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賑災義演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3273字
- 2020-10-29 14:52:00
大鴻米店老板張金牙熱情的接待了吳偉和太子,聽說要一下子購買十萬石的大米,對于這么大手筆,張金牙哪怕見多識廣,也是驚呆了。
他顯得很為難,道:“不妨跟你們說實話,一下子要這么多的糧食,恐怕有點難度。而且恕我冒昧,兩位一下子采購這么多的糧食,我還必須知道兩位的身份,以及糧食的用途?否則官府會懷疑,我必須要給官府一個交代。”
事到如今,吳偉只能將自己的身份和太子的身份表露了出來,并說明這是為了賑濟災民。怕張金牙不信,吳偉和太子還亮出了自己身上的腰牌。
一聽站在面前的居然是太子和鎮遠侯,張金牙嚇了一跳,慌忙跪下道:“草民不知太子殿下和鎮遠侯駕到,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太子命他起來,并叮囑他自己此行是代表皇上微服出宮辦這趟差事,不可聲張自己的身份。
當他得知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侯爺和太子,大鴻米店的老板張金牙是個生意人,很是精明,他立刻想到了如果能夠和侯爺和太子交好關系,對以后自己的生意的好處是無可限量的。于是他表示愿意以最優惠的價格成交,但是這么大數量的糧食,確實有困難,需要一段時間來湊齊。太子問需要多少時間,張金牙說最快需要一個月。
太子和吳偉知道一下子采購這么多糧食確實有困難,于是同意了。
臨走之時,張金牙突然想到一件事,道:“草民定會盡快采購這批糧食,還請太子放心,不過草民還有個請求,還望太子答應。”
“哦,說說看。”
“小的愿意無償捐獻一萬石糧食,只求太子和侯爺也能在圣上面前給小的求賜一幅店名,小的定當感激不盡!”
太子和吳偉兩人對視了一下,露出驚喜的神色,沒想到采購糧食的時候,居然也有這樣的好事,這是好事,自然是答應了他:“也罷,看在張老板也這么有愛心的份上,這件事就包在我的身上了。”
見太子答應了,張金牙很激動,自然是千恩萬謝。
災民的糧食是沒問題了。不過解決了糧食問題,吳偉和太子還想到一件事,那就是眼看著冬天就快到了,如果不解決他們的過冬衣物問題,恐怕災民也很難熬過冬天。
這時太子陷入了為難,因為再靠崇禎題寫店名這一招已經行不通了,最近崇禎仿佛察覺到了異樣,不再給太子題寫店名了。
這只能怪太子太貪心,不顧吳偉一再的的勸阻,只要商戶肯出錢,什么老六當鋪,福星壽材店,吉祥賭坊...太子統統都答應給他們崇禎題寫的店名。崇禎終于產生了警覺,你說在什么福星壽材店下面印上玉璽,像什么樣子,崇禎不再為太子題寫店名,并常常推脫國事繁忙,不再見太子,
如今這門最來錢的生意不好做了,也意味著來錢的門路斷了。太子很煩惱,要解決這么多災民的過冬衣物問題,銀子還是不夠啊。
太子不得不讓吳偉再想想辦法,吳偉果然沒令他失望,又想到了另外一個來錢的辦法。
“什么?賑災義演,那是什么東西?”
京城里有頭有臉的達官顯貴和富賈豪商都接到了一張特別的邀請函,這邀請函最為特別是邀請人是鎮遠侯吳偉和當今太子,下面還蓋有鎮遠侯的印章和太子的玉印,內容是邀請他們參加京城慈善賑災義演。
這些人也是出于好奇,按照邀請函指定的時間聚集到了京城最大最豪華的青樓——群芳嘍。
群芳樓的中央臨時搭建了一個臺子,上面還掛上了一條大紅的橫幅,上書“京城慈善賑災義演”。
演出正式開始了,群芳樓的歌妓紛紛上臺表演,到了壓軸的時刻,群芳樓的頭牌出場唱了一首很特別的歌曲,以前從未有人聽過。
“....啊啊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這歌旋律優美,臺下觀眾聽的如癡如醉,歌曲結束后,吳偉上臺了,道:“我是吳偉,首先熱情的歡迎各位貴賓的到來,很高興能夠邀請到各位貴賓參加今天的賑災義演,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邀請你們來的目的。”
吳偉頓了一下,道:“大家都知道,西北連年遭受嚴重的旱災,再加上流賊作亂,百姓民不聊生,流離失所,很多災民逃難到了京城,圣上和太子也非常關心災民問題,此次賑災義演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夠踴躍的捐款捐物,所得的捐款全部用于京城災民的賑濟。”
當聽說是讓他們來掏錢的,眾人的臉上的表情都很難看,甚至有人準備偷偷開溜。
他們的反應早在吳偉的預料之中,繼續道:“我們還在京城樹立了一塊慈善榜,所有捐獻愛心的人士姓名和所捐的款項物質都將鐫刻在慈善榜上,流芳百世。而且,諸位,今天這場賑災義演,我們特邀了太子親臨現場。”
很快,一個氣度不凡的少年走上舞臺,環視了一下眾人。
好多官員認識太子,驚呼道:“啊!真的是太子,怎么可能,”
五湖雜貨鋪的老板王員外見旁邊的一位官員很是激動,好奇道:“劉大人,這真的是太子嗎?”
“不錯,確實是太子!”
“這么說來,此次賑災義演確實是圣上的意思了。”
“應該錯不了,你要知道太子此前一直在東宮,如果不是為了賑災如此重大的事情,皇上也不會破天荒的讓太子出宮,老臣以為,此次的賑災義演很可能是皇上的意思,而且圣上之所以破天荒的讓太子出宮,目的是為了考驗太子,讓太子在民間樹立威信。”
王員外何等的精明,自然明白此次的意義。他突然站了起來,大喊道:“我愿意捐獻一千兩!”
眾人驚呆了,齊齊朝王員外看去,王員外很是得意,太子和吳偉不由的朝他點了點頭,吳偉道:“多謝這位愛心人士,敢問這位愛心人士如何稱呼?”
“草民名叫王通,是京城五湖雜貨鋪的老板。草民見過太子殿下、侯爺。”
“好,這位王通王老板好樣的,我代表京城的災民以及朝廷和圣上感謝王掌柜。”太子道。
王通受寵若驚,連忙跪下道:“太子殿下言重了,草民不過是想為災民和朝廷盡一些微薄之力,愧不敢當。”
吳偉道:“王員外就是豪爽,一出手就是一千兩,給王員外的愛心之舉,我們表示報以熱烈的掌聲!”頓時,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喝彩聲和鼓掌聲,紛紛為王員外叫好。
人們紛紛議論起來:“想不到一個雜貨鋪的老板也出手這么大方。”
“慚愧,這五湖雜貨鋪老夫居然沒聽說過。看來,今后我們要去那里光顧一下了,就憑他的愛心之舉。”
王員外得意的環視全場,感覺從未有過的風光,他感覺活了大半輩子,從未像今天這么風光過,對了,太子還說過,什么要將他的名字刻在什么榜上,可以流芳百世的,王員外感覺這一千兩花的太值了,相當于打了一個最好的廣告,今后相信京城的人都記住了他王通和他的五湖雜貨鋪,最關鍵這銀子是用來做好事,是賑濟災民的,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臺下有人坐不住了。
“瞧把他得意的,張員外,你可不能示了弱了。”
所謂同行是冤家,四海雜貨鋪老板張員外臉上掛不住,心想:“誰不知道我的四海雜貨鋪比他五湖雜貨鋪規模更大,我比王員外有錢,居然搶我的風頭,他一千兩是吧,好,我就出兩千兩,我今天一定要壓住王通的風頭。
張員外于是也站了起來大喊道:“我出兩千兩。”
人群中立刻又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張員外得意的看了看王員外,見到喊出兩千兩是張員外,王員外的臉立刻拉了下去。
有了王員外和張員外的帶頭,其他富商自然不甘落后,紛紛表示愿意捐錢捐物,賑濟災民,而且所捐的財物原來越多。
“我捐五千兩!”
“我捐八千兩!”
“我捐一萬兩!”
“我出兩萬兩!”....
“我出五萬兩!”
隨著所捐財物的不斷提高,人群不斷爆發出掌聲和喝彩聲,當有人出到五萬兩時,更是爆發出巨大的驚呼聲。
似乎五萬兩已經是此次捐獻最大的一筆,因為好久都沒有人能夠超過五萬兩,但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喊道:“我出十萬兩!”
“啊!十萬兩!”人群更是炸開了鍋,這可是目前為止全場最大的一筆捐款了,眾人不由的好奇的看向喊話的人。見到喊話的人,眾人更是嘩然,只見喊話的居然是個女子,而且那樣貌實在是,怎么說呢,實在是太丑了,可以說世間少有。
該丑女旁邊還跟著一個年輕的男子,仿佛為了避嫌,故意保持與該女子的距離,意思是說自己不認識此丑八怪。見丑女居然說出十萬兩,該男子驚呆了,等反應過來,趕緊想阻止丑女的話,但已經遲了。
“我說你能不能不要胡鬧。”
“我不是胡鬧,我是認真的。”
“啊,諸位,她是,是開玩笑的,我這就帶她走。”
男子見此刻他們似乎成了眾人的焦點,顯得很為尷尬,想趕緊拉起丑女趕緊開溜,原來此人正是羅玉鳳和他的丈夫吳舉。
見這丑女居然出十萬兩,自然好多人是不信:“這位——啊,姑娘,這可不是兒戲,你說你出十萬兩,你可想好了?你知不知道十萬兩是多少?我奉勸趁早向太子道歉,我等再替你向太子求情,就說你年輕不懂事,說不定太子還會原諒你,否則你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