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百人會成長印記:中國天使投資人砥礪奮進
- 胡雪琴等
- 2419字
- 2021-02-03 14:20:47
劉新說

MBDK國際集團董事長;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本碩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EMBA。
1999 年創立了MBDK 國際集團的第一家公司,經過18年的深耕,現在中國、俄羅斯、美國、以色列、文萊、塞舌爾等設立了27家控股企業,并以莫斯科、硅谷為雙總部 ,業務包括投資、貿易、教育三大板塊。
我就是傳說中那個騰訊股票拿了10年的人
他是一個藝術家?
練過10年芭蕾,7年民間舞和現代舞。
他是一個創業者?
大學一年級就開始創業,連續三次創業。
他是一個企業家?
在全球7個國家,擁有27家控股企業。
他是一個炒股高手?
初入股市就八位數巨額虧損,卻說賠得早賠得好。
他是一個投資高人?
既是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又是 GP(General Partner,普通合伙人);轉戰PE、VC和天使。
……
他不僅在聚光燈下的舞臺翩翩起舞,而且在人生的舞臺上同樣長袖善舞。
他就是天使百人會2018年認證群新人、MBDK國際集團董事長劉新先生。
在2018年天使百人會迎新晚宴上,他無私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我屬于那種比較愛折騰的孩子”。
“我高中沒畢業就出了國”
高中沒畢業,我就自己辦護照、辦簽證到了俄羅斯留學。
我的家族有海外留學的傳統。爺爺是老家縣史上記錄的第一個留學生,畢業于美國西北大學;外公則留學日本醫科大學。
我們家祖孫三代,都是科研技術類專業人士,唯有我經商。
與父親不同的是,我母親藝術專業出身,我繼承了她的藝術基因。從小學芭蕾,練了10年芭蕾、7年民間舞和現代舞。
我雖然多年經商,但骨子里還是搞藝術的,熱情似火。用我太太的話來說,我是那種很容易點燃身邊一群朋友的人。
“我具有俄羅斯戰斗民族的性格”
大家看我說話的感覺可能不太像中國人,因為我17歲半就去了俄羅斯,2018年我43歲,大半人生都在俄羅斯度過,已經養成了俄羅斯戰斗民族的性格,簡單明了,直接不繞彎。
俄羅斯人做事主要認人。我跟你做了第一單,如果靠得住,那這輩子我就認你。
我的合作伙伴最大的是1937年出生的,最年輕的也是1963年出生的,比我大一輪。
普京總統上臺前的俄羅斯確實挺嚇人,找不到安全感。我曾經被綁架了兩次,有一次差點被撕票。
這些年我在俄羅斯開始做減法,在售房地產還有近十萬平方米。
我們在7個國家有27家控股企業
我在俄羅斯25年,本碩博連讀新聞專業,前俄羅斯教育部部長是我的恩師。
我大學一年級下學期就在莫斯科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后來又再次創業,兩次都很成功。由于太年輕,又碰上經濟危機,很快折了進去。
1999年本科畢業,我和太太一起第三次創業。歷經19年,我們共同創辦了MBDK國際集團。
MBDK國際集團在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等7個國家擁有27家控股企業。
最初涉及22個產業,后來壓縮到3個,即投資、貿易和教育。
“初入股市就巨虧,賠得早又賠得好”
我做投資已經快11年了。不可思議的是,最初我不僅對資本市場完全沒概念,而且還特別排斥。
我討厭炒股,也討厭投資,覺得那些都是投機取巧,巧取豪奪。
2007年,兒子在北京出生,我做了10個月全職老公和全職爸爸。閑極無聊,我開始關注國內股市。
當時,我剛好有筆八位數回款轉到了國內。碰巧,我剛剛又讀了王石的一本書,覺得萬科不錯。于是,在萬科增發股價最高點的時候,我進場了。前前后后買了十幾只股票,第二年清盤,總共賠了85%。
這輩子,我都不會忘記那段時光。回望過去,盡管交了高達八位數的巨額學費,還是賠得早,又賠得好。因為正是從這次慘痛的經歷,我學到了最寶貴的炒股“心經”。
從遍地開花到僅持有四只股票
從過去炒股遍地開花到現在,我學會了專一,堅持價值投資,長期堅定持有。
過去10年只做了3支國內股票和1支美股。其中,騰訊持有10年,舜宇光學持有近4年,英偉達也持有近4年。
我最開始買騰訊股票,其實是拍腦袋拍的。因為大家都在用QQ,我覺得未來一定是一個巨大的端口。于是,我全部投進了騰訊。當騰訊股價476.6港元時,其中第一筆投資已經翻了100多倍。
10年來,我一直不停買入騰訊,最近一筆的價格是今年春節前一周的399港幣,其間基本沒有賣出過。我就是那個傳說中騰訊股票拿了10年的人。
2008年我做出重大的人生抉擇,將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了中國。
當年,我讀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EMBA,很幸運成為周其仁老師的親傳弟子。我跟著他去了很多國家、地方和企業,學習了很多知識。
在北京大學學習后,我專業地選擇了兩支股票,即舜宇光學和英偉達。
“我開始是最典型的LP,人傻、錢多、海歸”
2010年,我真正開始做PE(Private Equity,中國通常稱為私募股權投資),投了7個項目,沒折損1個,每個項目發展都很好。該上市的上市,該并購的并購。
開始,我是最典型的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人傻、錢多、海歸。我做了很多家基金的LP,但我的要求是,“你看項目我必須要參加”。差不多有三四年,我沒干別的,全看項目了。作為LP我一年要看100多個項目。
我轉型做GP(General Partner,普通合伙人),還不到3年。因為LP出身,對錢并沒有太大需求,反而贏得了一些LP信任。
我主要向國外投資,但我真正的本事都是在國內學的。我境內外項目投資比例是1︰5。每年,我會看國內100多個項目,而境外則不會超過20個。
“加入天使百人會是我的幸運”
近十年雖然經常回國,但我對國內圈子的選擇很挑剔。
加入天使百人會前,我在國內只有一個北大圈子。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有不到2000名的EMBA、不到3000名的MBA和近1萬名的雙學位學生,大部分都認識我。因為連續數次大型校園活動,我都曾擔任總導演或藝術總監。
坦率地說,曾有若干個投資組織邀我入會。
我的北京大學同學、天使百人會執委張杰說:“大新,你別折騰了,就進天使百人會吧!”他介紹不到半個小時,我就欣然同意。
天使百人會是唯一我主動要求加入的組織。
第二次來參加天使百人會活動,我就告訴胡雪琴秘書長:“看來加入天使百人會真是找對了組織。我特別高興,也特別幸運。會里推薦的項目不僅質量高,會上的氣氛也特別棒!”
加入天使百人會,我只有兩個訴求:
第一,這是我在中國的第二個圈子。我很珍惜,也會很快融入。
第二,我有天使項目需求。那些PE項目太貴了,特別是前幾年,貴得離譜,張口15~20倍。你上市才能翻幾倍啊?!讓人崩潰。
無奈之下,我被迫轉投國外天使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