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澈少年的語文水平,一直是我對他智商仍抱有懷疑的最大依據。
不論滿分多少,他總能穩定在三四十分左右,而看他的卷子,也能看得出他是盡了力的——憑實力不及格。
我不止一次質疑他:作為一個中國人,語文差到這種程度,應該嗎?
他有些不太高興,反問我,語文成績好不好跟他是不是中國人有什么關系?
我啞口無言。
之所以決定把這個小片段寫出來,是因為他的幾句話讓我沉默了。
他說語文很美,可不該存在于教科書和試卷。
閱讀題,每一篇拿來都是好文章,卻要硬生生用文字表達出某些心領神會難以言傳的東西——這樣表達出來,難免變了味兒。
作文,更是套作議論,長篇大作,大多經手不走心。
我聽后覺得荒唐,想諷刺他這種故作高深而狗屁不通的邏輯,便冷笑:“你說的一堆話,無異于放屁。”
他沒惱,反而笑了,低下頭繼續看書,不再說話。
【2.】
他做過的一件讓我很感動的事情是:錄了一個小視頻,視頻里他穿著干凈的校服,為我彈了一首曲子。
是孫燕姿的《遇見》。
這個視頻我至今都保存著,時不時翻出來聽。
他說他很喜歡這種風格的曲子,溫柔,恬靜。
但尼瑪你欺負我的時候怎么沒想著點兒溫柔恬靜呢?
他的手是天生適合彈鋼琴,修長如玉,很漂亮,放在陽光下有一種透明的質感——在鋼琴鍵上跳躍時更是漂亮奪目。
我不明白他為什么要穿著一身校服演奏。實際上他做的很多事情都莫名其妙,讓我猜不透緣由。
我并不相信他是一個是有深沉智慧的哲學家,頂了天,是個古古怪怪的大屁孩兒。
你們或許覺得我不夠了解他。
實際上我自己也明白,了解一個人太難了,我對他的了解,也止步于此了。
這或許是我們最后結局的一部分原因,但現在,我只想回憶一些開心的事情。
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坐在大巴車上,車窗外是飛速往后退擠成了一條線的綠化樹。
想開心點,心臟卻沉重地墜痛。
我寫不下去了。
我沒有辦法再假裝有你在身邊的樣子,然后若無其事地對著窗外的藍天憧憬未來。
你最后說討厭我了。
因為什么呢——我想不起來了,也不想想起。
我的小提琴被你送來了,我卻沒有碰過。
本來一周寫一次,現在看來,要上句號了。
澈少年,再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