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的猜測沒有多大錯,大秦確實變天了。
秦二世三年初十二,一道詔令便在關中掀起波瀾,向大秦三十八郡傳去。
大秦新政:自二世三年二月,秦之鹽、鐵、青銅收為官營,私人無詔不得營造、販賣、開采等。
秦新設官屬:監查司,監督大秦各處官屬官營。
新設:鹽鐵屬。
負責大秦在鹽鐵的:采金、冶煉、定價、開采、運輸、販賣、收取稅金等事宜。
新設:巡查司。
負責巡視天下三十八郡官營情況。掌:巡查、暗訪、緝捕指責。
同時大秦還設立軍備司。
主掌:清查武備、軍械冶造、督察、物資采買、調配軍需等。
詔令既下,天下無不嘩然。
與之而來的則是大秦新軍制的徹底實行。
如大秦三十八郡正式劃為八大軍區。
分別是。
中央軍區:轄制關中、隴西、漢中一帶及舊趙地、河內郡等。
西北長備戰區:轄制上郡、北地以及新開設得西涼郡。
北部戰區:轄制雁門、新郡朔方、太原郡等。
北方長備戰區:上谷、漁陽及燕山以北。
遼東戰區:主轄制舊燕地。
膠東戰區:主轄制舊除瑯琊郡外的舊齊地。
中原戰區:主轄制舊魏、及淮南地。
南方戰區:主轄制江東六郡。
巴蜀戰區:主轄制蜀地及滇南地區。
除中央外其他戰區各有常備新軍一支,各三萬人到五萬人編制。
中央戰區的長備軍則為十萬人左右。
新軍制的推行,大大便利于秦控制天下三十六郡。
除此外,大秦還編制有直屬于中央戰區的新軍。
如江東的南海艦隊,齊地的東海艦隊。以及北方戰區的第三野戰軍,西北戰區呢第二野戰軍和屯兵青海負責守衛鹽場的第一野戰軍和第一守備軍等。
而與軍改相擁而至的則是郡治責任法。
責任法規定:凡州郡接壤之所在,賦稅總量平分計入接壤郡縣政績,與此,接壤之地治安則由接壤郡縣共治,若有流寇、山匪等則歸于接壤郡縣之責。
接壤郡縣必須合力清剿,杜絕所謂三不管地帶。
若是接壤之地出現流寇、山匪為禍等現象,則接壤郡縣皆得問責甚至問罪。
在一系列的改革下,大秦再次擁甲百萬,虎視九州。
……
“這銀行可否盈利?”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且如此大規模改革,與之而來的就是軍費、軍備等天文數目的開支。
此時秦國庫空虛,張羽提出的銀行計劃就成了大秦來錢最快經濟支柱。
“盈利是盈利,但最重要的是能快速積累金錢。這也是我填補國庫的辦法!”張羽看著上位的扶蘇恭敬道。
“真如羽翼君所言,能在短期內集聚出開支大秦的財富?”蒙毅在一旁皺眉道。
“當然可以,但財富雖大,我們能動用的不過十之一二,一旦過度,造成的空虛將無法填補,而一旦無法填補,到時得動亂比六國為亂更可怕。”張羽搖搖頭道。
金融危機,這其中的威力扶蘇他們是不會了解的。那可是直接引發世界級大戰的罪魁禍首。
“什么樣的動亂?”扶蘇沉重的問道。
第一次吃螃蟹,自然能了解的越清楚越好。
六國為亂,大秦用不到兩年時間撲滅,國庫也空虛下來,民生凋疲。
那比六國為亂更加可怕的動亂到底有多可怕,自然得了解清楚。
“銀行一旦鋪開,大秦天下財富集之十之五六,一旦銀行失去信任或者虧損,將引起民間擠兌。
隨之而來的就是財帛貶值,物價飛漲。
因為銀行本就是國營,一旦發生,這種后果完全無法調控。
那就只有一種辦法解決。”張羽嘆口氣道。
“何種辦法?”蒙毅得知有辦法可以解決,連忙問道。
“恐怕不是什么好辦法。”
李斯顫顫巍巍,搖搖頭道。
“確實不是好辦法!”張羽笑道。
“這個辦法叫危機轉嫁!”張羽環視一周,見眾人疑惑的看著自己,無奈道。
“所謂危機轉嫁,就是國家通過對外發動戰爭來解決內部經濟危機。”
“這種戰爭分為兩種:經濟戰爭和武力戰爭。”
“經濟戰爭就是通過大國的經濟去碾壓小國經濟。
而所謂經濟碾壓就是以大國更加物美價廉的產品去小國換回來金銀等。
因為銀行失去信用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銀行的金銀儲備無法滿足民間的兌換而導致金錢貶值,物價飛漲。
比如一枚銅錢可以購買一枚雞蛋,但金錢貶值,可能十枚甚至百枚,千枚也買不到一枚雞蛋。
所以這種情況的出現,就需要對其他國家轉嫁這種危機,從其他國家哪里獲取金錢來滿足民間消費的供求關系。
武力戰爭也是如此,不同的事武力是直接擊敗或者滅亡一個國家,用哪個國家的金銀來填補本國空虛。”
張羽費盡的解釋道。
“臣一直有這方面的考慮。這幾年為此編著了一本《金融學與金融危機》。
其中的《資本駁論》《消費與供求》和《共產主義》都大致的說明這各中利害,書籍我已經著令匠作監復印,大家一觀便可大致了解這其中關系利害。”張羽見眾人還是一頭霧水,無奈道。
“既然有書籍可以了解,那此事我們了解后再議!”扶蘇聞言道。
“不過銀行是否可以解決這次的國庫空虛?”相比起還不知在哪里的金融危機,扶蘇最關心的還是國庫。
“若銀行建立,信譽得到保證開始營業,別說填補國庫那七萬萬錢,就是在填七萬萬也夠。”張羽聞言笑道。
“真的?”扶蘇聞言急忙忙問道。
“當然!大秦現在治下有多少人口?兩千多萬。
即使帝國剛行經歷動亂,減少個一二百萬,現在大秦也有一千八百萬到一千九百萬之間。
若折算其中富有余錢者算五百萬人,每人鈞存十文,帝國就可以收到五千萬錢,每人鈞存百文,那就是五萬萬錢。
這個數目只多不少,況且這天下真正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里,這部分人雖不足十數萬。但他們若存錢進銀行,可不是百文千文,而是百萬,千萬級別。
比如微臣,起碼可以存儲百萬文。
只要帝國給出的利息夠多,想來他們都會存進來,畢竟放在家中地窖里發霉不如存進銀行吃利息來的好。”張羽夸夸其談,搬起后世銀行理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