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發展目標

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十三五”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個陜西”建設邁上更高水平。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基礎上,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經濟結構趨于合理,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前列,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6%。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達到15%和45%,多元支撐、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城鄉區域發展更趨協調,常住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0%和45%以上,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經濟外向度超過15%,富裕陜西建設提高到新階段。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趕超全國平均水平,年均增長10%左右。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實現更加充分的就業,五年新增城鎮就業220萬人。全面實施13年免費教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物價指數保持穩定,和諧陜西建設邁上新的境界。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進一步現代化。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法治陜西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公民法治意識不斷增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面推進,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精簡,國有資本證券化率達到40%左右,非公經濟占比達到58%。政府管理運行水平明顯提升,利益表達、利益協調、利益保護機制不斷健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全省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省級重大文化項目基本建成,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陜西特色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制度基本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成為主基調,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單位二氧化碳排放量明顯下降,森林覆蓋率超過45%;治污降霾取得顯著成效,關中、陜北、陜南優良天數分別達到275天、290天和295天以上,關中、陜南重污染天數分別下降30%和20%,陜北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渭河水質穩中有升,漢丹江水質持續保持優良,人居環境持續改善,三秦大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美麗陜西建設展現新的景象。

到2030年,陜西基本邁入高收入省份行列,工業化、城鎮化進入后期階段,產業發展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消費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展示形象發力點,各項制度充滿活力,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人民富裕、社會和諧、生態美好的局面基本形成。

表2 “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舞阳县| 尖扎县| 辽源市| 抚顺市| 高淳县| 治县。| 霍州市| 托里县| 靖西县| 濮阳市| 光泽县| 平凉市| 蒙阴县| 沁水县| 汕头市| 象山县| 那曲县| 金华市| 巴塘县| 阿尔山市| 阿拉善右旗| 东阿县| 嘉禾县| 张掖市| 凌源市| 高碑店市| 集贤县| 南城县| 长葛市| 章丘市| 凌云县| 肇庆市| 蒲江县| 深圳市| 栾川县| 澄江县| 乐都县| 冕宁县| 桐梓县|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