutoCAD 2012安裝向導
2 單擊“安裝”按鈕,進入“接受許可協議”界面,選擇“我接受”,再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2所示。

圖1-2 “接受許可協議”界面
3 進入“產品信息”界面,將“產品信息”填寫完整,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3所示。

圖1-3 “產品信息”界面
4 進入“配置安裝”界面,在此界面中,選擇需要安裝的產品,設置安裝路徑,將鼠標指針放在安裝的產品上,顯示“單擊以打開并進行配置”,如圖1-4所示。

圖1-4 “配置安裝”界面
5 在打開的界面中所顯示的配置都為默認配置,也可以根據個人需要進行更改,修改完成后,單擊“退出”按鈕,返回原界面,如圖1-5所示。02

圖1-5 “選擇安裝類型”界面
6 單擊“安裝”按鈕,進行AutoCAD 2012的安裝,耐心等待安裝過程,最后進入“安裝完成”界面,單擊“完成”按鈕,完成AutoCAD 2012的安裝,如圖1-6所示。

圖1-6 完成AutoCAD 2012安裝
啟動AutoCAD 2012
7 AutoCAD 2012是基于Windows NT、Windows 98、Windows XP和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的應用軟件,像其他應用程序一樣,安裝完成后會在桌面上創建快捷方式圖標,雙擊快捷方式圖標或右鍵單擊快捷方式圖標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打開” 命令后即可啟動AutoCAD 2012,如圖1-7所示。

圖1-7 雙擊快捷方式圖標啟動AutoCAD 2012
8 在“開始”菜單中選擇“所有程序”>“Autodesk”>“AutoCAD 2012-Simplified Chinese”>“AutoCAD 2012-Simplified Chinese”,也可以啟動AutoCAD 2012,如圖1-8所示。

圖1-8 通過“開始”菜單啟動AutoCAD 2012
認識AutoCAD 2012的界面
9 啟動AutoCAD 2012軟件,會出現圖1-9所示的界面。

圖1-9 AutoCAD 2012操作界面
退出AutoCAD 2012
10 退出AutoCAD 2012的方式有很多種,下面為幾種常用的退出方式,具體執行方法如下。
①命令行:在命令行輸入“QUIT”或“EXIT”命令。
②標題欄:單擊標題欄上的關閉按鈕。
③菜單欄:依次單擊菜單欄中的“文件”>“退出”命令。
④快捷鍵:同時按下“Alt+F4”組合鍵。
通過以上任何一種操作,都將會退出AutoCAD 2012軟件,在退出之前大家要注意保存已經操作的文件。
在退出軟件之前若沒有保存已經繪制好的圖形文件,CAD系統會彈出圖1-10所示的提示框,提示是否保存已經操作的圖形文件,如要保存,單擊“是”按鈕即可;如不想保存,則單擊“否”;若單擊“取消”按鈕,則取消退出操作。

圖1-10 “保存”提示框
了解AutoCAD的基本功能
11 創建和編輯二維平面圖形。繪圖是AutoCAD的核心功能,其中二維繪圖功能尤其強大。它提供了一系列二維圖形繪制命令,可以繪制直線、多線段、樣條曲線、矩形、多邊形等基本圖形,也可以將繪制的圖形轉換為面域并對其進行填充,如剖面線、非金屬材料、涂黑、磚、沙石、漸變色填充等。AutoCAD提供了豐富的圖形編輯和修改功能,如“移動”、“旋轉”、“縮放”、“延長”、“修剪”、“倒角”、“倒圓角”、“復制”、“陣列”、“鏡像”和“刪除”等,用戶可以靈活方便地對選定的圖形對象進行編輯和修改,利用這些工具還可以極大地提高繪圖效率。
12 標注圖形尺寸。AutoCAD提供了“線性”、“半徑”、“角度”3種基本的標注類型,可以進行“水平”、“垂直”、“對齊”、“旋轉”、“坐標”、“基線”或“連續”等標注。除此之外,也可以進行“引線標注”、“公差標注”及自定義粗糙標注。無論是二維圖形還是三維圖形,均可進行標注。
13 創建軸測圖。在工程設計中,為了能形象地表達形體,經常會使用軸測圖,它看起來很像三維圖形,但其實它只是二維繪圖形,是一種能同時反應物體的長、寬和高3個方向的單面投影圖。
14 在AutoCAD中,還可以為三維造型設置光源和材質,通過渲染處理后,可以得到像照片一樣具有三維真實感的圖像。此功能在建筑設計和機械設計等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
15 在AutoCAD中,可以很方便地以各種方式顯示、觀看、放大和縮小圖形。對于三維圖形,利用“縮放”及“鷹眼”功能可改變當前視口中圖形的視覺尺寸,以便清晰地觀察圖形的全部或某一部分的細節;“掃視”功能相當于窗口不動,在窗口上、下、左、右移動一張圖紙,以便觀看圖形上不同部分;“三維視圖控制”功能可以選擇視點和投影方向,顯示軸測圖、透視圖或平面視圖,消除三維顯示中的隱藏線,實現三維動態顯示等。
16 在AutoCAD中可以把圖形的某些顯示畫面生成幻燈片,對其進行快速顯示和演播。并且可以建立腳本文件,如同在DOS系統下的批處理文件一樣,可以自動執行在腳本文件中預定義的一組AutoCAD命令及其選項和參數序列,從而為繪圖增添許多自動化成分。
17AutoCAD中提供了很多圖形、圖像數據交換格式和相應的命令,可以將圖形對象與外部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關聯,可以通過DXF、IGES等規范的圖形數據轉換接口與其他CAD系統或應用程序進行數據交換,還可以利用Windows系統的剪貼板和對象鏈接嵌入技術,很方便地與其他Windows應用程序交換數據。通過將對象鏈接到外部數據庫中實現圖形智能化,幫助使用者在設計中管理和實時提供更新的信息。除此之外,AutoCAD還可以直接對光柵圖像進行插入和編輯操作。
18 在AutoCAD中可以以任意比例將所繪圖形的全部或部分輸出到圖紙或文件中,從而獲得圖形的硬拷貝及電子拷貝。AutoCAD可以將圖形輸出為圖元文件、位圖文件、平板印刷文件、AutoCAD塊、三維Studio文件等。03
AutoCAD 2012圖形文件的基本操作
19 設置系統變量。在命令行中輸入“star tup”,按“Enter”鍵確定后輸入“1”,按“Enter”鍵確定,將STARTUP的新值設為“1”;在命令行中輸入“filedia”,按“Enter”鍵確定后輸入“1”,按“Enter”鍵確定,將FILEDIA的新值設為“1”。03
20 創建新圖形。在菜單欄中選擇“文件”>“新建”命令,彈出“創建新圖形”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選擇“公制”單選按鈕,默認的圖形邊界為429×297,單擊“確定”按鈕,如圖1-11所示。

圖1-11 “創建新圖形”對話框
21 保存圖形文件可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保存”按鈕,保存文件;如果是第一次保存圖形文件,則當保存時會彈出“圖形另存為”對話框,在“圖形另存為”對話框中,可以進行選擇保存位置、修改“文件名”、選擇保存文件類型設置,設置完畢后,單擊“保存”按鈕進行保存,如圖1-12所示。04

圖1-12 保存圖形文件
22 設置圖形密碼與設置“自動保存”圖形文件一樣,在菜單欄中選擇“工具”>“選項”命令,
23 彈出“確認密碼”對話框,重復輸入上一步中在“用于打開此圖形的密碼或短語”文本框中所輸入的密碼,單擊“確定”按鈕,結束“圖形密碼”的設置,如圖1-14所示。

圖1-14 “確認密碼”對話框
24 關閉圖形后,再次打開此圖形文件時,就會彈出“密碼”對話框,只有輸入正確的密碼,才能打開圖形文件。彈出“選項”對話框;同樣與“自動保存”圖形文件相似,在“選項”對話框中,切換到“打開和保存”選項卡,在“文件安全措施”區中單擊“安全選項”按鈕,彈出“安全選項”對話框,在“用于打開此圖形的密碼或短語”文本框中輸入密碼,勾選“加密圖形特性”復選框,單擊“確定”按鈕,如圖1-13所示。

圖1-13 “安全選項”對話框
任務二 建筑設計的基本知識和結構設計的基礎知識
AutoCAD是在建筑制圖中經常使用的一款繪圖軟件,常用于建筑設計、城市規劃等領域,在本次任務中,將簡單介紹一些AutoCAD在建筑設計中的基本知識和結構設計的基礎知識。
建筑設計的基本知識
25 標題欄一般由更改區(一般由更改標記、處數、分區、更改文件號、簽名和年月日等組成,應按由下而上的順序填寫,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順延或放在圖樣中其他的地方,但應有表頭)、簽字區(一般由設計、審核、工藝、標準化、批準、簽名和年月日等組成,一般按設計審核、工藝、標準化、批準等有關規定簽署姓名和年月日)、其他區(一般由材料標記、階段標記、重量、比例、共幾張、第幾張等組成)、名稱及代號區(一般由單位名稱、圖樣名稱和圖樣代號等組成)組成,也可按實際需要增加或減少。05
26 明細欄一般由序號(圖樣中相應組成部分的序號)、代號名稱(圖樣中相應組成部分的圖樣代號或標準號)、名稱填寫(圖樣中相應組成部分的名稱或其型式與尺寸)、數量(圖樣中相應組成部分在裝配中所需要的數量)、材料(圖樣中相應組成部分的材料標記)、重量(圖樣中相應組成部分單件和總件數的計算重量,以千克或公斤為計量單位時允許不寫出其計量單位分區,必要時應按照有關規定將分區代號填寫在備注欄中)、單件、總計分區、備注等組成,也可按實際需要增加或減少。
27 在建筑制圖中,經常需要修改對象的線寬,所以線寬是繪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通常配合線型比例等特性共同使用。06
線寬是指定給圖形對象和某些類型的文字的寬度值。使用線寬,可以用粗線和細線清楚地表現出截面的剖切方式、標高的深度、尺寸線和小標記,以及細節上的不同。例如,通過為不同圖層指定不同的線寬,可以很方便地區分新建的、現有的和被破壞的結構。除非選擇了狀態欄上的“線寬”按鈕,否則不顯示線寬。
TrueType字體、光柵圖像、點和實體填充(二維實體)無法顯示線寬。多段線僅在平面視圖外部顯示時才顯示線寬。可以將圖形輸出到其他應用程序,或者將對象剪切到剪貼板上并保留線寬信息。
在模型空間中,線寬以像素顯示,并且在縮放時不發生變化。因此,在模型空間中精確表示對象的寬度時不應該使用線寬。例如,如果要繪制一個實際寬度為0.5英寸的對象,就不能使用線寬而應該用寬度為0.5英寸的多段線表現對象。
也可以使用自定義線寬值打印圖形中的對象。使用打印樣式表編輯器調整固定線寬值,以使用新值打印。
具有線寬的對象將以指定的線寬值打印。這些值的標準設置包括“Bylayer”、“Byblock”和“默認”。它們的單位可以是英寸或毫米,默認單位是毫米。所有圖層的初始設置均由Lwdefault系統變量控制,其值為0.25 mm。
線寬值為0.25mm或更小時,在模型空間顯示為1個像素寬,并將以指定打印設備允許的最細寬度打印。在命令提示下輸入的線寬值將舍入到最接近的預定義值。
可在“線寬設置”對話框中設置線寬單位和默認值。通過以下方法可以訪問“線寬設置”對話框:使用LWEIGHT命令;在狀態欄的“線寬”按鈕上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設置”;在“選項”對話框的“用戶系統配置”選項卡上選擇“線寬設置”。
28 線型比例是通過全局修改或單個修改每個對象的線型比例因子,可以以不同的比例使用同一個線型。07
默認情況下,全局線型和單個線型比例均設置為1.0。比例越小,每個繪圖單位中生成的重復圖案就越多。例如,設置為0.5時,每一個圖形單位在線型定義中顯示重復兩次的同一圖案。不能顯示完整線型圖案的短線段顯示為連續線。對于太短,甚至不能顯示一個虛線小段的線段,可以使用更小的線型比例。
線型管理器顯示“全局比例因子”和“當前對象比例”。
①“全局比例因子”的值控制LTSCALE系統變量,該系統變量可以全局修改新建和現有對象的線型比例。
②“當前對象比例”的值控制CELTSCALE系統變量,該系統變量可設置新建對象的線型比例。
將用LTSCALE的值與CELTSCALE的值相乘以獲得顯示的線型比例。在圖形中,可以很方便地單獨或全局修改線型比例。
在布局中,可以通過PSLTSCALE在不同的視口中調節線型比例,線型比例修改前、后的效果如圖1-15所示。

圖1-15 修改線型比例
29 圖形中的文字要求。在繪制建筑圖紙中,對標注文字和尺寸也做了相關要求(GB/T 14691—1993),下面來簡單介紹對文字方面的要求。
①書寫字體必須做到字體工整、筆畫清楚、間隔均勻、排列整齊。
②字體高度(用h表示)的公稱尺寸系列為:1.8、2.5、3.5、5、7、10、14、20(單位為mm)。如需要書寫更大的字其字體高度應按的比率遞增。字體高度代表字體的號數。
③漢字應寫成長仿宋體,并應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公布推行的漢字簡化方案中規定的簡化字漢字,高度h不應小于3.5mm,其字寬一般為h/2。
④字母和數字分A型和B型,A型字體的筆畫寬度d為字高h的1/14,B型字體的筆畫寬度d為字高h的1/10。
⑤在同一圖樣上只允許選用一種型式的字體。
⑥字母和數字可寫成斜體和直體斜體字,字頭向右傾斜,與水平基準線呈75°。
⑦漢字、拉丁字母、希臘字母、阿拉伯數字和羅馬數字等組合書寫時,其排列格式和間距應符合表1-1和表1-2的規定。
表1-1 A型字體mm

表1-2 B型字體mm

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概述
建造一棟建筑物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施工之前必須對建筑物的構造進行整體的研究,制訂出一個合理的方案,編制一套完整的施工圖紙和文件,為施工提供依據,這就是建筑的設計工作。建造房屋,從擬訂計劃到建成使用,通常需要編制計劃任務書、選擇和勘測基地、設計、施工,以及交付使用后的回訪總結等幾個階段。設計工作又是其中比較關鍵的環節,它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建設計劃,并且具體貫徹建設方針和政策。通過設計這個環節,把計劃中關于設計任務的文字資料,編制成表達整棟或成組房屋立體形象的全套圖紙。
30 建筑構造設計的原則
建筑結構設計中,應綜合處理好各種技術因素,必須全面綜合考慮堅固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美觀大方等,應遵循以下原則。
1.必須滿足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由于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和所在地區的不同、環境不同,因而對建筑結構設計有不同的技術要求。如在保溫性能、通風采光及防潮防水方面的要求,各種不同使用要求的建筑物都有所不同。北方地區要求建筑在冬季保溫;南方地區要求建筑能通風、隔熱;而劇場等建筑則要求考慮吸聲、隔音等要求。
2.必須有利于結構安全。在建筑物的設計過程中,除了要根據荷載大小和結構要求確定構件的基本尺寸之外,還要根據一些受力構件在結構中的具體受力情況,如陽臺、懸挑板等構件,都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確保建筑物的安全。
3.必須適用建筑工業化的要求。在建筑設計中,應大力改進傳統的建筑方法,廣泛使用標準設計、標準構配件及其制品,使構配件生產工業化、節點構造定型化。與此同時,在開發新材料、新結構、新設備的基礎上,注意促進對傳統材料、結構、設備和施工方法的更新和改造。
4.必須考慮建筑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效益。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建筑物的整體經濟效益,在經濟上注意降低造價,降低材料的能源消耗。
5.必須注意建筑物整體美觀。建筑物的形象主要取決于建筑設計的體型組合和立面組合,一些細部構造處理對整體美觀也有很大的影響。
6.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單體建筑是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必須充分考慮和周圍環境的關系。
31 建筑構造設計的內容
房屋的設計,一般包括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和設備設計等幾部分,它們之間既有分工又相互密切配合。由于建筑設計是建筑功能、工程技術和建筑藝術的綜合,因此它必須綜合考慮建筑、結構、設備等工種的要求,以及這些工種的相互聯系和制約。設計人員必須貫徹執行建筑方針和政策,正確掌握建筑標準,重視調查研究和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建筑設計還和城市建設、建筑施工、材料供應以及環境保護等部門的關系極為密切。
建筑設計的依據文件包括:主管部門有關建筑任務的使用要求、建筑面積、單方造價和總投資的批文,以及有關部、委或省、市、地區規定的有關設計定額和指標;工程設計任務書;城市建設部門同意設計的批文;委托設計工程項目表等。
設計人員根據上述設計的有關文件,通過調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資料和勘測設計資料,綜合考慮總體規劃、基地環境、功能要求、結構施工、材料設備、建筑經濟以及建筑藝術等多方面的問題,進行設計并繪制出建筑圖紙,編寫主要設計意圖的說明書,其他工種也相應設計并繪制各類圖紙,編制各工種的計算書、說明書以及概算和預算書。上述整套設計圖紙和文件便成為房屋施工的依據。
32 建筑結構設計的過程
建筑結構設計一般分為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對于大型的、比較復雜的工程,也有采用三個設計階段,即在兩個設計階段之間,還有一個技術設計階段,用來深入解決各工種之間的協調等技術問題。
設計前的準備工作包括熟習設計任務書、收集必要的設計原始資料、設計前的調查研究、學習有關的方針和政策。
初步設計階段是建筑設計的第一階段,它的主要任務是提出設計方案,即在已定的基礎范圍內,按照設計任務書所擬定的房屋使用要求,綜合考慮技術經濟條件和建筑藝術方面的要求,提出設計方案。
初步設計要完成以下內容: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工程概預算書。設計說明書應包括建筑設計總說明和各專業設計說明兩部分。設計圖紙應包括建筑總平面圖和各層的平面圖及主要剖面、立面圖。
技術設計階段是三階段建筑設計的中間階段。它的主要任務是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確定房屋各工種之間的技術問題。
施工圖設計是建筑設計的最后階段。它的主要任務是滿足施工要求,即在初步設計或技術設計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建筑、結構、設備各工種,相互交底、核實核對,深入了解材料供應、施工技術、設備等條件,把滿足工程施工的各項具體要求反映在圖紙中,做到整套圖紙齊全統一,明確無誤。本書后面章節就涉及本階段在建筑結構施工圖方面的內容。
33 建筑結構設計的要求和依據
建筑結構設計的要求包括滿足建筑功能要求,采用合理的技術措施,具有良好的經濟效果,考慮建筑美觀要求和符合總體規劃要求。
建筑設計的依據包括人體尺度和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度,家具、設備的尺寸和使用它們的必要空間,溫度、濕度、日照、雨雪、風向、風速等氣候條件,地形、地質條件和地震烈度,建筑模數和模數制。
- AutoCAD 2022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
- ASP.NET 3.5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中文版3ds Max 2016實用教程
- VRP11/3ds Max虛擬現實制作標準實訓教程
- BackTrack 5 Wireless Penetration Testing Beginner's Guide
- 平面設計制作標準教程(微課版 第2版)
- TopSolid Wood軟件設計技術與應用
- Audition CC音頻處理完全自學一本通
- Photoshop CS6圖像處理立體化教程
- 從零開始:Photoshop CS6中文版基礎培訓教程
- Funambol Mobile Open Source
- Photoshop CC 2015中文版實用教程(第7版)
- Mastercam軟件應用技術基礎(X2版)
- AutoCAD 2016中文版自學視頻教程(標準版)
- 案例學:Photoshop電商美工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