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封賞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4122字
- 2020-07-04 11:20:45
中都遭受巨大的破壞,百姓慘遭屠戮和凌辱,肯定需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而這個擔責之人的最佳人選自然是作為鳳陽最高行政長官的鳳陽知府周進了。而且,本來也需要承擔失城之責的鳳陽總兵周國相和中都鎮(zhèn)守太監(jiān)楊澤都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只有周進一個人還活著,不把罪責放在他身上,還放在誰的身上。
崇禎猶豫了片刻,也覺得此事需要有人來承擔,而承擔這個責任的最佳人選唯有周進,別無他人,他于是問道:“那依眾愛卿之言,該如何處罰周進呢?”
一官員站了出來,道:“微臣以為周進作為鳳陽知府,玩忽職守,負有不可推卸的失職失責之罪,令流賊輕易的攻陷了中都,對中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百姓生靈涂炭,周進罪大惡極,理應處斬!”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甚至有官員覺得只處斬周進一個人太輕了,應該滿門抄斬。覺得不這樣嚴懲,不足以平民憤,不這樣嚴懲不能為鳳陽無數(shù)死去的百姓一個交代。他的提議得到了好多官員的贊同。
崇禎覺得這樣處理是不是有點重了,他有些猶豫。
這時,吳偉站了出來,他聽到有官員居然建議對周進進行滿門抄斬,他嚇了一跳,周進死沒關系啊,這滿門抄斬那就萬萬不可以了。
吳偉道:“陛下,微臣以為,周大人不但沒有罪,反而有功。”
見到是吳偉站了出來,崇禎眼前一亮,好奇道:“哦,那你倒說說看,他怎么會沒有罪,反而有功呢?”
“陛下,微臣覺得鳳陽當初被流賊攻陷,這不是周大人的錯,只因流賊太狡猾,他們繞過了好多的城池,單單偷襲鳳陽,要說追究責任,那沿途城池的地方官員更應該要追責,是他們沒有及時的發(fā)現(xiàn)流賊。而且流賊早有預謀,鳳陽城內(nèi)早有內(nèi)應,并故意利用元宵節(jié)這一天城內(nèi)官兵最松懈的時候,通過里應外合的計謀,才輕易的打開了城門。城門攻破之后,當時城內(nèi)一片混亂,周大人當時完全可以趁亂逃跑,但他并沒有,而是立即派人出城將鳳陽被流賊攻陷的消息報告了朝廷,自己卻抱著必死的決心,帶著城內(nèi)剩余的官兵,依然頑強的同流賊戰(zhàn)斗。微臣進入鳳陽城內(nèi)時,周大人還在指揮衙役保衛(wèi)府衙,就算鳳陽城淪陷了,但府衙始終沒有落入流賊之手。”
就在吳偉站出來為周進辯駁的時候,他并沒有注意到溫體仁露出了得意的冷笑。
吳偉的話自然是遭到了很多官員的反駁,覺得他是強詞奪理,但無論他如何狡辯,周進作為鳳陽知府,鳳陽落入流賊之手,罪責難逃。
忽然,有一名官員站了出來,道:“微臣要彈劾忠勇伯吳偉!”
崇禎一愣,居然有人要彈劾此次立了大功的功臣,好奇道:“哦,你要彈劾吳偉,你彈劾他什么?”
“第一,微臣要彈劾他因徇私情。微臣聽說忠勇伯當初正是得到了周進的舉薦,才得以進入朝廷。第二,微臣要彈劾他擅自調(diào)動軍隊,意圖造反。按照本朝的規(guī)定,如果沒有朝廷的調(diào)令,地方軍官不得調(diào)動軍隊,他沒有朝廷的命令,就擅自調(diào)動軍隊,形同謀反。第三,微臣要彈劾他與流賊勾結,圖謀不軌。這次他雖然立了大功,但微臣覺得此事有很大的蹊蹺。他是浙江臺州衛(wèi)指揮使,與中都鳳陽相距千里,正如他所說的,鳳陽周邊的府縣都沒有察覺流賊的蹤跡,他是怎么知道的,而且怎么會這么巧,剛好流賊攻入鳳陽的時候,他就出現(xiàn)了,我懷疑這其中一定有很大的陰謀。甚至很可能他與流賊有勾結,圖謀不軌。”
“喂!這位大人,我沒有得罪你吧,你怎么可以這么污蔑我!”吳偉怒了。
崇禎也是對吳偉能夠及時突然出現(xiàn)在千里之外的鳳陽,一直很好奇,他想聽聽吳偉的解釋,饒有興致的看著吳偉,道:“吳愛卿,你怎么解釋啊?”
吳偉當然不能告訴他自己來自后世,早就知道流賊可能會攻打鳳陽,所以他解釋道:“不錯,我當初確實是受到周大人的舉薦,才得以為朝廷效勞,但這并不代表我因徇私情,我只是說出了實情。至于這位大人彈劾微臣擅自調(diào)動軍隊,圖謀造反,那就更不存在的事情,微臣帶著只是微臣的親兵,他們原本只是保護微臣的安全,按照本朝的規(guī)定,帶著負責保護自己的親兵,并不算擅自調(diào)動軍隊,所以更談不上意圖造反。至于這位大人不明白我為何會突然出現(xiàn)在中都,那只能說巧合,你剛才說了,微臣是受了周大人的舉薦,才能有今天,所以微臣非常感激,想正好趁著過年空閑的時候,微臣聽說周大人已經(jīng)上任鳳陽知府,所以想來拜望周大人,正好遇到了流賊攻打鳳陽?!?
吳偉的解釋合情合理,令眾人無話可說。崇禎點了點頭,道:“好了,諸位愛卿,吳愛卿乃為本朝立下大功,誰若膽敢對吳愛卿進行無端的攻擊和污蔑,朕決不輕饒?!?
眾人這才停止了對吳偉的攻擊,但接下來又把矛頭對準了周進,眾官員堅持要對周進滿門抄斬。但崇禎臉色漸漸顯示出了不悅。
溫體仁最善于察言觀色,見又有一名官員要站出來彈劾周進,卻被溫體仁暗暗示了眼色,那官員很機靈,又站了回去。
這也是溫體仁的高明之處,他非常了解崇禎的為人和性格,他知道崇禎此人非常多疑,尤其是對官員結黨營私非常的忌憚。如果朝廷所有官員同時攻擊彈劾一名官員,他會產(chǎn)生警惕之心,就算這名官員犯罪證據(jù)確鑿,最后反而也會平安無事。但如果眾官員眾口一詞,都說一名官員好,那就算他如何的政績優(yōu)秀,也會得不到提拔。
崇禎就像一個叛逆的少年,你們大人越是想讓我按照你們的意思辦什么事,我偏不這么干,你們大人越不想讓我干什么事,我偏要這么干。他還自以為自己這么做很高明,但殊不知他的這一性格脾氣卻被溫體仁巧妙的利用了還不知,溫體仁也之所以才能成為崇禎朝時間最久的內(nèi)閣首輔。
崇禎猶豫不決,他看了看站在百官隊伍之中臉色蒼白的周進,道:“周愛卿,你覺得呢?”
面對百官的紛紛彈劾,周進臉色蒼白,自知罪責難逃,當他聽到官員建議要對他滿門抄斬時,更是面如死灰。
他現(xiàn)在聽崇禎要問他的意見,連忙站了出來跪在地上,道:“微臣覺得諸位大人的話沒有錯,正是因為微臣的疏忽大意,玩忽職守,才令鳳陽落入流賊之手,雖萬幸保住了中都皇陵,但鳳陽城還是遭受了流賊的破壞,尤其是城內(nèi)的百姓遭受了流賊的屠戮和凌辱。微臣罪該萬死,還請萬歲責罰?!?
崇禎沉默了片刻,他決定征詢內(nèi)閣首輔溫體仁的意見:“溫愛卿,你覺得呢?”
溫體仁自然是看出了崇禎不想重處周進的心思,不過,他本來的目的也不單是為了周進,于是他想了想,道:“微臣以為諸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中都落入流賊之手,信賴大明的列祖列宗和上天保佑,雖中都皇陵沒有遭受流賊的破壞。但是中都城池和大量的房屋建筑卻還是遭受了巨大的破壞,中都的百姓遭受了流賊的屠戮和凌辱。周進作為鳳陽知府,罪責難逃,理應滿門抄斬,方可以給中都城的百姓和天下一個交代?!?
但溫體仁卻又話鋒一轉:“不過,忠勇伯說的也有道理,念在忠勇伯這次立了大功的份上,忠勇伯乃是周大人舉薦給朝廷的,倒不如對周大人從輕處罰。所以微臣以為,滿門抄斬可以改為,只處斬周進一人,查抄周進所有家產(chǎn),周進家人全部流放?!?
崇禎陷入了沉思,溫體仁說的似乎合情合理,既嚴懲了周進鳳陽失守之責,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又考慮到吳偉立下的大功,給了吳偉面子,似乎這已經(jīng)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是從滿門抄斬變成了只處斬周進一人,但一想到周敏要被流放,吳偉就不干了。
因為古代的流放其實跟砍頭也差不了多少。流放一般都是將犯人發(fā)配到非??嗪倪呥h之地,一路路途遙遠,非常的辛苦,周敏是千金之軀,哪里受得了這樣的折磨。而且古代流放的犯官家眷一般下場非常的凄慘,可以說是生不如死。尤其是犯官的女性家眷,她們半道上時刻面臨牢頭獄卒的羞辱,還由于她們原本尊貴的身份,很受喜歡獵艷和尋找新鮮刺激的公子哥的歡迎,所以她們往往會被販賣到煙花柳巷成為娼妓。
于是吳偉又站了出來,突然跪下道:“陛下,微臣愿意以自己的封賞不要,換取對周大人的寬赦?!?
崇禎大驚,眾官員也驚呆了,這還是歷朝以來第一次,居然有人為了他人,寧愿放棄自己豐厚的封賞。溫體仁卻露出了奸計得逞的獰笑。
崇禎驚呆了:“吳愛卿,你,你難道真的愿意不要自己的獎賞,換取對周進的寬???”
“正是。”
“你可考慮清楚了?”
“微臣已經(jīng)考慮清楚了?!?
“你,你!”崇禎不知道說什么好。
過了半剎,崇禎才好奇的問道:“吳愛卿,你告訴朕!你為何要這樣做?”
“因為微臣原本是周大人的家奴。要不是有周大人向朝廷推薦,怎會有微臣的今天,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微臣一直對周大人感恩不盡。今日周大人有難,微臣怎可坐視不理呢。更何況這次流賊對鳳陽的突襲事件,換做任何人也想不到,周大人已經(jīng)盡力了,周大人對朝廷對陛下忠心耿耿,如果僅憑這次事件就要處罰周大人,微臣覺得不公平。所以微臣愿意以自己所有的封賞,以及自己所有的榮華富貴,換取陛下您對周大人的寬赦。”
崇禎聽后深受感動,過了半剎,他大笑起來:“哈哈哈,好,好,好一個有情有義的吳偉。今日的早朝就到此為止,來人啊,退朝?!?
崇禎并沒有當朝宣布對周進和吳偉的獎懲決定,退朝后,他命內(nèi)閣按照他的意思擬了兩道圣旨,溫體仁看了按照崇禎的意思擬的兩道圣旨之后,臉色突然大變,他立即進宮求見崇禎,但過了一會兒,他又臉色陰沉的從宮內(nèi)出來了。
很快,這兩道圣旨從皇宮內(nèi)送出了宮外。
“周進聽旨?!?
周進跪了下去。道:“罪臣周進聽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進,作為鳳陽知府,雖然有失城之責,但情有可原。念在其失城之后,仍舊奮力組織官兵抵抗,力保府衙不失。再念其舉薦吳偉有功,另有吳偉力保,朕決定不予追究,改敕封周進為南京禮部侍郎。欽此!”
周進驚呆了,半天沒醒悟過來,
“周大人,還不謝主隆恩?!?
周進這才清醒過來,自己不但無罪,反而還擔任了南京禮部侍郎,雖然這個禮部侍郎不同于北京的禮部侍郎,南京禮部侍郎相當于是退居二線的閑職,但這已經(jīng)是最好的結果了。周進原本以為就算不死,也最起碼要貶為庶民。
周進激動的跪倒在地:“罪臣周進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同時,吳偉也接到了圣旨,吳偉雖然說要以自己的封賞為代價,換取對周進的寬赦,但崇禎決定還是對他進行封賞,下旨敕封他為鎮(zhèn)遠候,并升任浙江總兵。
也就是說吳偉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一下子從伯變成了侯。朝堂一片震驚,這也太快了,要知道,別人想被封為伯都很難很難,更不用說從伯變成侯,更是幾輩子都不敢奢望的事。
溫體仁曾極力勸說崇禎改變旨意,但崇禎這次卻仿佛鐵了心,這是前所未有的,可見吳偉在崇禎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的高,他的圣眷有多么的優(yōu)厚。這也令溫體仁非常的嫉妒羨慕恨,對吳偉更是心生警惕,要是照這樣下去,他還不很快就爬到自己頭上,自己的圣寵很可能會被吳偉奪走,他隱隱覺得吳偉是自己最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