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未來暢想
- 重生之科技香江
- 紅色火山
- 3364字
- 2019-05-29 12:17:01
石莫拿著設計圖來到書房,見石振國沒有坐在大辦公桌后面,而是在一旁的茶幾邊上坐著,泡了一壺茶喝著。
石莫直接到其對面坐下,拿起設計圖遞給石振國,說道:“爸,這是新的玩具設計圖,你看看”。然后自顧自的拿起杯子喝起了茶。
“哦,你小子又想出什么好東西啦!”,石振國驚喜道,有點激動,公司現在進入穩定期,正在找下一個的利潤增長點,現在看來是不用愁了,連忙接過看了起來。
過了一會,石振國看完后面帶笑容,說道:“這個設計很好啊,推出后肯定能火起來,起碼能為公司帶來十幾億的利潤,對了,這是你自己發明的,還是你的那個小公司發明的?”
石莫答道:“這是我自己想出來的,那個公司現在在研發其他的東西。對了,滑板車現在還沒申請專利,你注意一下”。
在78年初跟石振國要了2000萬的零用錢,除了創建安保公司,還開了一個小游戲公司,只招了10個研發人員,軟件和硬件工程師各5個,以及幾個做后勤的,行政財務等,按照他的指示在研發一款游戲機。
現在已經研發有半年多時間了,還沒有出成果,但石莫現在不著急。該急的是接下來就要做的事,現在已經是11月12號了,世界局勢風云突變,在拖下去可就沒有肉吃了。
石振國說道:“好,專利的事我會搞定,你小子又立了一大功啊,說說想要什么獎勵?能做到的都給你辦好。”
這幾年商界斗爭下來,自然知道專利的重要性,有專利在手都這么難搞,沒專利的話分分鐘就會被其他盜版公司給擠出市場,到時候可沒有后悔藥可以吃。
石莫答道:“獎勵的事待會再說,元朗區“衛星城”的事也待會再談,我想先問問你對太陽玩具公司未來有什么規劃,以后公司走什么路線?”
太陽玩具廠在石莫的助力下發展起來后就成立了公司,開始經營品牌,招聘有才能的職業經理人,完善公司的規章制度,梳理財務體系,建立專業的營銷團隊以及自己的研發團隊,開闊銷售渠道,打開歐美市場等。
石振國饒有深意的看了石莫一眼,想了想,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答道:“現在公司除了你之前給的兩個新玩具,并沒有研發出其他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玩具,公司的研發團隊只是圍繞著你的那兩個玩具開發周邊產品,都是類似的玩具,并沒有多少市場競爭力。”
石振國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現在公司雖然盈利可觀,但如果不能繼續創新發展,也就到頂了,這樣下去狀況令人擔憂啊。我看這幾年香江地產業和金融業火爆,我不懂股票,就想著能否投資房地產,或許這次開發新界會是一個好的切入點,你覺得行不行?”
石莫聽到后,暗攢一聲:“確實有眼光”。
玩具行業的發展潛力小,格局也小。現在有新產品出來,盈利是不錯,但跟未來那些搞地產的公司相比,財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自78年起,香港的地產市道已開始脫離正常的發展軌道,如火箭般上升。
以尖沙咀東部為例,地價在3年內上升了六七倍,樓價亦上升了3倍。地價、樓價的攀升,刺激了大量熱錢的涌入,南洋資金更是大舉入市。
到1981年,銀行和財務公司貸款買樓的增長率相當驚人,分期付款買樓的貸款達155.56億元,比上一年度增加30%,香江樓價就此達到巔峰。
然而,到1982年底,香港樓價比1981年下跌60%,1983年房地產市場全面崩潰。直到1984年9月,“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后,市場才重新復蘇。
確實有先見之明,畢竟石莫不可能一直能拿出新的玩具設計,且這是最后的一次了,以后怎么辦?靠公司的研發團隊?想想就不靠譜,流行玩具可不是那么好創造的,要不然其他那么多玩具公司也不會半死不活的,破產倒閉的更多。
未來香江大多數富豪的財富都來源于地產業,而如果太陽玩具公司進軍地產業,就算沒有石莫的提點,石振國如果謹慎一些,最后的結果也不會太差。
石莫答道:“地產業是一個好方向,從1970年到現在,港英政府頒布了“抵壘政策”,凡是成功偷渡進入香港市區的民眾,都可以成為合法香港居民,導致了大量內地移民涌入香江。
現在香江與內地兩岸收入相差約80倍,吸引了無數想憑雙手賺取溫飽的普通人,導致香江人口以每年十幾萬的增速狂飆。預計到明年香江人口就會超過500萬,這些新增人口會帶來住宅需求的井噴。我們家已經賺取了第一桶金,現在進入地產業正合適。”
其實香江富豪在商業生涯早期,從事的都是各類各色的實業,如李加誠的塑膠花,李照基的兌金鋪,鄭與彤的周大福,包宇剛的船運業等,這些實業為他們賺取了第一桶金。
現在是78年底,憑著石莫給的滑板車新玩具,如果推出市場,肯定大受歡迎,太陽玩具公司再順勢敲鐘上市,定能股價大漲,圈到大量資金,就能玩一些新花樣了。
石莫繼續說道:“爸,你知道地產業有一種玩法叫‘反周期’嗎?可保證你穩賺不賠。”
石振國表示不信,責怪道:“做生意那有穩賺不賠的,少聽別人的忽悠。啥叫‘反周期’?”
石莫解釋道:“是真的,有心的話在報紙上都可以查到,以長江實業和新鴻基為例,它們都在1972年上市,并在72-73年的大牛市期間瘋狂增發募資,長實僅在1973年就發行新股5次。等到1975年香港經濟低迷期,現金儲備雄厚的兩家公司大量購入土地。
待到現在1978年香江經濟回升,長實如果兌現利潤的話可以達到8億左右,是1972年的25倍。新鴻基如果兌現利潤也有3億左右,是1972年的6倍。
而且預計過兩年香江經濟就會重回巔峰,到時再出手的話,賺的更多。然后再次巨額增發募資,重復上述過程。這樣幾個回合下來,公司實力將呈倍數增長。”
“爸,我們也可以這么玩,現在是牛市,可以利用股市的募資便利,讓公司上市集巨資,然后買地操作。
具體就是:在樓市高漲期間(一般也是股市景氣期間)拋售樓盤,兌現利潤推高股價,利用高股價大量募資儲備現金。
等到樓市低潮時(一般也是股市低迷期),一邊瘋狂購入土地物業,一邊收購擁有大量土地的非地產上市公司,一般這些公司在股市低迷期都異常便宜。”
石振國聽后一臉驚訝道:“房地產還能這么玩,不會出什么問題吧?”
石莫知道地產公司的“反周期”玩法之所以能夠玩得轉,背后是香港樓市的超級牛市:一方面五六十年代的嬰兒潮將在80年代進入結婚買房階段,另一方面是源源不斷的新移民涌入。
石莫肯定道:“不會有問題,只要熟悉香江地產的運行周期,自己再謹慎操作,就能賺錢。”
石振國現在也是有幾十億身家的人,該有的魄力還是有一點的。
現在知道了房地產的周期規律,頓時下定決心,語氣堅定的道:“好,我們就進軍地產業。準備好后就去跟港府商談投資‘衛星城’的相關事宜。”
石莫為什么極力推薦石振國進入地產行業,是因為除了能賺到錢外,也不想看到他未來破產或者財富縮水太多。在香江沒有錢也就意味著沒有話語權。
石莫可不想父母未來受了別人的委屈,金錢有時候是能夠金光護體的,也能保證父母以后就算沒有石莫也能衣食無憂。
對于石莫來說,房地產真的是太沒挑戰性了。
如果石莫去做房地產的話,以后最大的成就也就是跟李加誠一樣,到老了守著所謂的一大堆財富,不過就是一個數字,又能怎么樣呢?對世界對人類對社會有什么貢獻?這樣的人生有什么意義呢?所以還不如讓石振國去做房地產。
而石莫現在已經是衣食無憂了,在世俗這個維度上已經達到了頂峰,至少以后父母給的錢十輩子也花不完。
所以石莫就想做點有挑戰性的事,試試以后能不能為人類文明做點貢獻,試試能否在有生之年解決人類的根本性問題,試試能否躋身成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個人物之一!
什么是人類社會的根本性問題?
人類的本質問題是“生存和發展”。
只有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才能避免地球人類文明走向滅亡,也能減少很多戰爭,以及未來地球70億人口的饑荒和病痛問題。
人類文明會滅亡嗎?
世界末日,可能使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可能1.隕星撞擊,這就是最老生常談的末日電影題材。可能2.冰川時代,如果冰川時代真的到來,預計最初幾十年內將有數千萬人死去,所造成的后果是有可能使人類回到石器時代。可能3.超級火山噴發。還有其他的,如,伽馬射線暴等等。
又比如:古巴導彈危機讓整個人類世界推向了毀滅的邊緣,差一點核塵埃就會布滿整個地球天空,隔絕太陽,讓世界陷入一片黑暗,人類走向滅亡的深淵。
想想都讓人覺得頭皮發麻,渾身冰冷刺骨。
石莫一個人能做什么呢?
能否做到改變世界,造福人類!
石莫現在能做的只有發展科技,唯有科技才能使人類走出地球,走向星辰大海。
以后還可以加速發展新型清潔能源,減少地球污染,以及研究發展其他的高新技術帶給人類文明的好處。
最少也要在未來構建一個低成本的太空平臺,比如月球,以將人類文明擴展到太空,逆轉未來,拯救世界。
第二步是去火星,但去火星移民難度實在太大,是有生之年系列,先老老實實做好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