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心思
- 農(nóng)家奮斗日常
- 姚廷芳
- 2396字
- 2019-06-27 19:19:00
貞娘應著“是啊”,余光掃了蘭娘一眼,見她一臉好奇與雀躍,對她此刻的心情心下了然,想必她的八卦之魂定然是在熊熊燃燒了。
蔣蘭娘果然不負她所望,看了眼四周,目光追隨著姚廷芳的身影,小聲問:“他真的花錢買下你啦?”
這……
這話問得可真是簡樸,簡明扼要又樸實無華。
攻擊性還是有的呀。
貞娘挑了下眉,忍住心里的囧然,很大度地糾正道:“是借錢給我們。”
蔣蘭娘顯然不明白貞娘的心情,再次耿直道:“呃?不都是他出錢嗎?”
貞娘用大拇指掐了掐食指,讓自己保持住了理智,笑著道:“是有區(qū)別的啊。我家借錢是會還的啊?!?
這兩者肯定是有區(qū)別的。
借了還,只是借債關系。
而花錢買下她,她就成了姚廷芳家的下人了呢。
不過,花錢和下人這話,她沒吐口。
她也是知道的,事兒剛過去,大家還在醞釀閑言碎語。若是她提了什么下人之類的,蔣蘭娘不小心傳了出去,聽到有些人耳朵里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山里人淳樸歸淳樸,想象力也有點貧乏,但是腦洞還是有的,攀扯和附會更是不會少了。
編排了你,你聽不過去只能上前對罵,還不能告誹謗。
聽聞這里打官司,銀錢不算,要先打幾大板子才行。所以一般有點民事糾紛,都是私下解決了,頂了天了找族長、里正這些人調(diào)解一下。到了告官那等地步,基本上就是在鄉(xiāng)下醞釀得攏不住,才不得已走那一步。
貞娘這般話留一半,語氣中帶這些情緒,蔣蘭娘也察覺到了。面對她的陰郁之情,蔣蘭娘只當她是惱羞了,瞥了她一眼,也不再糾纏于花錢還是借錢這個問題了。
在蔣蘭娘看來,這個錢就是姚廷芳出的,至于是借不借她并不在意的。她在意的是姚廷芳有錢買她這事兒。聽聞這新搬來的姚家,一來就置房子置田了呢。
蔣蘭娘眼睛骨碌一轉,小聲問道:“聽人說他家一來就買了房子和水田,還有錢”正想說買下貞娘呢,余光掃見貞娘的瞥向她的動作忙笑道,“他家還有錢借給你們用,家里很有錢吧?”
姚廷芳一行人是否有錢,這個問題村里已經(jīng)討論過一波了。
姚廷芳家的房買的是姚姓的,田買的是吳姓的,都是經(jīng)由姚第添牽線辦成了。
村里人多方打探后,討論再討論的結論是,他家比村里一般人家稍微富裕點,但是比不上村里頭的上等人家。
村里的上等人家,像各姓族長家這等人家,家里幾十畝甚至上百畝水田和旱地,還有山頭,子弟在外面鋪子里當學徒或者掌柜。
像貞娘這等人家,家里人口本來就不多,水田兩畝,旱地三畝,辛苦操持一年,無病無災也就混個飽腹,根本存不上什么余財。能有余財買牛還能借錢給汪村的姨媽家,已算是肖氏和黎定山兩口子會操持了。
這里就要說一下貞娘親生家庭那邊,在出黎定產(chǎn)賭錢弄得家里破產(chǎn)這事兒之前,老楊氏雖然有個坐地炮的潑辣名聲,可她會持家也是出了名的。這也是她名頭不好,依舊不愁給兒子娶媳婦。
話說回來,卻說姚廷芳一行人,遠道而來,風塵仆仆一路下來,還有余錢置房置田。如今還要加上一個有能力借錢給人使,有錢讀書。這等情況算不得上等人家,卻比貞娘家這等掙扎在溫飽線上的人家稍微富裕點,屬于中上等人家。
貞娘聽在村里晃悠聽村里人閑話家常后,覺得姚廷芳他們這等財力剛剛好。
太窮吧,可能需要村里人貼補幫襯,村里人肯定不那么喜歡,畢竟大家都不甚富裕,甚至有個別人家還會上門欺負。有道是,人窮天也欺。
太富吧,錢財惹人眼,指不準誰家會干出什么傷天害理之事來。要知道財帛動人心吶。
而姚廷芳家如今這財力,小有家資,錢財上不求人幫襯,能養(yǎng)活自己還能交得起賦稅。如今國朝初立,人口并不多,他們搬進來能增加當?shù)囟】冢€能增點賦稅,里正也喜歡啊。富裕程度也就中等,并不讓大多數(shù)人家紅眼,只要低調(diào)友善且持續(xù)地與大家相處下去,小便宜可能被人占點去,大虧嘛應該不會吃的。
據(jù)貞娘觀察,姚廷芳這一行人也不是那等不通庶務不識人情世故之輩。他們一來就靠著姚姓,與村里頗有傳承的姚氏攀上了關系,又能叫姚家出面幫他們又是找房子又是尋里正買田的,定然也是拿出了些實際的誠意來呢。
貞娘套過姚平遠的話,不過那個馬大哈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姚廷芳和族叔姚運財去了他家三五趟,每次都沒有空手。除此之外,貞娘也見過姚平遠的太爺爺帶著姚廷芳和姚運財去過幾姓族長家呢。
貞娘和村里人一樣只是猜測姚廷芳他們一行人財帛的厚度,沒過多地猜測財產(chǎn)的來源。依著他們的看法一群老弱婦孺,只有兩三個成年壯丁,錢財能哪里來,不外乎老家產(chǎn)業(yè)賣了留下來的唄。
事實上,姚廷芳他們的錢財還真不是僅僅是老家產(chǎn)業(yè)賣了換來的。而是姚廷芳憑借前世對災情的了解,從陳州到蔡州一路,一直不斷地囤積貨物出售貨物換來的。
也是靠著這份機警,姚廷芳才得了姚運財?shù)男湃魏鸵蕾?,他才有資本和資格說動姚運財陪著他一同來到此處,前世的故鄉(xiāng)。
姚廷芳來此一個多月,經(jīng)常在村里村外轉悠,自然也耳聞過村子里的人對他們這行人的猜測。不過,只要自己做好了自己該做的,財不露白主動讓村里人眼紅,也不高調(diào)張揚行事挑釁村里人排外的神經(jīng),也就不必太在意旁人怎么說。
卻說當下,貞娘瞥著蔣蘭娘臉上泛著的粉色的八卦之光,心里一跳,忽地意識到,古人早熟。
莫不是蔣蘭娘這個小丫頭聽了姚廷芳救自己的事跡,芳心暗許了?
如此想著,她不由得仔細觀察蘭娘,只見她目光一直追隨著姚廷芳,心中的囧然不由得更勝。
不過,想想姚廷芳的情況,對于諸多村里女郎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對象。
家境尚可,除了物質(zhì)上過了溫飽線,還有耕讀傳家這等家風,人長得還可以。如今更有救她出火坑這等俠義之事。單論人設來說,絕對是不錯的人設呢。
好在,蔣蘭娘心雖八卦,卻還沒膽大到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問自己是否也喜歡姚廷芳這等兒郎。
姚廷芳自然是不知道貞娘和蘭娘的心緒,他就是往吳文水家來的,是來幫他娘文氏買根針。
從老家?guī)淼尼槪p衣服呢,就斷了。
文氏本是要自己來的,他閑著無事就跑了跑腿,也是想聽聽村里人對他出錢解救黎貞娘這事兒有什么看法。
他娘文氏很擔心黎貞娘借此事將貞娘與他送作堆。
成家這事兒嘛,他暫時還是沒考慮的。
若是村里有這等風言風語傳出來,他得第一時間將這苗頭給掐滅了。
救人是沒問題的,以身相許,真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