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混亂的勤王大軍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3785字
- 2020-05-18 14:51:06
“什么,韃子打過來了,不是吧,你是不是騙我,一定是假的!”同其他的勤王軍官一樣,當得知韃子居然繞過昌平往京城打過來了,浙江總兵夏毅眺真的是嚇一跳。他傻了,然后是害怕,恐懼,發抖。
“完了,完了!這回韃子是吃錯了什么藥,居然不按套路出牌。自己這回死定了,便宜沒占到,反而有可能小命都搭在這里了。”夏總兵萬分的懊悔。
“怎么辦,怎么辦,對了,我們快跑吧!”夏總兵終于反應過來了。
“大人,我們就是來勤王的,干嘛要跑呢?”吳偉很是好奇。
“你傻啊!我們這些人怎么可能是韃子的對手,勤什么王啊!趕緊逃命要緊啊!”
吳偉很無語:“大人,恐怕現在想逃跑也已經遲了,現在外面到處都是韃子的部隊,逃,能往哪里逃?”
夏總兵看了看周圍,這才發現韃子已經將他們包圍了,想逃也已經遲了,夏總兵嚇得臉色煞白,突然想到一個方法,大喊道:“快,快,我們趕緊進城,京城城墻這么高,這么堅固,我相信韃子一定是打不進來的,我們就安全了。”
吳偉無奈的回答道:“大人,你往城門口看一下。”
原來此刻,城門外,早已有大批的官兵有如潮水般向城門口涌來,他們臉上滿是恐懼和絕望,哭著喊著。
城門上的禁軍如臨大敵,嚴陣以待。
“韃子就要來了,快打開城門啊!快開城門啊!讓我們進去啊!”城門下勤王官兵朝城門上的禁軍大喊道。
城門上負責守城的官員看到如潮水般涌向城門的官兵,臉色變得蒼白,大喊道:“都回去,圣上有旨,命你們在城外與韃子決一死戰。”
“啊!什么,要老子在城外與韃子決戰!我們是來勤王的,不是來送死的呀。快開城門,否則我們就沖進來了。”
城門上的禁軍如臨大敵,城上的官員臉都綠了,大怒道:“這,這,這幫**,是想要造反嗎?傳我命令,誰敢靠近城門,形同謀反,格殺勿論!”
守城的軍官大喊道:“全體準備。”守城的禁軍拉開了弓弦。
此刻,韃子的騎兵如一堵可怕的鐵幕一般快速的朝無助的官兵壓了過來,大地的震動越來越強烈,轟隆隆的鐵蹄聲也越來越近,韃子猙獰的面目已經清晰可見了,如同厲鬼和催命的閻王。
他們驚恐的望著越來越近的韃子騎兵,如同無助的小綿羊,瑟瑟發抖,
“哥哥,我還不想死啊!”
“弟弟,我也不想死啊!”
媽媽,快來救我啊,我還這么年輕,我不想死啊!
“我這么靚仔,就要去死,老天爺太殘酷了。”
“我還沒結婚,連女人都沒睡過,我不想死啊!”
“老天爺啊,快來救我啊!”
“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快來救我啊!”
“佛祖快來救我啊!”
“主啊!圣母瑪利亞!我贊美你,快來救我啊!”
“真主阿拉快來救我啊!”
“俺的親娘咧——”
“小芳永別了——”
“呀!媽啊——”
“呀!爹啊——”
“呀媽爹——”
他們終于徹底崩潰了,大喊著:“你們這些王八蛋,老子來勤王,居然讓老子送死,我不活了,兄弟們,我們跟他們拼了,沖啊----”
眾人拼命往城門撞,守城的軍官用嘶啞的嗓音大喊道:“格殺勿論!”
隨著城上的箭,沖在前頭的士兵就這樣被射死了,倒了下去。但是根本沒有阻止他們求生的本能,還是前赴后繼的拼命的往城門口擠。
見到這一幕,原本還幻想著能夠進城的夏毅眺夏總兵此刻如喪考妣,徹底絕望了。
眼看城是別想進去了,逃又逃不掉,眼下除了跟韃子面對面的正面決戰以及投降之外,別無出路。正面決戰,別傻了,夏總兵連想都沒想過。但就算投降,聽說韃子都是非常兇殘的,就算向韃子投降,韃子也不一定會饒過自己,而且就算自己投降了,但自己的家人怎么辦?朝廷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的家人的。
夏總兵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絕望,突然他感覺一陣頭暈,眼一閉,立馬昏過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
“大人,大人,你怎么了?快醒醒啊!”
任憑吳偉和其他人怎么喊叫,夏總兵就是不醒來。
吳偉也只能苦笑,還能怎么辦呢,這段時間,這位夏大人的秉性自己已經很了解了,他除了好色貪財,善于溜須拍馬和投機鉆營外,你說讓他打仗,還是算了吧。
眾人苦笑的看著吳偉道:“大人,看來我們這位夏總兵夏大人是不可能醒了,怎么辦,要不我們都聽你的,你說怎么辦吧。”
吳偉也是無語,還能怎么辦,自己也很無奈啊,總不能看著這么多士兵去送死,自己不管吧。只好自己全權負責浙江軍隊的指揮。
看樣子,城門是根本不可能開了,韃子就要打過來了,在這個節骨眼上,無論換做是誰,也不會冒這個風險。開玩笑,這時候打開城門,正好便宜了韃子,京城就真的要完了,大明也完了。所以寧可外面的勤王大軍死光光,城門也不會開的,再說了,外面的勤王大軍本來就是來與韃子進行戰斗的,此刻卻想當逃兵,怎么也說不過去吧。
吳偉只得命令部隊嚴陣以待,做好戰斗準備。
崇禎終于得知了韃子繞道昌平,突然出現在京城外的消息時,他大吃一驚,感到非常恐懼。得到消息后,內閣輔臣和朝廷主要文武官員都來到了御書房,商討對策。眾人面色凝重,尤其是兵部尚書張鳳冀更是面色死灰,他感覺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
現場一片死寂,落針可聞。崇禎背著手,臉色蒼白,他勉強克制心里的恐懼,萬分惱怒的掃視了一下站在自己面前的文武官員,然后把目光停留在了兵部尚書張鳳冀的臉上,張鳳冀大汗淋漓。
“啪!”崇禎終于忍無可忍,狠狠的一拍御案,眾人都嚇了一跳。
“你們不是說韃子肯定會撤出關外嗎,怎么會突然出現在京城外?”
無人敢回答,崇禎大怒道:“張鳳冀,你說說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張鳳冀知道自己根本躲不過,他擦了擦臉上的汗,道:“啟稟陛下,微臣當初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怪只怪韃子實在是太狡猾,微臣沒有能夠想到韃子居然殺了一個回馬槍,微臣罪該萬死,還請陛下責罰。”
“哼!”崇禎憤怒的甩了甩衣袖,他倒是很想把張鳳冀給咔嚓了,但如今在這緊要關頭,把他給辦了,就沒人來替自己守城了,更關鍵的是,就沒有了替罪羊了,崇禎雖然貴為帝王,但是卻沒有一點擔當,一出了事,往往找大臣作為替罪羊,大臣怎能不寒心。直到大明滅亡,很少有大臣肯站出來替崇禎實心做事,因為實心替崇禎做事的,結局都不是很好,一旦出了事,都被崇禎當做替罪羊給殺了。崇禎在煤山上吊前,還在推卸責任,說自己非亡國之君,大臣均是亡國之臣,其實大明的滅亡,和崇禎的這種不敢承擔責任的性格也有莫大的關系。
崇禎強壓怒火:“朕暫且不追究你的失職之罪,此次,你若不能令城外的韃子撤兵,朕絕不輕饒!”
張鳳冀對于崇禎暫時沒有懲治自己,不但沒有感覺一絲的欣喜,反而卻感到了一絲的失望。他只好道:“謝陛下!”
接下來崇禎問他有何辦法能夠令韃子退兵。張鳳冀硬著頭皮道:“陛下,雖然韃子企圖攻打京師,但我們如今有這么多的勤王大軍,人數是韃子的數倍,為今之計,只有命令各地勤王大軍全力與韃子決戰,再嚴守京城各城門,相信韃子占不了便宜,久攻不下,一定會撤退的。”
崇禎覺得有理,這才稍感安心,話雖如此,但張鳳冀自然知道城外這些勤王大軍是什么貨色,所以他建議以關寧鐵騎和白桿軍為主力,與韃子正面決戰,其他勤王軍隊作為策應。
崇禎同意了他的建議。立即命令守城士兵要嚴防死守,下旨命令關寧總兵祖大壽和白桿軍的指揮四川總兵秦良玉,帶本部所有人馬與韃子在城外決戰,同時向各地勤王軍隊下旨,令他們輔助關寧鐵騎和白桿軍,做好策應和援助。表面上好像安排的比較周全,但他忘了一點,那就是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而大明恰恰是因為這個人不行,就算你戰術多完美,也會滿盤皆輸。
得到與韃子決戰圣旨的祖大壽,隊伍卻紋絲不動。一個年輕的軍官跑了過來,道:“舅舅,為何我們不動,陛下不是讓我們與韃子決戰嗎?”
“三桂,你不懂,這京城的水太深了,你還不了解這位萬歲爺的性格。”
“舅舅,這是什么意思?”
“說句大不敬的話,我們這位萬歲爺生性涼薄,如果我們勝了還好說,但如果我們輸了,你覺得陛下會放過我們嗎?”
“舅舅,你的意思是?”
“三桂,你知不知道當初袁都督也是千里馳援,結果怎么樣,結果京城的這幫狗官誣陷他是后金的奸細,而慘遭凌遲處死,袁都督死的很怨,所以我現在明白了一個道理。”
“舅舅,什么道理?”
“那就是這世道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手里有兵才是真的。只要我們手里有兵,別人就不敢對你怎么樣,包括當今圣上。一旦我手里的兵都死光了,我就離死不遠了。所以我們決不能輕易與韃子決戰。”
吳三桂仿佛明白了,道:“可是,舅舅,如果我們不去,不是抗旨了嗎?”
“你放心,舅舅有辦法。”
崇禎在宮里焦急的等待前方的消息,見到傳旨回來的太監,問道:“怎么樣,關寧軍進攻了嗎?”
“陛下,”太監為難道:“祖將軍說朝廷還欠他們軍餉,再加上千里馳援,將士們根本沒有休息,又餓著肚子,將士們意見很大,祖將軍擔心軍心不穩,正在整頓軍隊,所以祖將軍請求陛下寬限他們幾天再出戰。”
崇禎一拍桌子,大怒道:“好大的膽子,他這是分明要抗旨不遵!”
崇禎發完火后,很快想到了什么,不得不冷靜下來,半晌,他才無奈道:“下旨給他們,就說請他們放心,朝廷絕不會欠他們餉銀。朕一定會命令戶部嚴查欠餉一事,一定會給他們一個交代。另外,從朕的內庫中撥出五千兩給他們作為賞銀,告訴他們,這是朕對他們的賞賜,一旦擊退了韃子,朕絕不會虧待了各位官兵,事后還有重賞。”
當太監把圣旨和賞銀送到營中后,關寧軍還是不為所動,沒有絲毫行動的跡象。
崇禎真的著急了,連著下旨催他們進攻,但祖大壽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崇禎卻毫無辦法,因為他能依靠的軍隊實在太少,除了關寧鐵騎和白桿軍之外,他實在想不出還有哪只大明的軍隊能夠與韃子抗衡。
崇禎忽然想到了吳偉的那只神秘的軍隊,不過他還是搖了搖頭,他覺得這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因為吳偉的軍隊人數實在太少,而且又是衛所的軍戶,正規的大明軍隊都不行,更不用說衛所的軍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