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他還是小心翼翼的將羊皮卷、法寶和符紙小心珍藏著,因為他相信終有一天他能參悟羊皮卷的內容,找到使用法寶和符紙的方法。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到了二十世紀初,大清國亡,中華民國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奧匈帝國四分五裂,帝國自此解體。
又過了十幾年,錫德拉家的小兒子成為了D國元首。
元首野心勃勃,企圖征服世界,奈何D國經濟正在走向崩潰。
一日,元首又在家中獨自研究從林道長那里得來的羊皮卷、法寶和符紙,突然,他想起了小時候程繼德給他講的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內容是:在清國SC省成都府有一個名叫灌縣的地方,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灌縣還是古蜀國的轄地的時候。灌縣境內的岷江邊住著一對家境貧寒的母子,母子二人相依為命。
母親年紀漸大,眼睛花了,腿腳也不利索了。
好在兒子已經長大,能夠承擔起家庭責任。
人們都喚那名兒子為阿郎,阿郎為了讓母親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農閑之余還會去砍柴、割草,用柴草換錢來孝敬母親。
這日,阿郎如往常一般前往山中割牧草,可惜附近的牧草幾乎都被人割完了。
阿郎不想空手而歸,于是便往大山深處走去。
阿郎不知走了多久,突然發現地里的牧草豐美無比,于是他便高興的停下腳步收割牧草。
阿郎收割了許多豐美的牧草,換了不少錢。
次日,阿郎再次前往昨日之處收割牧草,又換了不少錢,阿郎便接連幾日都去山中收割牧草。
幾日后,阿郎終于發現了異常,他感覺他收割牧草的地方似乎有收割不完的豐美牧草,于是他將一片地里的牧草割完后特地用石頭做了記號。
第二天,阿郎又來到了用石頭做了記號的地方,結果他驚訝的發現昨日被收割過的地方一夜間又長出了豐美的牧草。
阿郎驚詫不已,一般牧草被收割后起碼需要再過十天才能再次收割,而這里的牧草被收割后竟然只過了一天便能再次收割了。
阿郎不禁懷疑是不是有人動過他做的石頭記號,這時他看到旁邊有一顆樹,他便想到在樹上做記號,那樣便不會被人搬動。
于是阿郎將樹周圍的牧草都收割了,并在樹上做了記號。
次日,阿郎再次來到做了記號的地方,結果發現昨日被收割的牧草還是又長起來了,這次阿郎相信這里的牧草比別的地方長得快了。
阿郎是一個善于思考,并且膽大心細之人,他發現這里的牧草和其他地方的牧草是一個品種,那么問題也許就出在土地里。
第二天,阿郎帶著鋤頭來到了牧草長的快的地方,用鋤頭將地翻了一遍,結果翻出了一顆雞蛋大小,血紅色的珠子。
阿郎知道這顆珠子一定是寶貝,應該可以賣很多錢,他便想將這顆珠子賣了,讓母親過上好生活。
阿郎將珠子帶回家后,想著一時之間也找不到買家,為了安全起見,便將珠子藏到了見底的米缸之中。
第二天,阿郎打開米柜再次被驚呆了,原本見底的米柜竟然被米裝滿了,滿來都快溢出來了。
阿郎知道必定是那顆珠子的原因,于是決定不賣珠子了,準備自己用珠子來改善生活。
阿郎激動的將珠子神奇的能力告訴了母親,母親并沒有因此而感到激動,反而語重心長的告訴阿郎做人不能太貪心,讓阿郎用珠子來維持生計就可以了。
起初,阿郎用珠子將見底的米柜變滿后,要等到米吃完后再使用珠子。
然而,一次阿郎母親生了重病,阿郎卻沒有錢為母親看病。
阿郎便想到了珠子,于是阿郎便用珠子將米柜變滿,然后留下自己和母親吃的米和當晚用來變米的米,把其他的米都賣了。
很快阿郎便攢夠了錢,為母親治好了病。
母親的重病雖然被治好了,但還是留下了病根,需要好生調養,也需要經常就醫,那就需要很多錢,阿郎便只好每日都賣米籌錢。
阿郎雖然行事謹慎,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很快就有人察覺出了他家的反常。
一名貴族無意間發現阿郎似乎每天都有賣不完的米,貴族知道阿郎家既沒有大片田地,也沒有看到阿郎從別處進貨,不禁對此產生了懷疑。
于是貴族派人監視阿郎,發現了阿郎家見底的米柜會在一夜之間變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