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招募新兵
- 明末廢柴
- 吳前法
- 3067字
- 2020-03-11 15:46:34
不說侯方域的事情,再說自打吳偉和侯方域他們分手后,吳偉終于平安回到了家。
得知吳偉平安回來后,請港百戶所沸騰了,李建帶著百戶所的所有軍戶列隊在城門口迎接,眾人激動的說道:”大人,我們可終于盼著您回來了!“
眾人之所以這么激動,除了吳偉活著回來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吳偉當初在部隊出發的時候說過的話:等部隊完成此次運糧任務后,每人獎勵五十兩銀子。所以他們無不日日夜夜祈禱吳偉能夠活著平安回來,如果回不來,他們的五十兩銀子豈不是打了水漂了。所以此刻他們萬分激動,盼著的就是吳偉能夠兌現承諾。
能夠平安回來,吳偉也很高興,自然吳偉也沒有食言,親自兌現了自己的承諾,給每名參與運送軍糧的軍戶發放了五十兩銀子,于是眾軍戶又一次沸騰了。清港百戶所自打吳偉來了自后,軍戶們的生活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比于以前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現在不但大米白面隨便吃,而且還能三天兩頭吃到肉。這樣的生活條件,他們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這樣的幸福日子完全是吳偉帶給他們的,所以他們無不對吳偉感恩戴德。吳偉也說了,只要大伙今后跟著自己,以后的日子還會比現在更好,眾人不禁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盼。
聽說吳偉居然活著回來了,最為吃驚的還是李三江,他恨得咬牙切齒,但只能說這小子真是命大啊。這樣居然都沒有死,不過沒關系,以后有的是機會弄死他。
這次運送軍糧確實是非常兇險,能平安回來著實不容易。自己之所以這次經歷這么多事情,吳偉事后想想,這一切很可能是李三江在背后設的陷阱。原本自己只想做個太平逍遙的軍戶,現在看來是不可能的。雖然此次平安無事,但并不代表今后就安全了,吳偉覺得李三江絕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吳偉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亂世之中,誰拳頭大誰就是老大。只要自己拳頭夠硬,李三江要想收拾自己,也要看他的拳頭硬過自己再說!所以,必須盡快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手中有兵,心里才不慌啊。
崇禎朝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崇禎皇帝對手握重兵的軍閥很顧忌,就算他們囂張跋扈,犯了大錯,都不敢輕易懲罰,而對于手里沒有兵的文官,就算他是一品大員,甚至是內閣輔臣,說殺就殺,沒有絲毫猶豫。
但是清港百戶所目前軍戶人數還是太少,加上瘦猴他們,人數才22人,但百戶所滿額的人數是一百一十二人,缺口很大。所以,吳偉回來后,第一件事就是征兵!
吳偉知道李三江絕不會放過自己的,所以必須要更多的兵力,才會讓李三江有所顧忌。吳偉知道李三江的千戶所,雖然號稱千戶所,但真正有戰斗力的士兵也就兩三百來人。到時候自己招募了90人,加上原先22人,達到112人的百戶所滿額配備,再加緊訓練,吳偉自信可以與李三江的部隊有的一拼。
說干就干,清港百戶所立刻貼出了征兵告示。此次共招募90名士兵,貼出的待遇非常誘人,頓頓大米白面管夠,不但如此,頓頓還有肉吃。每月餉銀5兩。除此之外,在戰場上如果負傷或不幸犧牲,那也完全不用擔心,如果是輕傷發放撫慰金20兩,如果負重傷,發放撫慰金50兩,如果不幸犧牲,發放撫恤金100兩,而且你的家人今后由百戶所照顧,絕對不會有后顧之憂。
試想,這么好的待遇,對于平時飯都吃不飽的農戶來說,可以說是無法抵擋的誘惑。更重要的是,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有現實的典型例子,那就是清港百戶所的軍戶。原本這些軍戶那可是比乞丐都不如,食不果腹,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周圍的農戶連正眼都懶得瞧他們。
但是如今他們的生活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條件比周圍的農戶不知好多少倍,不但吃得飽,穿的好,而且聽說三天兩頭有肉吃。生活條件改善后,整個人的神態都不同了,清港百戶所的軍戶由內而外都散發出富足和自信從容,這種優越感如果不是生活條件的巨大改善,是根本裝不出來的。
更為重要的變化是,以前大家都看不起清港百戶所的軍戶,所以都不愿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清港百戶所的軍戶,導致百戶所里很多軍戶都因為討不到老婆而打了光棍。
但現在就不同了,大家都搶著上門提親,大家都在打聽清港百戶所哪個軍戶還沒有結婚,就搶著上門提親,生怕晚了被別人捷足先登了。所以百戶所里的年輕軍戶很是搶手,根本不愁討不到老婆,以前是人家挑自己,甚至連被挑選的資格都沒有,現在完全反過來了,是自己挑人家了。
有這樣活生生的典型例子在這里,比什么樣的廣告和宣傳效果都要好。
尤其是對周圍的農戶生活條件差的,平時吃不飽飯,饑一頓飽一頓的,由于貧窮討不上老婆的光棍漢,更是非常羨慕清港百戶所軍戶的生活,早就躍躍欲試想去當兵,想和清港百戶所的軍戶一樣,通過當兵改變自己的命運。
原本是苦于沒有機會,現在機會終于來了,而且待遇這么好,眾人都沸騰了,于是紛紛踴躍報名,由于報名人數實在太多,將報名點都圍得水泄不通。
不過也不是你想報名就能報上的,還必須要經過面試和考核。
所謂的面試,由吳偉親自把關,首先看年齡,如果年齡太大或太小都不要,其次是看面相,如果是偷奸耍滑之人也不要。
面試通過的人,還要經過考核,考核的內容是越野跑,跑兩里地,只錄取最先到達的72名。
于是為了頓頓大米白面管夠,為了頓頓有肉吃,為了每月五兩餉銀,為了全家人后顧無憂,為了改變家庭條件,為了能夠討到老婆,不再成為光棍,眾人都拼了命的往前跑,當終于好不容易跑到終點,好多人都已經累的癱倒在地,甚至劇烈的嘔吐起來。能跑到終點,而且在90名之內的,雖然累,但也值得,當知道自己終于成功了,不禁發出歡呼聲。
最慘的是雖然拼盡全力,老不容易跑到了終點,但卻被無情的告知,已經排到了90名之外,這些人很不甘心,苦苦哀求吳偉能夠招收他們,但無奈百戶所滿額只有112人,吳偉不想被有心人抓住把柄,說自己違反規定,甚至別有用心。
所以沒有辦法,吳偉只能拒絕了他們,眼看入伍無望,這些人甚至絕望的大哭起來。
能成功應征的人,一開始還很高興,但艱苦的訓練,讓他們感覺非常痛苦。將隊伍分成十個小隊,每個小隊一個隊長,五個小隊為一個總旗,李建自然是兩個總旗之一,瘦猴由于沒有朝廷的正式任命,先作為代理總旗。
吳偉通過老兵帶新兵的方式開展訓練,訓練的科目同樣是站軍姿,走正步,越野跑和長矛刺殺。
除了同以前一樣的訓練,吳偉還加入了思想教育。他覺得:一支軍隊,要想成為一支作風過硬、戰斗力爆表的鋼鐵之師、威武之師,除了嚴格的訓練,軍隊一定要有靈魂,有了靈魂的軍隊就不再是軍隊了,而是有靈魂的軍隊,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軍隊,是偉大的神圣的軍隊,就算殺死敵人,也是對敵人的恩賜,是為了讓敵人得到解脫和覺悟,殺人不再是罪惡,而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光榮的事情。
有靈魂的軍隊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沒有靈魂的軍隊則戰斗力渙散,很容易一觸即潰。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后世的jiefang軍為嘛能戰勝人數數倍于自己的蔣匪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jiefang軍有靈魂,而蔣匪軍沒有靈魂。
要培養一支軍隊的靈魂,思想教育尤為關鍵,這一點jiefang軍做的很好,他們每一支隊伍里都有政委或政治教導員。通過政治教導員的思想工作,jiefang軍戰士知道為誰戰斗,是為人民戰斗,為什么要戰斗?是為了解放全中國。而將匪軍的士兵卻根本不知道為誰而戰,為什么而戰,導致戰斗意志不高,戰斗力渙散。這樣的兩支軍隊,勝敗結果早就注定,所以蔣介石輸得一點都不冤。
張貼標語等宣傳方式也是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式。操場四周的圍墻上還涂滿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士兵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團結就是力量”等等標語。這樣的宣傳標語,在這個年代很是新鮮,但在后世的軍營里是司空見慣。
除了宣傳教育,訓練閑暇之時,吳偉經常給他們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理念,并給他們講述霍去病、楊家將、岳飛等民族英雄的故事,并不忘講述韃子和建虜女真對漢人的兇殘事跡。潛移默化的進行愛國民族思想教育。