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未來的開端
- 星際大房東
- 風流云散88
- 2221字
- 2019-07-26 23:56:18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轉眼兩個月過去了,秦戎帥一直秉承穩住老狗的作風,慫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不再露頭,就連自己的公司都很少去。
偶爾會去公司里召集高管開個會,剩下的時間就是宅著研究科技,能不出門就不出門,有事都是高管們跑上門來找他。星辰集團最近搞背調復查,搞得有些雞飛狗跳,很多人查著查著第二天就離奇失蹤了,有的人白天辦公的時候眾目睽睽之下就被帶走了,再也沒有出現。
一時間風聲鶴唳、人心惶惶,導致流言四起,說什么的都有。甚至在社交平臺上都鬧出了不少風波,而公關部連熱搜都懶得撤,任由大家猜測,除了發布個簡短通告外,一個字都不多說。
而張北國最近忙碌的很,在幾個工廠的建設工地里來回跑。在各種督促關注下,建設部隊日夜不停的加班加點完成了這幾個作為重點工程的工廠。正式竣工的當天,沒有人前來祝賀剪彩,秦戎帥也沒有舉辦什么慶祝活動,一切從簡。
數十輛集裝箱卡車在警衛的重重護衛下駛入工廠,手腳麻利的工人將車上的機械設備運入車間,安裝調試。一切準備完畢后,一刻不歇的立即開工。
這些終將震動世界的工廠,就在這么悄無聲息的運轉了起來。星辰集團在社交媒體的官方號上,也只是寥寥幾筆,宣布自己的生產線開始運轉。
歷史就這么拉開了嶄新的一頁,而同處于這個時代的絕大部分人都不曾關注過,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大概在史書上,這個社會包括其中生活的人,都只是背景板罷了。
這也許是民眾由于知識或者接受信息有限,大多缺乏對劃時代科技敏感,畢竟關注明顯八卦新聞比看枯燥的科學論文有意思多了,而社交媒體上關于科技創新又大多都是聳人聽聞的假新聞。
也有很多人是當局者迷,只緣此山中,云深不知處。例如星辰集團中分管各個業務的子公司,內部員工大多會看見一些語焉不詳的文件,只知道公司大概的經營業務范圍,具體的東西一概不知。而公司的高層也接觸不到技術資料相關的,除了接洽固定的客戶以外,大部分時間也只能搞搞規范公司管理,整頓打卡遲到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
公司高管經常抱怨,星辰集團科研、管理、生產三足鼎立,互不統屬。傳說中的研發中心是老板一手掌握,不知道藏在哪里。研制成功的產品也不用推銷,直接有人帶著合同上門等著他們簽字,價格都是老板自己談好的。
而原本該由他們下屬的工廠全部在外地,具體生產進度,年產量等數據偶爾會給他們發個數據,其他的壓根伸手管不到。
所以星辰集團的高管們戲稱自己三不知,他們既不知道公司有什么產品,也不知道生產工廠在哪里,更不知道自己天天要干嘛。
這一切秦戎帥才不關心,他一直朝思暮想的無塵車間終于完工了,看著在寬敞明亮的空間內徐徐展開的制造機,他覺得一切都是那么賞心悅目。
“不容易啊。”秦戎帥摸了摸自己心愛的機器,深深的感嘆道,“你們總算是有個干凈的新家了。”
張北國摸著下巴,若有所思的看著眼前三個龐大的機器,問道:“這個車間潔凈程度應該還符合標準吧,這可是全世界標準最高的無塵車間了。為了你這三臺寶貝,我們可是費了不少事啊。”
“標準啥的無所謂,又不影響開工。”秦戎帥擺了擺手。
張北國懵逼了,“不影響?那你天天吵著要無塵車間干嘛?”
“我要無塵車間純粹圖個干凈。”秦戎帥說的理直氣壯的,“你看我這三臺機器多好看,不搞個無塵車間配得上他們這個造型嗎?”
這話說的好有道理,張北國竟然無法反駁。
之前專家一直在研究討論秦戎帥的這三臺機器,五花八門的說什么都有,由于無法接近觀察,所以大多都是猜測。不過關于場地的問題,大家的看法倒是出奇的一致,這種精密的先進科技設備,應該存放于超高潔凈無塵無菌的空間內,才能保證其正常運行。
張北國之前見過這三臺機器好幾次,對秦戎帥整天窩在一個破廠房里的情景記憶猶新。這貨在車間里什么都放,什么雜物啊原材料啊,通通堆在一邊,搞得跟狗窩一樣。而這些機器經常被秦戎帥用沾滿油污灰塵的手摸來摸去,一點都看不出這些來自于外星科技的制造機,到底有什么精密高端來。
在滿是塵土的環境下,再加上秦戎帥各種粗暴的操作,這要專家看見了還不得痛心疾首,大罵他暴殄天物。可是這些機器照樣跑的挺歡,根本不影響生產東西。至于專家說的什么潔凈度、無塵無菌之類的,大概只能算是一廂情愿地揣測出來的神秘儀式感吧。
這東西要是秦戎帥自己不說,張北國也不敢拍胸脯保證說沒有無塵車間不影響機器運轉。而且這個要求還是秦戎帥自己提的想要無塵車間,至于原因嘛,他自己也不說,別人也不敢問。
雖然現在秦戎帥看起來得意洋洋,一臉欠揍的說只為圖個舒心,張北國也不敢全信。雖然這貨時不時的滿嘴跑火車,但是他畢竟是這個星球上唯一了解這些外星機器的人類,萬萬馬虎不得。
兩個人對著機器看了半天,張北國又提起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外星文明有什么回信嗎?”
“沒有。”秦戎帥的回答一如既往。
這樣的問答每天都會重復一次,最開始張北國還帶著重大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很是期待秦戎帥能給出不一樣的答案。畢竟能和外星文明建立第一次通信,確立外交關系,怎么看都是載入史冊的濃墨重彩的一筆,說不定他張北國還能在史書上留下姓名。
但是這么日復一日的問題,面臨的回答永遠只有一個,漸漸的失望多次之后。張北國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每天的詢問更像是例行公事一般。畢竟生活經常像一潭死水,掀不起什么波瀾。
其實秦戎帥對這種事情一點都不在意,他從不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他堅信面對這場危機,人類的選擇只有自救,與其等待縹緲的幻想,不如埋頭苦干來的踏實。
就算從艦娘那里得到回信又能怎么樣,她只是一艘飛船而已,對人類幫助也很有限。
人類的未來終究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