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愛好者(2014年第2期)
- 《音樂愛好者》編輯部
- 1321字
- 2019-08-08 18:47:39
NEWS 樂壇資訊
⊙外刊介紹 Magazines
⊙文字_群利
《歌劇新聞》
OperaNews
2013年12月號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每個演出季的開幕之夜都相當隆重。2013年9月23日是第一百二十九個演出季的開始日,當晚鬢影衣香,嘉賓云集。首場劇目為新制作的《葉甫蓋尼·奧涅金》,這個版本由大都會歌劇院與英國國家歌劇院合作,英國著名導演黛博拉·華納設計。演出開始時間比規定的晚了些,原因是觀眾席中有人鬧事——抗議俄羅斯總統普京于6月簽署的反同性戀法律,而這場演出的指揮杰吉耶夫和飾演塔蒂亞娜的俄羅斯女高音涅特布科正是普京的支持者。稍后開始的演出中,涅特布科的演唱絲毫未受影響,依然那么沉穩、甜美而讓人嘆服,可謂是她這幾年在該劇院最出色的演唱。
●歌劇演員常年在世界各地演出,一只旅行箱或許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但對于美國男中音歌唱家托馬斯·漢普森而言,奧地利是十分親切之地。2013年夏天他與喬納斯·考夫曼等在薩爾茨堡演出《唐·卡洛斯》,他飾演羅德里戈一角;適逢女兒女婿也在那里,因為同樣是歌劇演員的女婿在該城演唱《女人心》中的古列爾莫;而他的另一個女兒就住在維也納附近。“我的妻子生于薩爾茨堡,她的全家都在這里。”難怪漢普森到了薩爾茨堡會有回家的感覺。
●四十三歲的男中音歌唱家安布羅吉奧·馬埃斯特里(Ambrogio Maestri)如今已是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明星。這位天生的意大利喜劇演員不久前剛完成了他第二百場主演威爾第的法爾斯塔夫一角。他在世界各大劇院演唱這一角色,獲贊譽無數。他性格開朗,熱情洋溢,有時說話還真有點像法爾斯塔夫:“意大利人只要兩杯酒下肚,準唱。”他還表示:“我很幸運能那么多次演法爾斯塔夫,劇中沒有人死,還有的是酒;不像有些悲劇,總有人要在戲中死去。”
《BBC音樂雜志》
BBCMusicMagazine
2013年圣誕節專號

●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是根據霍夫曼的《胡桃夾子與耗子王》改編的,也是他所作三部舞劇的最后一部,1892年首演于圣彼得堡。當年作者將舞劇音樂改編為由八首樂曲組成的管弦樂組曲。一百多年來,這部充滿神秘色彩的童話劇包括音樂,在全世界廣受歡迎,尤其是在圣誕節期間。在美國,圣誕樹上懸掛《胡桃夾子》中的那些玩具已經成為傳統。
自《睡美人》在圣彼得堡首演后,帝國劇院董事長伊凡·弗謝沃洛日斯基便邀請柴科夫斯基為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作曲。據作曲家的兄弟莫杰斯特回憶,柴科夫斯基一開始并不認可這個選題,他稱贊霍夫曼的原作,但不滿意大仲馬的改編本(后由佩季帕改編腳本)。但最終柴科夫斯基很快就完成了《胡桃夾子》的創作,而且音樂在舞劇上演的九個月前就在音樂會上演奏了,所以當舞劇正式上演時,觀眾的熱情可想而知。這部舞劇也受到當今音樂學家和兒童心理學家的高度評價——能夠這樣生動真實地反映一個小女孩心靈世界的經典藝術作品畢竟是很少見的。
●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讓人難忘,其曲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美國作曲家約翰·威廉姆斯(1932-)。在長達六十余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創作了眾多為世人所熟悉的電影音樂,如《星球大戰系列》《大白鯊》《超人》《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藝妓回憶錄》《哈利·波特》等等,一生獲獎無數,這些成就當今無人能夠超越。2012年2月,他在波士頓交響樂團駐地坦格爾伍德舉行了八十壽慶音樂會,指揮家斯拉特金執棒,杰西·諾曼、馬友友等音樂家參加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