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心中藏之不敢忘
- 浮華一日
- 里夕予
- 2283字
- 2019-08-27 23:58:21
幸得溟仕軒相助,南溟總算落得了些許平靜,百姓已從渭國被盡數(shù)救出,溟皇終于可以安穩(wěn)地鉆研著來之不易的“十二密術(shù)”。
相較之下,渭國便更顯得落寞,樁樁件件有損國家之事令他們不得喘息,一切希望便也都寄托在了遠赴齊國的仲孫由瑾身上。雖說大臣們不愿相信一女子能有力挽狂瀾之勢,卻也無奈,只好賭上一賭。
自上次驪河畔馬棚一別,齊二皇子文以言便四處搜尋仲孫由瑾的下落。
“可有消息?”文以言對手下問道。
“尚未。”手下無奈道。
另一名親信滿心疑惑,問道:“這女子究竟是誰?上次殿下在馬棚門前苦苦等候,卻未見她出來。隨后日日差我們?nèi)ぃ瑑H憑殿下一張畫,哪里有頭緒?”
文以言輕輕走到幾案前,雙手展開自己所作之畫,端詳了一番,微笑著搖了搖頭道:“難怪遲遲未有消息,這畫上女子與她相比,果真差之千里。”
上次在馬棚門前等到月光初上,也未見人影,文以言便派人進門查看,得知此女早就離開此地,且走的后門。一回府,他便徹夜未眠,趕制了這幅畫作,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忘了她的顏。
當時還覺得甚是滿意,如今一看自己竟沒描繪出半分神韻。
文以言也有些許不解,也不知是不是太過思念,從而不經(jīng)意間將她美化了,還是此女不過如此,當時未能看清。他漸漸生出了點點懷疑。不過這一切的謎底,也要找到此女才能揭曉,他如此想著。
“繼續(xù)找,加派人手。一日不見便找一日,一月不見便尋一月,直到本王見到她為止。有勞諸位。”文以言的命令向來讓手下們沒有絲毫不舒服,這口吻像是尊長,而非皇子。
手下們領(lǐng)命,前去調(diào)動更多的官兵一同搜尋此人。只要遇到和畫中女子有三分相像之人都不會被放過,仔仔細細地搜查著。
仲孫由瑾同曉玉漫步于齊國皇城街市,了解著風土人情,也好把這錢莊千金的身份演繹得像一些。這已經(jīng)不知第幾日見官兵拿著畫四處搜尋了,從青塘郡到皇城的一路上,尤瑾被攔下了七次,但每次和畫中之人一對比,便見官兵們搖搖頭,惋惜地走了。
尤瑾隱約中感覺到,這些官兵是二皇子派來的,而且是為了尋覓自己,只是一直未有機會細看此畫,既然有此良機,此時斷然不能錯過。
尤瑾帶著曉玉行至綢緞莊,兩名小卒正在將里面的女子同此畫細細比對。尤瑾走了進來,打斷了兩人:“兩位可是在找小女?”
兩名小卒聞聲回頭,乍一看,這女子真像畫中人,但仔細一端詳,兩名官兵又相繼搖了搖頭道:“是就好了,這都多少天了,一點頭緒都沒有。”
“可否借畫一觀?”尤瑾問道。
兩名小卒毫不介意地將畫遞給了她,尤瑾一看這畫中女子不施粉黛、騎于馬上、幾縷發(fā)絲亂垂,不禁在心中詫道:這不正是那天的我嗎......
“小女便是畫中人。”尤瑾認真道。
兩名小卒相視而笑,只覺得她仿佛在說笑一般,回道:“這女子素樸得很,身上還有幾分英氣,說是馬棚家的女兒倒像那么回事。姑娘華貴端莊,一看便是富家千金,就不必拿我等尋開心了。”
仲孫尤瑾此刻不知如何解釋,自己那日不過是沒梳妝罷了,怎在此二人嘴里,卻變成了馬棚家的女兒。堂堂渭國公主,這一身豪氣豈是普通人家所能練就的?
“小兵就是小兵,看人全憑衣裝。”尤瑾喃喃低語。
“嗯?姑娘在說什么?”
“沒什么,帶我走一趟吧,這畫中女子只能是我。”尤瑾誠摯地看著兩人,儼然一副‘我在幫你’的樣子。
第一次見有人主動要走一趟的,兩位官兵很是欣喜,不管此人是與不是,起碼有的交差,況且如若此人不是畫中人,也不能怪我們眼瞎,畢竟是這姑娘自己提出來的。兩位小卒激動地應著,帶著尤瑾向二公子府走去。
尤瑾沉沉地落下每一步,暗暗想著:二殿下,是時候見面了。
于她而言,當時能在馬棚前遇上文以言便已是老天眷顧,她正愁不知如何借力助渭,如今這倒有自己送上門的。況且,尤瑾在渭國還未曾見過有此等容貌的男子,不管怎樣,見一見總是不虧的。
還未到二公子府,一行人便看到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全是女子,各式各類層出不窮、源源不斷。
“這是...?”尤瑾愣住,停下了腳步。
兩名小卒顯然也是一副不知情的樣子,兩人目瞪口呆,這門前的人定然全是官兵們找來的“畫中女子”。
“姑娘,這些想必都是和畫中女子有幾分相像之人。要不您也去排著?”其中一名小卒欲將尤瑾領(lǐng)向隊尾。
這畫中女子分明就是公主,他們卻領(lǐng)來這么多所謂“相像之人”,我們渭國公主可不是誰都能像的!曉玉一邊想著,一邊覺得忍無可忍,斥道:“我們小姐乃是安陵孫氏,爾等居然讓她在此和這些山野村婦排在一起?”
安陵孫氏,這個名號在齊國也算是響當當,這錢莊生意遍布大齊,達官顯貴或多或少都在錢莊有些不可告人之財。
兩小卒一聽,倒真是懼了,一小卒言道:“喲,姑娘竟是安陵孫氏,那自然是無需排隊的,請隨我們這邊請。”
方才兩小卒便覺得尤瑾華貴端莊,不敢有絲毫不敬,沒想到竟是安陵孫氏千金,自然得好生招待。畢恭畢敬地將尤瑾和曉玉帶到了府中,轉(zhuǎn)身道:“二位稍等片刻,我這就通傳。”
小卒剛走沒一會兒,就帶著一位長者回來了,這男子像是這府內(nèi)掌事的。
這長者很是匆忙,剛一過來,便急切地對尤瑾說:“姑娘說自己是這畫中人?”
“正是。”尤瑾恭敬有禮地應道。
“老夫這眼神可不太好,就不多看了。既是安陵孫氏千金,便隨老夫這邊請吧。”長者在前面引路,尤瑾帶著曉玉同兩名小卒跟在后面。
長者在偏殿前停了下來,轉(zhuǎn)身吩咐道:“請姑娘在這稍后。”說完便輕聲走了進去。
曉玉跟著尤瑾在渭國之時,可從未在門口候過誰,堂堂渭國大公主,如今竟候于他人門前,讓曉玉十分憋屈,附在尤瑾耳邊道:“公主,這也太無禮了吧。”
尤瑾不想她繼續(xù)說下去,言道:“得虧安陵孫氏的名號,我們才能直接進來,該知足了。”
此時,長者從殿內(nèi)走出,向尤瑾點了點頭道:“姑娘請。”隨后又伸手攔住了想要跟進去的曉玉。
一進殿內(nèi),尤瑾不禁感嘆,世人皆知這齊國國力最盛,沒想到,這二公子的殿宇,卻是這般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