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城務工一定要知道的100類安全常識
- 趙鳳艷
- 1475字
- 2019-11-06 15:26:34
18.街頭中獎類詐騙
此類詐騙之術,抓住的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貪圖小利的心理,再通過高額獎等為外衣,拉開行騙的大旗。
案例1:
一名衣著邋遢坐在車廂尾部的中年男子,從包里掏出一聽罐裝“健力寶”,用力搖晃后拉開拉環,故意將飲料噴濺到周圍的同伙身上。一名扮作普通乘客的同伙佯作生氣,一把奪過飲料罐,嘴里嚷嚷著:“我讓你喝!”揚手把罐中的飲料倒向車廂地板,一枚易拉罐拉環落在地板上,接著撿起拉環故做驚嘆:“你運氣很好呀,中了8萬元的一等大獎!”
中年男子奪過中獎拉環,請求周圍的乘客幫忙鑒別,此時其他同伙也圍過來了,爭相搶買中獎拉環,“我出5000元”, “我出8000”,場面煞是熱鬧。中年男子這時說:“我沒帶身份證不能領獎,誰能出夠買一部彩電的錢,這8萬元的兌獎拉環就歸誰。”
車上一名年輕男乘客見“人們”爭著搶著要出錢,再看中獎拉環上的確印著“北京2008,一等獎八萬元,某飲料申奧成功特設獎品,憑此證和身份證到全國各大商場領取獎金,截止日期2008年12月31日,公證號:0651185”。
于是那人便表示想買下來,但身上現金不多,要用銀行卡取錢,中年男子順勢說要看是否真是銀行卡,并趁機調換了銀行卡,同時掏空了年輕男子隨身的現金。騙子得手下車后,他打電話詢問領獎,卻被告知此飲料并無巨額獎金,此時男子方才知道上了當。
案例2:
2008年11月。高先生早上乘坐公交車,正在瞇著眼睛休息,突然聽到有人大聲吵鬧,一看原來是一位老農模樣的人開一罐飲料時外溢的汁水灑在了一旁年輕人的鞋子上,本是一件說兩句也就過去了的小事,年輕人卻不依不饒起來,一邊吵鬧一邊環視車廂的舉動,讓高先生起了疑心。
果然,接著就是拉環中獎、倒掉飲料取出罐內的中獎標志、一個要買一個要賣的司空見慣的騙局。出乎意料的是,一位和高先生天天在起點站上車碰頭,戴副眼鏡,看起來很有知識的年輕人,卻對這筆所謂高達80 000元的獎金動了心思,討價還價到3000元,只是身上帶的錢不夠,于是將手機、手表、戒指一起交給了老農,約定下車后到銀行取錢湊夠數。后經高先生幾個坐在后排的同路人指點兼暗示,那位小伙子才依依不舍地放棄了發筆財的夢想,又在高先生幾個的幫助下要回了(準確說是奪回了)他的手機、手表、戒指,避免了小伙子上當。接著六七個騙子同伙也在下一站下了車。
案例3:
劉先生有一次到發廊洗頭,正洗間進來了一男一女,問洗頭價錢,之后就在沙發上坐了下來。一會工夫之后,女的說口渴,就去“買”了一聽健力寶,之后就和那個男的演起了雙簧:好像是中了幾萬元的頭獎。那個女的于是提出她的身份證正在辦暫住證,無法取出領取獎金。男的表示可以替她去領。女的說跟你不認識難以信任對方。
男的表示,愿回家取8千元做抵押。隨后提高了聲音,說:“不要讓別人知道”。男的離開后,女的繼續鎮定地坐在那兒喝著飲料。
此時,老板娘卻有點坐不住了,跟那個女的商量,說“我給你2萬元,你把那個獎金讓給我吧”。那個女的不動聲色,老板娘正興沖沖地上樓要拿錢時,劉先生突然間覺得不對勁,于是提出了他的疑問,涼爽的陰雨天,怎么會一進門就口渴?獎那么容易得?打工妹得了大獎還那么鎮定,一副若無其事狀?他們的一舉一動像在演戲,十有八九是在騙人。于是再沒人理她,后來,那個女的也只好沒趣地走了。
預防街頭中獎詐騙方法:
犯罪分子的街頭中獎詐騙主要針對一些女性,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利用他們想發大財、貪圖便宜的心理,進行詐騙。
(1)遇到此類事情發生時,請您提高警惕,不要貪圖小便宜,謹防上當。
(2)不要被所謂高額的“獎金”沖昏頭腦,應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一道理。
(3)可以電話聯系其中獎產品廠家,咨詢產品是否有中獎活動,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