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雙子
- 奈何人生終寂寥
- Vicky秦
- 2008字
- 2019-10-20 18:03:06
長公主持著皇帝的兵符奔向邊關了。
她本意是想帶著梁敏一同去邊關的,可惦記著皇宮本來就調出不少人,防御極弱,若是別人,她也放心不下,便將梁敏留在了皇帝身邊。
江依也受了她的囑托,勢必要幫她照顧好皇帝的身體。
姚安接了旨意隨長公主出關,江若卻被安插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注意著朝堂的動向。
皇帝見女兒安排的如此細致周到,也總算放心的讓她獨自去面對戰場兇險了。
可沒想到,長公主領兵出關的消息飛到了后宮去,讓孟昭華氣的撕碎了手里的帕子。
“皇上就只認皇后所出為兒女不成?”孟青青也是皇帝母族的人,只不過同孟太后隔著許多層,并不親厚罷了,如今在宮中也不過是個正三品的昭華,連妃位都沒掙到一個,“我畢竟是太后的親眷,陛下不眷顧我也就罷了,竟然也不待見我的兩個皇兒。”
“娘娘慎言。”一旁的嬤嬤一邊為孟昭華順著氣,一邊警惕的看了看周圍。見殿內并無閑雜人等,這才放下心來。
如今的局勢奇怪的很,太子被廢了,靖王死了,不聲不響的六皇子摔斷了腿但是保住了性命。四皇子的母族造反不成,現如今該是在外顛沛流離,可昭華所出的恭王和仁王在受到刺殺的時候躲過一劫后,仿佛被皇帝遺忘了一般,反而是公主越發有權勢了。
這局面真是奇怪的很。
但是嬤嬤細細想了想,還是勸慰道:“娘娘不要擔心了,如今皇帝只剩下您親生的兩個皇子,皇位也就只能在咱們這出,還氣些什么呢?皇帝要公主去邊疆,或許只是為了讓公主有些功名,日后在娘娘手底下好討生活,能不能回得來還是兩說。”
“你說這話倒是不假。”孟昭華似乎突然就想通了其中關竅,得意的笑了,“如今正好,皇后也不在了,我這日后若是做了太后,也不辜負了。”
“娘娘說的是呢。”嬤嬤附和著,主仆二人笑的春光燦爛,似乎好日子就到了近前一般。
興慶宮的眾人或許都是這么想的,自從長公主離開后,就變得喜氣洋洋的,連兩個皇子給皇帝的請安折子都深情了些。
皇帝自重新接手了批閱奏折的活兒,又開始心煩,為國為民也只能忍耐著看,正難受著,就看見了兩個兒子的奏折,竟然雙方之間有攀比的意思。
這讓皇帝頭疼極了,可又想笑。若是這兄弟二人知道他并沒有這般的心思,也不知是什么心情。
這算是忙碌中的調劑了,皇帝憋著壞,給兩個兒子沒人都賞賜了積年的珍寶,就讓這二人爭去吧。
果然,這賞賜剛被宮人送去,孟昭華便提著湯湯水水過來看望這個她許久沒見過的“夫君”了。
后宮中女人多,美麗的女人也多,孟青青的長相在這些鶯鶯燕燕里算是抱歉的,只是為著太后的身份,他得提攜著孟家,娶進來沒一陣子就拋到腦后了,也是她運氣好,攏共沒幾回的恩寵,讓她生下了三皇子和八皇子。
若說得圣心,除了與皇后的深情厚誼,也只有從前的蘇寄云和江婉兒兩位皇貴妃了,畢竟長得是傾國傾城貌,剩下的也不過都是面子活兒罷了。
可孟昭華不懂,她偏就以為皇帝會將她扶到后位上,這樣才好名正言順的封她的兒子為太子,因此來的時候頗有幾分拿喬的意思。
“表妹,朕正處理朝堂上的事情,你該知道規矩,此刻不能打擾朕的。”皇帝佯裝生氣,其實是被這個女人弄得倦怠。
可孟昭華下巴頦一抬:“陛下說什么呢,臣妾如今在后宮之中,可不能提什么表妹不表妹的,讓人聽到了,只當皇上越發糊涂了呢。”
周圍的內侍都驚呆了。
這話怎么著也不能由得她想說便說啊?
皇帝果然把臉一沉,將手中的毛筆就丟了出去。
孟昭華這才后知后覺自己方才做了多蠢的事情。
縱然皇帝待她一向都寬厚,也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他畢竟是一國之君,容不得他人議論的。
她雙腿一軟便要跪下去,可皇帝陰沉沉的一個“滾”字,讓她連認錯的機會都沒有了。
內侍們將她恭敬的“請”了出去,連同她帶來的羹湯一起丟了出去。
孟昭華回宮一路上冷汗直流,不住地打擺子。她真是蠢,怎么能說那樣的話呢?惹怒了皇帝,能有她什么好果子吃?她上頭還有剛失了七皇子的良妃,后宮之中留子去母的事情發生的還少么?
這般想著想著,孟昭華忽的得出了一個結論——皇帝不死,她便沒有出頭之日。
對啊,她只有當了太后,才能如方才那般的為所欲為,到時候她的兒子登基,不管她對那時的皇帝說什么都無妨了,畢竟孝字當頭啊!
對,只要她的兒子榮登大寶,她就是萬千尊貴的了。
一路思一路想的回到宮中,她便也好了,剛巧兩個兒子來同她請安。
前一陣子文王造反,皇帝便將皇子們都召回京城了,可還是晚了一步,只剩下這兩個了。
或許是因為在眾皇子的光芒之下,他們顯得太普通了,讓文王覺得并無威脅,便沒急著要他們的命,反而保全了下來。
“給母嬪請安。”恭王與懷王齊齊對著昭華行禮。
恭王年長,在眾皇子中排行第三,是個溫厚的性子,文不成武不就,每日就喜歡玩樂,對京城的美食,官員家里的美人興致多些,是個看著溫和的胖子。
仁王行八,倒是與哥哥不同,精瘦精瘦的,年紀尚小,多年在自己的封地處理事務,比一般的孩子更成熟些。
孟昭華打量了兩個孩子一遍又一遍,怎么看都是幼子更順眼些。她不懂朝政,或是戰事什么的,她就看著幼子長得更好看些罷了。
不過畢竟一家子兄弟,她眼底對仁王流露的孺慕之情,在恭王眼中看上去就有些難受郁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