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 2011機械設計與制作標準實訓教程
- 洪濤濤 閆軍等
- 2269字
- 2020-04-22 16:23:00
模擬制作任務
任務1 繪制深溝球軸承
任務參考效果圖

任務背景
深溝球軸承屬于滾動軸承類零件,滾動軸承為二圓環,一個緊套在軸頸上,另一個則緊塞于軸承殼內。兩環之間置有若干“滾動體”,用以改變軸與殼之間的滑動摩擦,使之名副其實地為“滾動摩擦”。“滾動體”包括滾珠、滾柱、滾錐、滾鼓以及滾針等。本實例為深溝球軸承,需要啟動摩擦小,可承受徑向和軸向的雙向負荷,且為標準件,尺寸和精度已有共同的標準。
任務要求
此零件是標準件,滾動軸承內、外圈與滾動體均采用硬度高、抗疲勞性強、耐磨性好的高碳鉻軸承鋼GCR15SiMn制造,熱處理后硬度要達到60~65HRC,保持架采用低碳鋼板沖壓形成。本軸承由某專業化的標準件生產廠商生產,大量生產供應市場,除本實例中的類型和尺寸外,還有其他類型和尺寸系列。一般機械組裝廠只需根據具體的工作條件,正確選擇軸承的類型、尺寸和公差等級,并合理地進行軸承組合即可。
任務分析
深溝球軸承的繪制是簡單二維圖形制作中比較典型的實例,在本例中主要利用一些編輯命令,包括【偏移】、【鏡像】、【拉長】以及【圓角】等命令來實現。本實例的制作思路,首先繪制中心線和輔助線作為定位線,偏移生成其余的直線,然后再繪制滾子,再進行倒角;之后運用【鏡像】命令對圖形進行鏡像處理并進行細部的修改、最后繪制剖面線完成圖形的繪制。
制作流程及難點

① 直線條數比較多,注意位置和長度大小。
② 注意兩條直線位置的不同。
③ 剖面線的繪制,注意內外徑剖面線方向不同。
操作步驟詳解
1.繪圖準備
(1)新建文件。單擊菜單欄中的【文件】>【新建】命令,或單擊快速訪問工具欄中的【新建】命令,彈出【選擇樣板】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選擇“
”樣板,單擊【打開】按鈕,如圖3-1所示。

圖3-1 【選擇樣板】對話框
(2)創建圖層。單擊【常用】選項卡【圖層】面板中的【圖層特性】命令,彈出【圖層特性管理器】對話框,單擊【新建圖層】按鈕
,創建“中心線層”、“粗實線層”和“剖面線層”,如圖3-2所示。

圖3-2 圖層的設置
2.繪制輪廓
(1)繪制直線。將“中心線層”設定為當前層,單擊【常用】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命令,繪制一條水平中心線;重復【直線】命令
,繪制一條豎直線,如圖3-3所示。

圖3-3 繪制中心線
(2)偏移處理。單擊【常用】選項卡【修改】面板中的【偏移】①命令,如圖3-4所示,將水平中心線向上偏移,結果如圖3-5所示。命令行提示如下。

圖3-4 單擊【偏移】命令

圖3-5 偏移直線
命令: offset 當前設置:刪除源=否 圖層=源 OFFSETGAPTYPE=0 指定偏移距離或 [通過(T)/刪除(E)/圖層(L)] <40.0000>: 12.5 選擇要偏移的對象,或 [退出(E)/放棄(U)] <退出>(拾取水平中心線) 指定要偏移的那一側上的點,或 [退出(E)/多個(M)/放棄(U)] <退出>:(鼠標在水平 中心線上方單擊) 選擇要偏移的對象,或 [退出(E)/放棄(U)] <退出>:
(3)調整中心線長度。運用AutoCAD中的夾點功能②將偏移得到的中心線長度調整到合適的位置,結果如圖3-6所示。

圖3-6 調整中心線
(4)偏移處理。單擊【常用】選項卡【修改】面板中的【偏移】命令,將水平中心線向上偏移7.5mm、10.33mm、13.75mm和17.5mm;重復【偏移】命令
,將豎直中心線向兩側偏移,偏移的距離為5.5mm,結果如圖3-7所示。選中偏移后的直線,在【圖層】面板的【圖層】下拉列表中選擇“粗實線層”,如圖3-8所示。偏移后的直線轉換為粗實線,結果如圖3-9所示。

圖3-7 偏移直線

圖3-8 選擇圖層

圖3-9 轉換圖層
(5)修剪圖形。單擊【常用】選項卡【修改】面板中的【修剪】命令,修剪多余的線條。結果如圖3-10所示。

圖3-10 修剪圖形
3.繪制軸承滾道及滾動體
(1)繪制圓。將“粗實線層”設置為當前層,單擊【常用】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圓】命令,繪制以短水平中心線與豎直中心線交點為圓心,繪制半徑為2.5mm的圓,結果如圖3-11所示。

圖3-11 繪制圓
(2)圓角處理。單擊【常用】選項卡【修改】面板中的【圓角】③命令,如圖3-12所示,對圖3-11所示的邊進行圓角處理,半徑為0.6mm。

圖3-12 單擊【圓角】命令
命令行和操作提示如下。
命令: fillet 當前設置:模式 = 不修剪,半徑 = 0.0000 選擇第一個對象或 [放棄(U)/多段線(P)/半徑(R)/修剪(T)/多個(M)]: r 指定圓角半徑 <0.0000>:0.6 選擇第一個對象或 [放棄(U)/多段線(P)/半徑(R)/修剪(T)/多個(M)]: t 輸入修剪模式選項 [修剪(T)/不修剪(N)] <不修剪>: t 選擇第一個對象或 [放棄(U)/多段線(P)/半徑(R)/修剪(T)/多個(M)]: m 選擇第一個對象或 [放棄(U)/多段線(P)/半徑(R)/修剪(T)/多個(M)]: 選擇第二個對象,或按住<Shift>鍵選擇要應用角點的對象: 選擇第一個對象或 [放棄(U)/多段線(P)/半徑(R)/修剪(T)/多個(M)]: 選擇第二個對象,或按住<Shift>鍵選擇要應用角點的對象:
結果如圖3-13所示。

圖3-13 圓角處理
(3)圓角處理。再次利用【圓角】命令,采用不修剪模式將如圖3-13所示的邊進行圓角處理,半徑為0.6mm,結果如圖3-14所示。

圖3-14 圓角處理結果
(4)修剪圖形。單擊【常用】選項卡【修改】面板中的【修剪】命令,修剪掉多余的線條,結果如圖3-15所示。

圖3-15 修剪圖形
(5)鏡像處理。單擊【常用】選項卡【修改】面板中的【鏡像】命令,選擇圖3-15中心線上部分為鏡像對象、水平中心線為鏡像線,鏡像軸承的另一半,效果如圖3-16所示。

圖3-16 鏡像圖形
4.繪制軸承的剖面圖
(1)填充圖案。將當前圖層設置為“剖面線層”,單擊【常用】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圖案填充】④命令,如圖3-17所示,打開如圖3-18所示的【圖案填充創建】選項卡,在【圖案】面板中選擇“ANSI31”圖例,在【特性】面板中設置比例為“1”,在視圖中選擇如圖3-19所示的區域,按【 Enter 】鍵,完成圖案填充如圖3-20所示,完成軸承外圈的填充。

圖3-17 單擊【圖案填充】命令

圖3-18 【圖案填充創建】選項卡

圖3-19 選擇填充區域

圖3-20 填充軸承外圈
(2)填充圖案。重復【圖案填充】命令,在打開的【圖案填充創建】選項卡中設置角度為90度,選擇填充區域,按【 Enter 】鍵,軸承內圈的填充結果如圖3-21所示。

圖3-21 填充軸承內圈
- Instant Vert.x
- UG NX 12.0中文版完全自學一本通
- Adobe創意大學After Effects CS5 影視特效師標準實訓教材
- HTML5 Multimedia Development Cookbook
- PPT設計實用教程
- AutoCAD 2014 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
- SPSS進階分析與實務
- 超簡單的攝影后期書
- Photoshop CC 服裝設計經典實例教程
- Excel數據管理:不加班的秘密
- 中文版3ds Max 2016實用教程
- Flash基礎與實戰教程
- JBoss RichFaces 3.3
- Origin 2022科學繪圖與數據分析(高級應用篇)
- After Effects 影視后期特效:短視頻制作實戰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